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课前设想我曾经教过《制作叶的标本》一课,通常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课前让学生采集各种树叶,带到课堂里按书上的要求一步一步制作。然而,对照科学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要使《制作叶的标本》这一内容的教学充分发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功能,就必须对教学内容及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有所突破。所以,我设想,把《制作叶的标本》改为《制作植物标本》,利用农村天然的优势,通过整合教学资源,使“标本制作”的学习活动能室内外相结合,形成一个前后连贯、逐层推进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一个多行动、强体验的过程。教学片段那一天,天气晴好,学生以学习小…  相似文献   

2.
《制作叶的标本》(第五课)是整个自然教材中首次出现的技能训练课课型.这一课通过训练学生自己动手采集和制作植物叶的压制标本.初步培养学生制作标本的兴趣和技能,掌握制作的程序.同时还通过制作活动,让学生认识更多的当地植物,以及这些植物的叶形.其中制作叶的压制标本  相似文献   

3.
技能训练课是小学《自然》八种课型之一。一般说来,这类课型的教学侧重于训练学生掌握某种技能,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养蚕》一课培养饲养动物的技能;《种向日葵》一课培养种植植物的技能;《制作叶的标本》一课培养制作植物标本的技能;《怎样测定物体的温度》一课培养使用仪器进行观测的技能等等。这些课常采用“讲”、“做”、“练”、“延”的教学方法。下面就《怎样测定太阳的高度》一课,谈谈技能训练课的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自然教学中,把课堂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相融合,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需要。1.课前提出预习任务,让学生动手制作相关学具,有效地把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如《热空气》一课,课前要求学生制作纸蛇、纸伞,削好铅笔,准备蜡烛、火柴等,让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就有一种期待的愉快。教《各种各样的叶》之前,让学生到大自然中采集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完整的叶,无疑能增加学生对大自然的亲近之感,诱发其无穷的兴致。2.课中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其自觉地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知识,解决疑问。…  相似文献   

5.
何惠 《山东教育》2010,(6):55-55
一、运用互助互动,进行想象力的互补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美术第11册第4课《杯子的设计》时,我让学生从杯子的形状、材质、作用等方面谈谈自己的设想,畅所欲言,可以在他人设想的基础上再加上自己的想法,比比谁想得更出色。有的学生说制作一个带有蓝猫的杯子;有的说制作一个能在太空中用的杯子;  相似文献   

6.
商维红 《学子》2013,(7):55
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小小商店"一课,为了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课前,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几名优秀生组成一个小组,让他们用从第五课"认识人民币"一课中学到知识来设计和制作"人民  相似文献   

7.
解读文本是老师们在课前必须要做好的一件事,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文本解读好了,课就成功了一半。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让孩子与文本进行有效的对话,推动学生与文本有效融合,成为文本的“知音”呢?下面我以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第六单元课文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体会。第六单元的的主题是“名人风采”,课文有《给家乡孩子的信》、《钱学森》、《詹天佑》和《鞋匠的儿子》。因为这个单元相对来说,离学生有点远。如何让孩子与文本进行有效的对话,推动学生与文本有效融合,成为文本的“知音”呢?我是这样尝试的。  相似文献   

8.
农村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开设自然课。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虽已掌握了一定的自然知识,但他们学习中感知的无意性和情结性非常明显,所以在进行自然教学时应强化实物观察实验,有意识地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如在教学《各种各样的叶》时,在引导学生认识了几种常见的叶形之后,我把课前采集的叶子和平时制作的叶的标本拿给学生着。当学生看到这么多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的叶子或叶的标本时,都羹出惊奇的神色。此时,我因势利导,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拨出学过的叶形,学生很快就找出了几种。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再如学习《电路》这一课时,…  相似文献   

9.
自然教学,如何改变以灌输知识为主的教师讲学生背、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做到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我在《制作叶的标本》的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做法,培养学生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志向。一、指导观察。制作叶的标本,目的是  相似文献   

10.
《我的水钟》一课主要是一个设计制作活动,在接触了工程教育的思想之后,我对这一课有了新的思考,水钟制作活动不就是一个工程教育的良好载体吗?如果顺着学生的认知需要推动下去,是不是可以让学生设计出一个计时较准的水钟呢?  相似文献   

