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科举作为地方旧志风俗卷的重要考察对象,出现在风俗概述与"岁时"条目中,反映出官方对地方科举风气的重视及科举对民俗社会的影响.以福建为例,其旧志存录有上元"延师礼"、二月初三"文昌诞"、暮春"光斋"(浴沂会)、七夕魁星诞、中秋博饼等科举"岁时"民俗类项,形成了独特的仪式,具有丰富的内涵,呈现了崇儒重教的地域文化、乐群好礼的伦理关系.方志对科举民俗的书写,除实录外,还有去浇漓之习,敦仁让之风的用意.  相似文献   

2.
崔冠华 《现代语文》2006,(6):123-124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明的历史古国,民族风俗丰富。这些风俗体现了古代人们的崇拜信仰、制度观念,也折射出了古人们的理想、愿望和深层心理。所以,我们在审视民俗化时,不仅要挖掘出民俗化的形式中所蕴含着的古老化之根;更重要的是要以科学的态度、辨证的眼光从民俗化的心理着手,挖掘民俗形成的历史原因,掌握其对当前所造成的影响,批判性地继承民俗化传统。下面我以我国民间风俗之一——祭灶为例,谈谈祭灶这一民俗化中所反映的实用性功利民俗心理。  相似文献   

3.
冯梦龙的学问之途,历经了由"举子事业"向"圣贤事业"的转向.冯梦龙大半生都在为科举奔忙,其科举教育以<春秋>文法之学为中心,带有极强的功利色彩,体现了科举应试教育同儒学素质教育之间的尖锐矛盾.直到崇祯三年循资出贡,冯梦龙才摆脱科举的负赘,心灵得到解放,也为性命之学的发展留出了空间.冯梦龙的"克己复札"论便集中体现了其情理观,且与阳明、李贽具有一脉相承性.  相似文献   

4.
"科举学"古今含义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举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问.说其古老,是因为"科举学"或"科举之学"的用法出现很早,科举时代有千百万读书人曾热中备考科举的学问,且自从科举制产生一段时间以后便有人开始进行科举制度及科举史研究,其研究历史长达千余年;说其年轻,是指以往并未有意识地将科举作为一个专门领域来研究,至1992年正式提出将"科举学"作为一门专学,或者说作为一个专门领域来研究之后,才更注意以整体的观点,以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视角、新的高度对科举进行科学的研究,赋予了"科举学"一词以新的内涵和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七月半"即中元节,是中华民族祭祀祖先的重要节日,也是研究中国普通民众祖先崇拜的重要岁时民俗。通过对云南地方旧志的阅读研究,在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民俗信仰的变迁的同时也发现了作为同一个节日的不同时间表述。这其实是佛、道两教宗教特性并重与斗争的结果。此外,在宗教淡出以后,中元节从属性到仪式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又为后人探寻云南民间祖先崇拜与信鬼文化提供了很好的考据材料。可由之深入民间的祖先观念:既作为远方来客又是伴随性的神灵;既具有善神的灵性又兼备恶鬼的属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Hello"一词,从美国地方言的角度,从美国几个不同地方对"Hello"一词的不同说法.从这些地方问候语的方言中,简单谈了一些各地的风俗、文化、经济等情况.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则以中华民俗传统节庆为主题,以综合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礼的教育"的成功案例.在本案例中,学生不仅通过探究性学习获得了有关节日知识,尝到了求知的快乐;同时,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学生们也体验到"给予"的快乐,提高了自己的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8.
<左传>行文时常以犀利直率的态度用"礼"与"非礼"的字样对史实发出言简意赅的评价,而其所言之礼即是春秋时代继承周礼正统秩序基础上尊卑有序、男女有别的"礼"文化的多侧面展现,其中不但阐释了礼之所在与构成,也给出了礼概念下"义"与"仪"的分化,显现出古礼走向衰颓和新的社会秩序必将建立的大趋势,而其中相关于女性的言论则一以贯之地延续着对女性卑弱与从属地位的规范.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岁时节庆风俗几千年来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传统民俗体育内容的节庆风俗因其祭祀性、宗法性、娱乐性、健身性等特点,成为岁时节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和田野研究,梳理分析山东方志中的岁时节庆体育,探讨其民俗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0.
台湾年仅18岁的动画游戏专业女大学生"涵仔",随父母在上海、江浙定居6年,曾去过湖南张家界、安徽黄山、内蒙古等地旅游。2012年9月,她要回台湾读书,为了留份饯行礼,她想起了手中的画笔。画什么呢?很喜欢中国大陆各地文化风俗的涵仔,最初的打算是用画笔画出带有浓厚色彩民俗的组画。只有一些素描功底,又缺乏对中国文化的透彻了解,画了几组民俗组画,涵仔觉得越看越不顺眼——画作粗浅,难以表达内  相似文献   

