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智钢 《湘南学院学报》2004,25(4):52-54,82
鲁迅短篇小说文体观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对中国现代短篇小说文体的规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二、给现代中国小说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现代小说的"先锋性"与此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三、弘扬了中国文化中的精华,使中国古典传统在现代得到了创造性的转换,现代中国小说因此也找到了扎根民族文化土壤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鲁迅先生的小说、杂文、书信及其与朱安、许广平的关系等方面透视了作为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的鲁迅的妇女观.既探讨了鲁迅妇女观中诸如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在于封建礼教及私有制的社会制度,妇女解放首先应争取的是经济的解放,妇女解放了社会也就解放了自己等闪耀真理光辉的思想;也论及了鲁迅妇女观中的某些局限,并进一步探寻了鲁迅妇女观与其世界观的必然联系,以及妇女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社会人格观的角度,对鲁迅思想及小说创作进行了审视。鲁迅有着明确的构建现代理想社会人格的观念,其内涵和特点主要是强调人格独立、进步道德意识,反对奴性人格,推崇抗争、自省、真诚等品格意识,而这一基本构想又与他所从事的反封建的社会文化思想斗争紧密相连,同时,鲁迅在小说中又对具有畸形扭曲、萎顿退缩、缺乏意志、虚伪卑劣以及抗争反叛等不同人格意识特征的人物进行了成功描绘,从而从另一个角度为我们今天构建健全的现代新型社会人格理想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
梁竞男 《天中学刊》2005,20(6):106-109
认为中国当时的民众愚昧、麻木、落后而不觉悟,是鲁迅民众观的主体,它尤其表现在他前期的小说和杂文里。鲁迅的民众观,是在对民众精神状况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与当时民众的客观现状有关,也与其某些主观因素相关。改造国民性的文学初衷、思想的悲观及潜意识里天才与庸众对立的立场对其民众观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的翻译观曾经在我国翻译界引起极大的争议,褒贬不一,而更多的是遭到批评。然而鲁迅先生翻译观的形成过程是受到社会历史环境、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现代白话文和现代翻译的发展趋势等来看,鲁迅的翻译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鲁迅小说死亡意识的出现与中国传统文化、近代历史、鲁迅的国民性研究、西方文化思潮的引入等有着密切的联系。鲁迅小说死亡意识不仅表现了中国文化直面死亡的勇气,也使中国生命结构的组合出现了某种转折,是现代中国重建新的生命观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总结20世纪文学创作传统的目的出发,对鲁迅的文学创作观进行了认真研究,围绕鲁迅对文学创作活动独特性在于其情感性的认识这一核心,具体分析了鲁迅有关文学创作真实性、方法特性、内容特性和技巧特性等方面的论述,从其各方面的内在联系上揭示了鲁迅文学创作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及<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对中国小说的演进作出了系统的梳理,从对古典小说的评述中体现了他的小说观,即推崇魏晋小说的简洁淡雅,在讽刺手法上重视婉曲的风格,强调真实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救救孩子”是鲁迅对改变受传统封建礼教压迫的孩子命运的呐喊,家庭教育思想是鲁迅教育思想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本文从鲁迅家庭教育思想中的儿童观、目的观、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并针对当前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和误区,谈谈鲁迅家庭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相似文献   

10.
废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非常独异的作家,他的文学创作之所以远离中国现代文学主潮,成为一座“永久孤绝的海岛”,是由他“文学是梦”的文学观所决定的。废名“文学是梦”文学观的形成,一方面受到弗洛伊德“白日梦”说的启发,另一方面则与周作人、鲁迅的影响有很大关系。“文学是梦”的文学观在废名的小说创作中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距离”与“想象”是解读废名小说及其文学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鲁迅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及现代小说理论的开创者,他的小说理论开创性特色主要表现在:小说观念的创新———"为人生"的启蒙主义小说观;小说本体艺术的典型化理论;多样开放的小说创作方法;小说体式的独创性。  相似文献   

12.
李贽是明清时代小说理论的开创者,金圣叹则是明清时代小说理论的集成者。20世纪以来,学者们关于李贽小说理论的研究,集中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水浒》李贽评本的真伪问题;二是李贽的发愤著书说;三是李贽的小说本体观、功用观;四是李贽的小说创作观、批评观。纵观20世纪金圣叹小说理论研究,大致可分为初步成熟期(即世纪初到七十年代为前期)、辉煌成就期(即七十年代到世纪末为后期),并在20世纪初、中、末形成三次讨论高潮。描述李贽、金圣叹小说理论研究情况,会给今天的小说创作、小说理论研究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郁达夫与传统理欲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最早涉及性意识的小说家 ,但对此贡献毁誉不一。要科学地评价他 ,就得弄清他如何背叛传统理欲观。传统理欲观不外乎以理节欲、存理灭欲、去理纵欲三类。华夏古国 ,儒、道、佛三教拧成思想绞索 ,绞杀人性。马、恩和鲁迅否定禁欲主义。郁达夫持类似观点 ,其文论与小说 ,主张表现性爱 ,向传统理欲观提出挑战 ,具有一定社会意义。某些作品性爱描写失于直露 ,但无损其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4.
以现代世界传记文学观为基准,对鲁迅传记文学写作的现状进行思考,认为鲁迅传记写作之所以拘泥于传主的生平史料、学术研究,且受巨人崇拜意识和政治认同意识的困扰,究其原因是创作者的人文主体意识不强、传记文学观的淡薄和传记理论的匮乏。  相似文献   

15.
通过比较文学视野中的文本互较和史料考辑,本文详细考察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之于鲁迅创作实践的影响,提炼出了复调小说的基本文学特征。同时,通过对鲁迅独特文学观的历史性分析,阐释了鲁迅小说创作中异声同唱、众语喧哗复调性的原因之所在,以及这一独特艺术精神向度中的本土性因素。最后从中国现代小说创作视域着眼,简要评价了鲁迅复调艺术创作手法的文学意义,揭示了鲁迅小说复调性的美学价值和文学贡献。  相似文献   

16.
鲁迅在中国新诗发展中就新诗的主体观、新诗的创作观念、新诗的表现形式等方面提出了自己卓有成效的见解,这些见解曾对中国新诗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当前中国诗歌发展的低谷时期,鲁迅的新诗观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鲁迅与梁实秋的论争,是中国现代学史的重要学现象。本通过对他们的比较性论述,梳理,较深入地探析其对立的因由:从鲁迅与梁实秋两种人性观的对立,阐明他们思想的两极性对学观念的影响,形成了学作品不同的审美风格。而他们的不同见解,又极大丰富中国现代学的化格局。  相似文献   

18.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对知识观的理解直接影响到对新课程的解读。本文首先对现代知识观以及现代课程观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后现代知识观和后现代课程观进行解释、比较,最后说明课程观转型对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论后现代主义的教学观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文化思潮对现代教学理论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并通过对现代教学目的观、课程观、过程观、师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反思、批判与解构,建构了自己的教学观。  相似文献   

20.
从鸦牙战争时期龚自珍、魏源“尊情”、“主逆”学主张的提出,到五四时期周作人的“人的学”观和鲁迅的“启蒙”学观的形成,是中国学功利观由传统向现代演进的时期,从中国学现代化的角度,对这一艰巨演进历程进行较为完整而深入的探究,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发现这一演进过程的历史轨迹,其间留给人们的经验和教训是值得总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