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薛景 《凯里学院学报》2006,24(4):102-104
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多次提到了葛,笔者认为它有4种基本含义,即生产劳动对象的葛,具有比兴意义的葛,代表不同情感取向的葛,具有宗教色彩的葛,这是葛作为周民诗歌题材的思想意向。  相似文献   

2.
诗歌创作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明示和暗示两种,暗示因为能使诗歌增加艺术魅力而受诗人的重视。暗示主要利用比兴、隐喻、象征等手法进行;处理好暗示中的“隐”和“示”的关系,对诗歌的创作和欣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商隐诗中充满着隐喻。这些隐喻或取材于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或源于神话传说、佛道故事。其喻体大多娇美纤柔,喻旨朦胧多义,情感基调感伤哀怨,运用方式灵活多变,常与幻想拟人、象征映衬等多种艺术手法相糅合。李商隐诗中的隐喻继承并发展了屈原“香草美人”的比兴象征传统,为我国古代诗歌抒情艺术的创新作出了新贡献。  相似文献   

4.
中西诗歌的想象运思结构模式葛桂录印象式、隐喻式、类比式、复合式想象是诗歌运思模式的四种常见类型。本文从中西时空观的文化规定角度重新探讨了中西方民族思维方式(直觉感悟式与逻辑分析式)的差异特征,以及这种差异性对中西诗歌形式构成的诸多影响。结论是:诗歌想...  相似文献   

5.
诗歌堪称隐喻的宝库,在英语诗歌和汉语诗歌中都存在大量的隐喻。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语系,中西方文化迥异、社会风俗各异、语言风格不同等诸多因素,英汉诗歌中的隐喻具有各自鲜明的特征。通过列举、剖析英汉诗歌中的隐喻现象,本文对英汉诗歌中的隐喻现象进行了比较,并分别分析了英语诗歌中隐喻的取向特点和汉语诗歌中的隐喻特征。  相似文献   

6.
“整体的比兴”是意在言外的表达方式。唐诗中大量双关、隐喻实现了言与意的精彩照应,形成了“比兴体”。它有多义性的特点,但多义中又有可解与难解或不可确解之分。诗歌多义性的不可确解,是诗歌在多义性之可解基础上的又一次进步。从多义性的易解到难解,正好反映出诗歌及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写作意图从单纯到复杂、作品意蕴从单一到丰富的进程及阅读理解阐释过程中的语境限制与自由发挥。  相似文献   

7.
刘卫华 《时代教育》2015,(3):142-143
比兴手法出现后对古代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既是诗歌的创作手法,起到增强表现力的作用,同时由于比兴刺过讥失的社会功能,奠定了中国诗人关注现实民生的创作态度,讽喻美刺成了中国诗歌遵循的原则。其次,在发展过程中,比兴的运用逐渐使诗歌形成含蓄蕴籍,意在象外的艺术审美特征。再次,由于比兴将主观感情物象化,形成中国诗歌重意境的传统。最后,由于比兴经常托付外物来抒情言志,由此诗歌的意象出现定型化的趋势,从而形成几种比体诗。  相似文献   

8.
在中西诗歌里,"月"是一个常见的意象,它积淀了人类浓郁的文化情蕴.在中西诗人的笔下,"月"所被赋予的审美内涵在以月喻人、寄托孤怀上有相通之处.但由于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中国诗歌往往借月抒写离情和忧患意识,而西方诗歌则通常借月表达爱情与赞颂热情.  相似文献   

9.
多模态研究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在认知语言学范式下,本文拟以视觉诗"40-Love"为例,分析依托于视觉模态和文字模态的隐喻的动态构建.作者认为.该诗歌的视觉模态即graphology(非语言的、有形的图像)前景化主题,构建了隐喻"中年人的婚姻是临界局点(比分40:0)的网球比赛".视觉上的"先形夺人"突显了主题,并使诗歌具有艺术美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同时,诗歌的图形与文字相互印证或加强,读者在视觉观赏临界局点的网球比赛的同时情感体验看中年夫妻的"千钧一发"的"爱情现状",两个不同城内的成分被建立了联系.多模态分析视觉诗歌的隐喻意义为解读主题和美学价值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隐喻与诗歌的紧密关系造就了隐喻的文化解读对诗歌翻译的重要性。以毛泽东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英译本为例分别从词、句以及文本的不同层面来探讨诗歌中隐喻的文化解读,并进一步研析在隐喻的不同文化解读中译者如何为其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间的疏离进行处理。实际上,对诗歌隐喻的文化解读是一次再创作,它使得原词隐喻在译文中呈现出新的意义,而译文读者则通过隐喻的解读增进了对诗人和诗词的世界的领略和认知。  相似文献   

