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抓住情感主线体会高尚情操——《革命烈士诗二首》教学建议□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张文兴《革命烈士诗二首》这篇课文虽然安排在“按一定顺序写”这一训练项目中,但就其写作顺序而言,与训练项目的联系并不紧密。然而,它在思想教育方面处于全组的统帅地位却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2.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郭定梅第五组[教材简析]本组有三篇讲读课文:《革命烈士诗二首》《飞夺沪定桥》《只有一个地球》,一篇阅读课文《我的新朋友——电脑》。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按一定的顺序写”。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在正确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小学语文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中提出的五个“教育目的”,以及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举要”,小学语文第十册中所列举到的课文共有8篇,其中,按照课文思想政治内容的主要内涵分类,《桂林山水》、《古诗二首·暮江吟》、《草原》、《景阳冈》属于第一类教育目的;《革命烈士诗二首》、《金色的鱼钩》、《小英雄雨来》属于第二类;《卖火柴的小女孩》属于第三类。本文试就各类课文中的一篇,结合课堂教学,谈谈如何在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恰当地渗  相似文献   

4.
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总体分析与设计□吉林市教育学院汪玉珍吉林市船营八小王化元一、教材总体分析:这一组有四篇课文:讲读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和《革命烈士诗二首》,阅读课文《幸福是什么》,独立阅读课文《灯光》。本组课文侧重于写的训练。训练重点是“展开丰富的...  相似文献   

5.
初中第五册《革命烈士诗三首狱中诗》“故人生死各千秋”的“千秋”两字,课本、教学参考书和《革命烈士诗抄》,均解释为“不朽”的意思,我认为这种解释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革命烈士诗二首,是一篇讲读课文,由两首诗组成。一是夏明翰烈士的《就义诗》,一是何敬平烈士的《把牢底坐穿》。这两首诗是烈士用鲜血和生命凝铸的战斗诗篇,是向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教学时在学生理解词语、了解句子含义和诗的内容之后,应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染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在语言训练中使学生从烈士诗篇中受到教育和鼓舞,汲取前进的力量。教学时可参考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7.
现在阅读教学比较流行的教法是“带着问题读”,并且认为“带着问题读”针对性强,目标明确,有利于学生快速把握课文内容,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果真如此吗?我听过这样一节课,讲的是《斑羚飞渡》。老师按照“带着问题读”的理念去设计教学,讲了下面一段引导的话:  相似文献   

8.
问:义务教育五年制、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参观人民大会堂》和《在金色的海滩上购篇课文中都有“情不自禁”这个成语,“禁”的注音都是jin,去声;而第八册《《师教学用书》和《语文第八册教案》的注音则都是jin,阴平。这是为什么,怎样读才对?高密市蔡家站镇中心小学焦杰冠县东古镇中心小学赵育答:“禁”是一个多又多音字,既读加,又读加。对“情不自禁”这个成语里的“禁”字到底读去声还是阴平,各种词典的注音历来不尽相同,就是同一部词典,旧版新版也不一样,这是课本和教学参考书、教案出现不同注音的客观原因。但是,同…  相似文献   

9.
陈祖平 《江苏教育》2007,(11):11-11
最近读了一篇题为《课堂上,教师不宜过多“显能”》的文章,文中一开始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恕笔者大段摘录),某教师执教《沁园春·长沙》,“整个教学流程,教师真正从‘导’的角度。请学生查阅背景资料,对照注释反复吟诵作品;引导学生自己概括、分析、鉴赏,把握作品的内容、形式、题旨、手法及语言的表现力;让学生提出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夏明翰同志二三事河南翁德伟《革命烈士诗二首》(五年制第八册)中《就义诗》的作者夏明翰,1900年出生于湖南衡阳一名门望族,“五四”时期,领导衡阳学生运动,后背家远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21年由毛泽东、何叔衡介绍入党,先后任中共湖南、湖北省委委员等...  相似文献   

