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西方人的心目中,"dragon"(我们暂译为带引号的"龙")的形象总是一个可怕的恶魔、怪兽。它巨嘴、尖齿、长舌、四爪锋利、身上有鳞、长着双翅,还能口中喷火,成日兴妖作怪,  相似文献   

2.
10月下旬,处在地球那一端的澳大利亚正进入春夏之交的季节,而靠北一点的地方则迫不及待地进入夏季。草坪上、沙滩上享受阳光的人比比皆是,街道却十分静谧、幽远。普遍不高的各色建筑掩映在五彩斑斓的植物丛中,让人非但未感陌生,反倒有点"发思古之幽情"了。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季节,我们来到了澳大利亚。顾不上旅途劳顿,开始了对澳大利亚的政党制度、政府架构、  相似文献   

3.
论宋代实学     
论宋代实学葛荣晋所谓"实学",是指宋以后的"实体达用"之学。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忧患意识的隐显,实学总是或侧重于"实体",或侧重于"达用",而不断地在转换中向前发展。宋代实学,经历了一个由北宋重"达用",到南宋重"实体",再到南宋末年重"达用"的否定之否...  相似文献   

4.
蓝菲 《世界文化》2012,(3):18-20
苏珊·桑塔格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复杂女人,她反对任何人对她定性、归类。然而终其一生,她却不知道被贴上了多少标签:"桀骜的叛逆者"、"美国公众的良心"、"文学批评的帕格尼尼"。每个人都试图概括她,却也永远无法概括她。1968年,她亲身赴越南实地考察两周,发表了世人瞩目的《河内之行》。她重视"形式"、"身体"、"表面",她要将"疾病的隐喻"祛除,将疾病从"意义"、"隐喻"的枷锁下解放出来,还疾病以本来面目。她质疑摄影的真实、可靠性,因为她深知没有人知道现实世界正在发生的事会如何演变,并且还指出摄影有将现实碎片化、将灾难与惨剧美学化的危险。在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颁奖仪式上,面对以色列人,她却针针见血地指出除非以色列人退出占据的巴勒斯坦土地,否则不会有和平。莎士比亚说过:"弱者,你的名字叫女人。"然而恰有这样一个女人,一生热衷于与强者为敌。  相似文献   

5.
在深圳闯荡并成了家的大明,接到脑子有毛病的弟弟二明画的父亲直挺挺地躺着的明信片,以为老人过世了,急急忙忙赶回了久违的北京,没想到父亲带着弟弟在澡堂子里干得正欢,使本来就看不起澡堂业的他愈加像个多余的人。  相似文献   

6.
"大公无私"辨析张书琛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底的一次讲话中曾倡导:"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同时还严肃地指出:现在有人对"大公无私"等庄严的革命口号进行荒唐的"批判",以及我们队伍中一些人对这种批判的同情和支...  相似文献   

7.
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社区、微营销、微旅行、微生活、微民……一系列"微"特征的文字体系、艺术形式、生活方式以不可阻挡之势,润物细无声地介入当下生活,可谓无"微"不至。无论你是否接受,新媒体环境下以短小精炼为传播特征的"微时代"已经来临。140个字也可以完成一篇紧凑的小说,三分钟即可成就一部从现实走向梦想的电影,每一个人只需要一台DV甚至一部手机、一个想法、一点创意,就可以用影像来展现大千世界和所思所想。这是一个用"小身躯"完成"大承载"的时代,笔者且以"微电影"透视这个"微时代"。  相似文献   

8.
“仁”与中国人的素质特征刘孟学"仁"作为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从字面上看,"仁"是一个人与一个"二"字的组合,体现着"二人"的对应关系,反映着人的外在规定。所以,从"仁"的最初含义讲,就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孔...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7月末,我陪孙子去了一趟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临行前准备功课时,我找到了中学时代与我通过信的苏联朋友尼娜·丘维尔金娜1961年3月寄给我的四张海参崴风光黑白摄影明信片:古姆(俄语缩略语,意即国营百货商店或百货公司)、滨海街景(半圆亭)、长旒电影院和市海滨浴场。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今天这些景物依然如故吗?出于好奇之心,我打算亲临其地,寻找它们的"前世今生"。真是巧得很,我们下榻的阿穆尔湾旅馆正好在滨海  相似文献   

10.
那是个周四的下午,我开车载着姐姐苏珊,在南卡罗来纳州的山城沃尔哈拉转悠着,据说这个小镇的总人口才3500人。天上下着雨,雨点溅在风挡玻璃上,我的思绪也如飞散的雨花般毫无头绪——我又想起了从公司带回家的工作还没完成,也许今天我该带着笔记本电脑一起来的。"快看!"苏珊突然大叫道,"古董呢。"她指着城镇边上的一片建筑群说,那些旧日的厂房已经改建成了商店。"让我们停下来看看。"我把车停在一间店铺附近,我们快速地跑到了金属屋檐下。雨水击打着锡皮屋顶,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你还记得基思奶奶的农舍吗?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北京大学人藏的西汉竹书中,有一种题为《周训》。其基本情况,我们已经向学界提供了初步的介绍。 北大竹书《周训》内容,是周君主昭文公对共太子的训诲。训诲每月一次,所以《周训》结构也以月份为纲,每月一章。各章照例以"·维岁某月更旦之日,龏太子朝周,昭文公自身贰之,用兹念也"开头,以"已学,太子用兹念斯。  相似文献   