11.
有关植物标本的制作与保存,已有许多有关具体制作方法的介绍。但在这些方法中大多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压制、干燥,才能制成。笔者结合植物学教学,为加强课堂直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实践摸索出一种小型花、叶形态标本的快速制作法。即直接  相似文献   

12.
我在教学《认识小数》这一课时,就是围绕生活展开教学活动的。在课前我制作了相应的教学课件,准备了信封,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以下是我的几个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13.
“快乐教学”不仅适应于语文、数学等教学,也适用于自然课的教学。我在小学自然教学中,根据学生好奇、喜动的心理特征,把知识、兴趣、爱好融为一体,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教学效果。现以湖南省编《自然》第11册“制作植物(叶)标本”一课为例,谈谈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14.
接到市基本功大赛获奖选手展示活动的上课通知,我立即锁定了《欢乐的泼水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这篇课文。一看课文题目就知道,“欢乐”是全文的主线。因此我的教学设想也是紧扣“欢乐”而展开,试图创设“欢乐课堂”的氛围。但通过课前了解,我发现学生对泼水节知之甚少,要想打造自己所期望的“欢乐课堂”并非易事。于是,我三度磨课,经历了不断否定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使课堂一步步地接近我心中的理想课堂。  相似文献   

15.
“蝴蝶标本的制作”是中学生经常开展的一项兴趣活动,但由于蝴蝶来源困难,且大部分蝴蝶是有益动物,应提倡保护,因而笔者设计了“塑封纸样蝴蝶标本制作”活动课。首先选取体态优美的蝴蝶图片,将身体和双翅分离后再固定,通过印刷即成为活动课使用的纸样蝴蝶材料。此材料可放大缩小,图片来源方便,种类多,可操作性强,学生在活动课中经过一系列的动手活动,制成一个塑封纸样蝴蝶艺术作品。本节活动课的设计过程如下:1活动课前的准备工作1.1活动课材料和用具纸样蝴蝶身体分离的印刷材料彩色即时贴、画图纸、封口胶、彩色笔、剪刀、…  相似文献   

16.
一次我参加区青年教师作文教学观摩活动,准备指导三年级学生写《一次难忘的事》作文。课前,我认真设计教案,对这节课充满信心。在本校试上这一课时,我先是范文引路,指导作文选材、讲写法,接着让学生当场写作,最后一个环节是当场点评。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自然教科书(一册)美术教科书(三册)分别设有叶画课,是在学生认识常见植物叶的外形特征基础上,以制作活动为主的实践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拼贴技能和想象能力,并进行审美教育。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制作一幅叶画作品大致可分三步:①采集各类植物叶。要选外形完整、干净,颜色较好的,在书本中压干、压平;还需准备好纸  相似文献   

18.
郑天红 《天津教育》2003,(10):36-36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成为所有教育活动的一种指向。小学社会课教学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开展教学活动的。如何在社会课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一、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是师生相互交流的活动过程,和谐的课堂氛围是顺利开展教学的基础。例如:在讲《家庭附近的社会生活环境》一课时,课前,我让学生们调查自家附近的生活环境,我制作了“学生家庭附近社会生活环境的平面图”的课件。在教学中,我发动学生们结合自家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教材第五册第4课中详细介绍了植物压制标本的制作过程。教学这课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了这种标本,使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欣赏、审美能力得到了充分施展,同时学生对植物的结构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制作标本也产生了浓厚兴趣。这时我根据本地特点,选择果实为对象来制作浸制标本,由于制作前请教了当地果研所的技术员,所以标本做得非常成功,学生为自己又学到一项本领而高兴。下面我就将果实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为大家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20.
新编的小学自然教材中有不少是属于技能训练的课型,例如《制作叶的标本》、《怎样测量太阳高度》、《种向日葵》、《养蚕》、《植物怎样繁殖》等等。这些教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把学生已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技能技巧,同时又在实践活动中巩固和加深已经获得的知识并学到新的知识,发展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