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两课"考试方法改革的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两课”考试改革是“两课”教学改革和全面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需要。在“两课”考试改革中,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并重,理论考核重能力,实践考核重表现,坚持全程考核。  相似文献   

2.
分析总结了燕山大学“两课”教学改革的特点:建立了新的“两课”教学管理体制 新的“两课”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创新“两课”教学模式;教学改革与“两课”科研相结合;以学科建设促进“两课”教学改革;改革“两课”考试方式。  相似文献   

3.
高职两年制趋势、高职学生实际需求以及高职“两课”现状呼唤“两课”改革。“两课”教学改革应围绕高职学生培养目标确定教学原则、目标和具体思路;有关主管部门也应为高职“两课”教学改革创造宽松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两课”教学,是党和政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党中央根据形势的新变化,进行新的课程改革是十分必要的,是实现“两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又一重要举措。而要真正贯彻好新课改的精神,就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试方法上进行创新,增强“两课”的学术性和应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高职办学进入了改革调整期,高职“两课”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适应改革要求,迎接挑战,是摆在“两课”教师面前的最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罗碧珍 《高教论坛》2003,(6):59-60,71
围绕如何提高“两课”实效性,在考试方式改革中进行口试方法的改革与实验。文章具体介绍了采取口试方法的过程、措施和基本要求,以及对进一步深化“两课”考试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两课考试改革是两课教学改革和全面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需要。本文就高职院校两课考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就高职院校两课考试改革的指导思想进行了探讨,并对新形势下两课考试改革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的目标要求进行“两课”教育,“两课”教学现状要求“两课”教育教学必须改革,本从教学机制、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学评估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改革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9.
对改革"两课"考试考核方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两课”教学,提高大学生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的兴趣,一直是高校“两课”教育的热门话题。笔者认为,造成当前“两课”教学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考试方法单一、机械、呆板,使学生陷入“应试教育”的怪圈。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探讨了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知行考试相结合、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旨在通过科学的考评方法增强“两课”教学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两课"改革与创新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两课”教学是高职学生接受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本文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两课”教学现状的分析,列举影响其改革和高效的主要矛盾,指出“两课”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大胆创新,提高实效。进而探究其改革创新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是台湾地区依据"考招分离"原则,实施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制度改革。在介绍方案具体内容、考试设计以及方案的特点基础上,认为大陆地区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制度改革应考虑到澄清教育目的、认清社会现实和加强大学的社会使命感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高考作为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一项活动,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引发了一系列被称做"高考现象"的社会现象。"高考现象"的出现表明高考已不仅仅是教育界的事情,而且已经变成整个社会的事情。"高考现象"出现的背后有种种原因,但学历社会的现实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将"高考现象"放入学历社会的背景下考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这些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3.
从2001年高考物理第16题谈“半值分流法测电流表内阻”实验的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从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必要性,高等教育通向农村与大众化的关系,自学考试与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关系、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应采取的方式等四个方面对潘懋元“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学术思想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有必要对国外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分析和研究。德国是世界高职教育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其"双元制"教育模式对德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德国经济起飞的"秘密武器"。"双元制"有其特定的内涵,一元是指企业,另一元是指职业学校。这种模式具有教育理念和教材及教学形式"双元性"、教师和学生身份的"双元性"、考核和证书的"双元性"等特征。对德国"双元制"的许多问题,我们必须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高考是为高等教育服务的,是为高等专业教育选拔有专业培养潜质的人才.现行高考制度忽略专业潜质的因素,过分强调公共课考试,不利于真正有专业潜质的人才的选拔.西方式的自主招生考试制度又不适合中国国情.于是,笔者试图提出"分专业高考制度"的构想,将高考的公共科目取消,实行分专业出题考试.这样能够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专业兴趣发展,能够使每一个学生的专业潜质得以释放,从而促进中国高等专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现代社会,运用健康第一的教育教学思想来审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应根据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基本现状,提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重点,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状元"一词到晚唐才在笔记小说、诗歌等文艺性作品中出现,唐、五代,直至宋初的13科,政府从来都没有确认过一个状元,也不注重具体名次,只笼统称名次居前者为"甲科"、"高第"等,所以"状元"一词在唐、五代的史书、令中都不曾使用,墓志及韩愈、柳宗元、杜牧等著名文人作品中也不使用,科举制早期称某人为"状元"只是民间行为。  相似文献   

19.
目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在多方面已取得大量的成果,但多数高职院校在课程考核方式方面,仍然沿用传统教育的方式,不利于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适应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在建立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的教学考核评估制度,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通过分析传统考核方式的不足,提出新的课程考核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并介绍了该专业在考核方式改革方面所进行的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一页纸开卷"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某些高校试行的“一页纸开卷”考试,文章从考试方式入手,对教育思想、考试理念、教学方式、学习方法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认为“一页纸开卷”不仅仅是一种考试形式的改变,而是推进考试理念和教育思想的创新。它的作用也不只是探索多种考试形式,而在于它有效推进考风建设;着力实践素质教育对教育教学提出的要求;使学生实现从死记硬背到灵活掌握、到提升能力、到学会学习的转变;推动并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