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孩子被确诊为“孤独症”,对只有充分准备做父母而绝没想到要做“孤独症儿童”父母的人来说.这无疑是晴天霹雳。到了入学年龄后,孩子的入学问题、教育问题和孩子的成长问题会使家长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这就需要家长必须拿出十二分的信心和能力来面对现实、面对孩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最真体现就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人,做文明人。教育从来就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通过教育实现对学生灵魂的牵引,道德观念的内化,使外在的规范变为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才是教育的归宿。知识的缺少可以通过教育和学习来弥补,但道德的缺失却  相似文献   

3.
论教育     
庆祝日的首要目的,通常是回顾往事,尤其是纪念那些推动文化生活的发展而获得特殊荣誉的人物.对我们前辈的这一友好的纪念活动实在绝对不应被忽视,特别是因为这种对往日盛事的回忆能够鼓舞今天的善良的人们无畏地努力.但是这件事必须由年轻时就与这个州紧密相连,并熟悉其过去的人来做,而不是由一个像吉普赛人一样四处流浪,在各种各样的国家积累经验的人来做.  相似文献   

4.
当第一天走上讲台时,我对自己说:不要做自己憎恶的人!那一天,我明确了自己对自身教师生涯的定位:我希望自己能通过内在的努力,做一个与众不同的教师,一个真正的教师。十年来,这句内心深处的话成为我的道德律令,让我在讲台上一路踉跄着走来,辛酸而沉重。  相似文献   

5.
父亲的爱     
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相似文献   

6.
每个人都有做父母的权利,但并不见得每个人都有做父母的资格,资格只有通过争取才能得来。父母做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其是否成功地赢得了这一资格,而父母资格的合格性与其说是由父母的身份、地位等决定的,毋宁说由父母自身的素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所决定。因此,要想成为合格的父母,就要对自己的资格进行审视。什么是父母的资格?父母的资格问题实质上就是探讨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合理性或正义性问题,这里所涉及的不是“你”是不是,而是说“你”配不配充当父母这一角色的问题。这一问题之根本,就在于对父母与子女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7.
“寻找人性的光辉”是教育的使命,更是教育者的责任。“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由一种概念来主导学校课程,即‘关心’。”  相似文献   

8.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有优质的教育作为基础和保证。要发展优质的教育,应该把“人”作为“全大”来思考,使人的需求、人的素质、人的能力、人的社会关系得到发展。而新课程的推行正是在这一理念之下而进行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对优质教育的呼唤。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手巧促心灵,心灵手更巧。是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和谐发展,而劳动技术的手工劳动与技能学习恰恰是脑、手、眼相配合,将思考与行动相结合,通过操作者的成功掌握和能力来感受和发展,体验成功的这一过程,既“动手做”又“做中学”。中学生在劳技课创造性学习过程中的“做”什么和“学”什么,是劳技教师面临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0.
人们常说,管理是通过别人的手来完成工作。这句话基本上是对的,但是也害死很多人。很多人没听过这句话时,事必躬亲,做得很多。但是听了这句话以后,认为自己不能做,否则就不叫做管理,所以就变成什么事都不做。一个人由事必躬亲到什么事都不做,这是两个极端,都是错的。这句话我们要小心听。每个人多少自己做一点事情,同时也要通过别人来完成一些事,只是在比例上不同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近年来才开展起来的新工作,不少学校在应该设立怎样的机构、叫什么名称、可以开展哪些工作、要由什么人来做等问题上还在“摸着石头过河”。为此,部分学校还在观望、等待,甚至疑虑重重。  相似文献   

12.
黑格尔的法哲学体系由抽象法、道德、伦理三部分组成。抽象法是外在的,具有强制性,需要道德来超越。道德作为主观的、内在的、抽象的善,其片面性和局限性又需要由作为客观的、现实的善的伦理来扬弃和超越。黑格尔对法、道德和伦理所做的这种区分是基于对个体性和普遍性的深刻分析之上.这也有助于更深入地审视教育对个体性的保存和提升的意义,并反思当下的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的实践。进言之,教育必须具有伦理精神,由此才能应对教育的现代性危机即相对主义与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13.
自古以来,“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教育占有极为基础的地位。教育,通过“教”来化人、育人。教育,面对的是人,是有感情、有思维、有精神境界、有个性的人,不是材料,不是动物,不是机器人;而且教育所应达到的应是化育出好人、能人,而不是坏人、庸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  相似文献   

14.
公开课本来是为促进课程的有效实践,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而对教学规律、教学方法进行实验研究的课型演示活动,正如自然科学研究必然进行实验一样,属于教育科研的范畴。可近来,人们往往对公开课活动冠以“秀”字,称之为“做秀”,对那些善于经营公开课并因之而声名鹊起的人,谓之“公开课秀”,这就不能不考虑到当前的公开课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已偏离本真而趋之变味了。  相似文献   

15.
论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庆祝日的首要目的 ,通常是回顾往事 ,尤其是纪念那些由于对文化生活的发展而获得了特殊荣誉的人物。对我们前辈的这一友好的纪念活动实在绝对不应被忽视 ,特别是因为这种对往日盛事的回忆能够鼓舞今天的善良的人们无畏地努力。但是这件事必须由年轻时就与这个州紧密相连 ,并熟悉其过去的人来做 ,而不是由一个像吉普赛人一样四处流浪 ,在各种各样的国家积累经验的人来做。因此 ,我只能谈论一些与空间和时间无关的 ,过去是 ,今后也将是与教育事务相联系的问题。在这一努力的过程中 ,我一点也不能以权威自居 ,特别是因为从古到今的明智的本意善…  相似文献   

16.
上海,一个现代化城市的典范。 现代化是什么?高楼大厦,数字化公路,流动的时尚,滚滚的财富……这一切物化的元素并不等于现代化。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需要由现代化的教育来完成。 对一座城市来说,经济有可能暴发,文化却不可能暴发;财富可以一夜获取,人的素质提升却不可……  相似文献   

17.
陈骁 《上海教育》2003,(12B):44-45
金礼福是陶行知先生的忠实崇拜,他总是能够一字不差地引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陶行知说,人生应是“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而对金礼福来说,这一“大事”就是创造教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常彦 《甘肃高师学报》2005,10(6):103-105
农村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农村的小康是由人来创造的小康。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小康的实现,当务之急是人,是农村人力资本,这是我国农村现代化最本质、最深层、最关键的问题。农村教育是解决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不足的主要途径,因此,发展农村教育,培养农村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使农村教育切实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这是农村地区远离贫困,更是我国农村奔小康、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9.
尽职的家长,不仅要为增强孩子的体质、开发孩子的智力创造条件,更重要的是为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奠定基础。如果只看到孩子聪明,满足于孩子的学习成绩优等,而不着重孩子的品德培养,只是给孩子以娇纵的爱,让其懒散、自私、任性、为所欲为,将来就很难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因为人才绝不仅是由智力决定的,主要是由求知欲、进取心、纪律性、自信心、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等个性品质的差异而决定的。从这一意义来说,衡量一个家庭的父母是否尽职,首先要看他是否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那么,父母在这方面应该做些什么工作呢?人的行为的内…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的道德和以学生为本的道德教育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特征是不从人的需要和发展出发。而强调对人的约束,这是一种无人的道德教育。以人为本的道德,大致包括几层含义;道德是人为的,道德是为人的,道德是由人的。学校道德教育要把学生的发展置于教育中核心的,本体性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