11.
《桂林山水》教学“三读”在阅读教学中,要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搞好段的训练是很重要的。下面以《桂林山水》一课教学为例,谈几点做法。一、初读。在读课文前,教师先向学生提出问题:①这是一篇以写什么为主的文章?②写的是哪个地方的什么景色?在学生对...  相似文献   

12.
近读《小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4期,一篇题为《上“没有把握”的课》的文章,感触颇深,不禁要为乐艳芳老师敢于上“没有把握”的课的胆识击节叫好。字里行间乐老师向我们表达了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具有开放性与不可预见性的特点,正是这种“开放”与“不可预见”才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难以把握”。我想乐老师撰写此文也绝不只是想向大家传达这一理念吧,所以尽管承认“没有把握”或是“难以把握”,但我认为还是“可以把握”的,而绝不是“无法把握”的。因此读罢该文,总觉意犹未尽,试就乐老师的观点接下去谈点“生成与预设”方面的拙见。说它“没…  相似文献   

13.
——“‘读~好书’与‘读好~书’有区别吗?” 学生愕然. ——“再听一遍——‘读~好书’与‘读好~书’有区别吗?” 学生静默.随即恍然大悟地、兴奋地回答: ——“有,有,当然有!” 进而开始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的见解. 这是我在教学《忆读书》第二课时的一个导读设计,这是整个初中学习的第一篇课文,这是引领学生跨上语文学习新台阶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堂课.  相似文献   

14.
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发掘教材内涵,创造性使用教材资源,引领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体验学习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习惯篇”的教学要旨。现结合国标本苏教版小语第六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以下简称“习惯(6)”),具体谈谈“习惯篇”教学强化“读、学、养”三个环节,追求“透、实、恒”三个境界的实践与思考。一、读图究意,力求透彻“习惯篇”以图说话,一幅幅精美的彩色图片形象直观地呈现训练内容和要求,为学生创设了学习情境,提供了学习范例。“习惯篇”的学习应当从“读”图开始,研究也应从“读”图开始。1.仔细观察,读…  相似文献   

15.
危汉桥  禹妮 《湖北教育》2006,(12):10-11
一、从“读式教学”发展为“读式文化”的缘由 “读式教学”是我校前任校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郑祖读先生开创的一种“以读为主、综合训练”的语文教学方法。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读式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里的一支绚丽的奇葩,在小学语文界颇有影响,其教学思想收录在《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大型丛书中。  相似文献   

16.
“马铁丁”是谁?葛胜华,陈玉秋高中语文课本选了两篇署名“马铁丁”的文章,一是第一册的讲读课文《俭以养德》,一是第五册的自读课文《骄必败》。可是课本没有作者介绍,教学参考书也只字不提。“马铁丁”到底是谁呢?其实“马铁丁”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至少在中国当...  相似文献   

17.
第十二册《难忘的一课》是一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课文,同时也是一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的好散文。在教学中,我紧扣课题,在理解“难忘”和“一课”这两个词语中,实施了如下四个教学步骤。  相似文献   

18.
张洪涛 《教学随笔》2007,(10):18-19
最近参加赛课,教授的是苏教版语文读本必修一的一篇文章《大地重现》。这篇课文属于“寻找精神家园”专题,由四篇文章组成,分别是《大地重现》、《窃读记》、《我的精神家园》、《站着读与跪着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曾获《人民日报》“风华杂文征文”一等奖的《庄周买水》是刘征先生创作的荒诞古怪奇趣的故事新编体杂文(亦称“寓言式杂文”)。作为高中语文第二册的一篇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思想观点.认识寓言式杂文的艺术特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自读赏析这篇课文,可抓住文体特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把握文章主旨,体会“寓言式杂文”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20.
最近读了一篇题为(课堂上,教师不宜过多“显能”)的文章,文中一开始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恕笔者大段摘录),某教师执教《沁园春·长沙》,“整个教学流程,教师真正从‘导’的角度,请学生查阅背景资料,对照注释反复吟诵作品:引导学生自己概括、分析、鉴赏,把握作品的内容、形式、题旨、手法及语言的表现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