12.
自然景观与人格塑造陈波刘孟学"人格"一词,其常见含义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品德等特征的综合,或指个人以特定的行为模式表达出来的关于自身精神价值的自我意识。通俗说,人格就是一个人做人的资格和为人的品格之总和。人格塑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整体过程,而环境...  相似文献   

13.
仰望星空     
2007年5月14日,我在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钟厅向师生们作了一个即席演讲,其中讲到: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  相似文献   

14.
郑飞 《世界文化》2012,(9):42-43
前苏联著名文艺理论家梅特钦科曾说过:"叶赛宁的诗是一部别具特色的抒情日记。日记主人公毫不隐讳地记下了自己的内心活动和每一个想法。"叶赛宁在《波斯抒情》组诗里的《做一个诗人,意味着要这样》一诗中也说:他的诗总是要"剖开自己柔嫩的皮肉,用感情的血液抚慰他人的心房"。《给母亲的信》正是这样的诗歌,叶赛宁敞开自己的心胸,直面自己对母亲那深沉又复杂的心情,既有对母亲深情的倾诉,还有对母亲强烈的惭愧与忏悔的诉说。叶赛宁诗歌的感情可以概括为一个"爱"字。他的诗,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温柔、深沉,还有浓郁的忧伤。  相似文献   

15.
《世界文化》2012,(6):25-27
童,最基本的意思是"小孩子"。由此而来的"童话"、"童书"、"童趣"、"童真"等就均与"美好"、"纯净"相关联了,这是一个能令成年人心为之软,情为之动的字。当年罗大佑演唱的《童年》感动过无数人:  相似文献   

16.
诗苑奇葩回文诗葛磊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回文诗是诗苑中一株绚丽多彩的奇葩,文彩四溢,妙趣横生,被人称为中国古代的魔方。回文,又称作"文"或"回纹",也有叫作"回环",是一种使词序回环往复的措词方式,正读倒诵,皆能成文,人称...  相似文献   

17.
“积”     
“积”《荀子·劝学篇》有这样的话:"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意思是;积土成为高山,风雨从这里产生。积水成为深渊,蛟龙从这里跃出。这里强调了"积"的重要性。"积"就是积累、培育。一个有学问的人,是靠知识的积累。一个有特殊技能的人...  相似文献   

18.
金领进村     
一样是"逃离北上广",他们没有移民海外,也没有到二三线城市去,而是选择来到一个中国村庄,过着半隐居且自己真正能够"主宰"的生活,只为精神上更富足或与孩子相处时间更多。一年前,当看到阳光穿透云层,如同聚光灯一般打在海面上时,丁磊的内心掀起从未有过的波澜:就是这里了。找地、签合同,一个星期内,丁磊完成了36年人生中最富戏剧性的一个角色转换:从上海的一位高级白领变身为洱海边的一位新居民。  相似文献   

19.
吴琼 《东方文化》2000,(5):45-47
自从计算时间的钟表被发明以来,“时间”这个概念就如梦魇一般纠缠着人这个肉体机器。人们发现,追求速度已经成为在时间中实现完满的重要标志,而另一方面,时间的不可计量,时间的线性流动和不可把捉,又引发了现代主义的时间焦虑。可是在今天,我们正在全球化进程的全速推进中体验着一种全新的时间感觉,我们不妨称之为“时间欣快症”或“速度欣快症”。互联网就是体验这种欣快症的最佳空间,在那里,一切都以最快的速度向每个人平等地呈现,让每个人充分地享受到冲浪般的晕眩。互联网已经成了一个最高度浓缩时间的机器,它使每个上网的人可以立即与世界任何地方的其他人进行交流,使他们即时地共享到应有尽有的庞大资源:多媒体数据库、新闻、音乐、广告、气象信息、股市行情、电脑游戏、不具名的情话等等,以致于有人把享受网络生活的人称作是所谓的“新新人类”,一个在新的生存空间中最充分地享受时间(生活)的新的族类。  相似文献   

20.
一幅失踪一个多世纪的名画贺军编译一个多世纪以来,窃画大盗、百万富翁和著名侦探都在世界各地寻觅"她"。她的左眉扬起,卖弄风情地向人们打着招呼,一丝似笑非笑的笑意掠过她的朱唇,宽大的三角帽下一双眼睛顽皮又淘气,一技含苞欲放的红玫瑰花夹在她的拇指和食指中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