11.
壮族民间歌曲以各地山歌最为出名。以坡芽歌书、马骨胡之歌、嘹歌、房屋等壮族山歌中的歌词为例,说明壮族山歌继承与发展了《诗经》中赋、比、兴的笔法。山歌中运用“赋”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在壮族地区,壮族民众的歌谣一般均采用即兴的直白唱法,来表达劳动、爱情与生活的事件与情绪;比就是现代文学的比喻。它是壮族山歌歌词最普通的手法;兴,是先唱他物,再引起歌者要唱之物的意思,起到一个铺垫的作用。从表现手法上分析,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一般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以及重叠与对仗文学修辞方法的运用,证明了壮族山歌具有原生态、民歌特色和古代文学等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比兴思维是诗性思维,它兼有隐喻性与转喻性,其在作品中的建构机制,赋予作品一个诗性结构。《红楼梦》的“象征一隐喻”/“寓言一转喻”转换的寓言性叙事结构,正体现了比兴思维“象征一隐喻”/“寓言一转喻”转换的诗性建构机制;《红楼梦》通过“以象运事”、“预叙”控制和比兴思维多种表现手法的交融,呈现出叙事诗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赋比兴"是诗歌意象的结构方式,表示的是诗歌意象各组成部分的构成关系;象征是象征意义的表现方式,表示的是诗歌意象与象征意义的显示关系。就总体结构而言,"赋比兴"沿水平方向结构意象,意象呈现为横向结构特征;象征以暗示的方式显示意义,既具有意象的横向结构,又具有象意的纵向结构,二者为不同层面的问题。"赋比兴"本身并不存在是或不是象征的问题,象征与是否用"比兴"没有直接的必然的关系;但就"赋比兴"意象构成而言,却存在着是否便于表现象征意义的区别。"比兴"的意象构成方式决定了其喻本和应句的中心地位,这种侧重使得"比兴"在表现开放性的象征意义时受到较多的制约,从而增加了象征意义附加的难度;"赋"体意象相对平衡,直接以其整体性意象表现意义,象征意义的附加相对容易,更易于被重述而获得象征性。  相似文献   

14.
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来源于《周易》.《周易》中的赋、比、兴具有以“比”为主,兴的数量较少,比赋合用,比兴合用,且形象性、艺术性、文学性还不够明显等特点,可以说《周易》是赋、比、兴的萌芽期.随着人类文明向前发展、人们思维方式的日益成熟,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中逐步得到发展并走向成熟,这也是后代文学史作重视《诗经》中赋、比、兴表现手法的原因.到了楚辞中,赋、比、兴走向融合,比兴呈现群体化、象征化,形成象征体系,达到繁荣.之后,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已经完全融入到文学创作中,对后世的诗词、文学批评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借代和借喻是英汉语中两种重要的修辞格,由于二均涉及词义的转化,因此两种辞格容易混淆。本指出了借代和借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阐述了借代和借喻的不同类型,在此基础上,本从两所构成的客观基础,两中本体和借体,喻体的关系,两的转换方法和表达效果四个方面分析了两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比兴》是《文心雕龙》的第三十六篇,是刘勰对古代诗文创作方法的论述。赋、比、兴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重要传统。对于赋,刘勰在《诠赋》篇已结合对辞赋的论述讲到一些。本篇专论比、兴,除二者关系较为密切外,也说明刘勰认为在艺术方法上,比、兴更值得探讨和总结。刘勰虽以"比兴"并称为题来论述他的创作观,在篇中提出了自己对比、兴的理解,也试图把比、兴方法和思想内容的表达密切联系起来,并在字里行间强烈表达了"兴"之创作方法的重要性,但他在篇幅上却以极大的空间来专论"比"的特质和运用,始终没有明确的描述"兴"的内涵及其使用方法,使我们难以清晰得见刘勰的"兴"义观。本文拟结合刘勰的时代特征和他的文学评论思想探析其隐于其中的"兴"之义。  相似文献   

17.
艺术创作超越不了物与情的关系,感物兴情是一个方面,托物寓情则是另一个方面。托物寓情以比为中心,其实质是由心至物,以物比心。比是一种发散式的思维方式,其展示的是心的主导性,心为情动,情决定对物的去取。比在通常的思维情况下并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与其它的思维方式多元共生的。它必须与兴相结合才能更好的托物寓情。就比而言,其有实比和虚比之别。实比是表,虚比是里;实比是理智,虚比是直观;实比是物,虚比是情;实比是狭义的修辞手段,虚比是典型的思维方式。它们始终是一体化的,共同承担着托物寓情的重任。  相似文献   

18.
英语隐喻的内涵及汉译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隐喻由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隐喻无所不在,是人类“借此喻彼”的一种认知现象,它能增强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狭义的隐喻是一种修辞格,目的是加深听者/读者对事物的了解,使其具有更强的表现力。本文就翻译如何保存英语隐喻鲜活的表现力,从隐喻结构及语义分析的角度,探求其内在的寓意、并提出相应的翻译方法,以期指导翻译活动。  相似文献   

19.
《文心雕龙》既是以儒家思想为其理论体系构架的,那么刘勰的神怪观也是在中国古代巫卜文化的流风余韵——儒家客观唯心主义天命观影响下形成的。他承认终极意义的神的存在,但同时又反对在现实中过多训说、在文章写作中过多描写神以及人神之间的动作、行为。反映在其比兴观中,他表面上赞扬《离骚》中的比兴之义,但事实上这是不合于他的以现实生活中常见、实有的物象来运用比兴手法的比兴观的。  相似文献   

20.
再论比兴     
比兴是中国古典诗学重要范畴,属诗之六义。分而言之,按朱熹之说,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有兴会和触物起情的意思;比是"以彼物比此物",简言之即比喻。然而,比兴经常合为一词,或称"比兴手法",就既不是简单的兴,也不是简单的比。而成为一个更大的诗学范畴。一加一大于二,有了更大的内涵:一可以是双关、二可以是比拟、三可以是寓言、四可以是咏物、五可以是囫囵话、六可以是作者无心而读者有意——某些"文字狱"就是这样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