11.
"策学"与科举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策学"之名最早出现于隋代,是一个比"科举学"出现得更早的古老的词语.经过唐宋元明清的发展,"策学"与中国科举史相始终,曾经盛行过一千三百年.古代的"策学"就是准备应对经学、史学和百科知识考试的一门专学,是指备考科举中的策问而出现的专门之学.清代"策学"进入一个全盛时期,不仅"策学"文献种类繁多、发行量大,而且推陈出新,到晚清时期,还出现许多以西学或自然科学为内容的"策学"著作."策学"文献对研究当时的科举制度尤其是其考试内容有直接的价值,从策问题目和对策内容往往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关注的重点、政治方向和文风的变迁,并为研究当时学术和文化提供一种特别的史料."策学"研究成果日益丰硕,将从一个方面促使科举学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12.
从《抑斋自述》看晚清科举的运行及其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锡彤十八年的科考经历使他对科举有近距离的观察.借王锡彤之眼不仅能看出科举如何滋生腐败,也有助于理解晚清出现的"官荒"现象."官"向"绅"转化,使基于"省界"形成的地方势力悄然兴起,这为晚清政治统治制造了麻烦.  相似文献   

13.
滕朝阳 《父母必读》2021,(2):142-145
祖国幅员辽阔,每个地方的过年风俗不尽相同。这些独具特色的当地年俗,不仅是我们对自己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也是现在的孩子们对过年的向往。即便是那些已经消失的过年风俗,也会在大年夜里被我们当成最动听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的民俗不尽相同,过年的具体方式可能也会有不一样的地方。小朋友们想了解不同地方的过年风俗吗?这次,我特别邀请了来自天南海北的五位朋友,各自介绍一下自己家乡过年的风俗。  相似文献   

14.
儒家在孔子时代提出了"仁义礼"的道德主张,<中庸>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孟子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加上了"智",汉代董仲舒又添一"信".  相似文献   

15.
正祖国幅员辽阔,每个地方的过年风俗不尽相同。这些独具特色的当地年俗,不仅是我们对自己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也是现在的孩子们对过年的向往。即便是那些已经消失的过年风俗,也会在大年夜里被我们当成最动听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的民俗不尽相同,过年的具体方式可能也会有不一样的地方。小朋友们想了解不同地方的过年风俗吗?这次,我特别邀请了来自天南海北的五位朋友,各自介绍一下自己家乡过年的风俗,  相似文献   

16.
《荆楚岁时记》作为岁时民俗志的开创之作 ,它改变了中国古代以《月令》为代表的政令性时间表达方式 ,以地方民众的岁时节日作为时间生活的节点 ,开创了民俗记述的新体裁。本书贯彻了民俗记述的实录原则 ,对民俗进程作动态的描述。将“月令”与“岁时记”比较 ,我们不难发现上层社会的王官之时与一般平民百姓的日用之时在文化性质上有着历时的差别与层位歧异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边地风月>里使用的务川方言词语,所展示的民情风俗,分析了方言与民俗的相生相随的关系.并揭示随着务川仡佬语的消失,仡佬族的民族文化也踪影难觅,<边地风月>里所描述的民情风俗皆为汉文化范围内的地方民俗.  相似文献   

18.
正江苏省委新闻发布会上发布《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试行)》后,在淮安周恩来红军小学引起了积极反响,该校充分利用开学第一课组织全校四千"红军娃"学习"八礼四仪"(八礼:餐饮之礼、游览之礼、观赏之礼、仪表之礼、行走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仪式之礼;四仪:7岁入学仪式、10岁成长仪式、14岁青春仪式、18岁成人仪式),争做优秀"红军娃"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19.
乐府诗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是中国诗歌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乐府诗中有很多关于民风民俗的描绘,而中唐乐府诗作为乐府诗史上的高峰之一,自然也有很多描绘风俗的佳作。中唐乐府诗中民俗题材的诗作主要有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俗、游艺民俗、民俗观念六大类。这些类别的乐府诗体现出了对风俗本身的描绘更加细致、深层次挖掘主人公的民俗心理、转换观察视角使旧题焕发新意等特点。中唐乐府诗中民俗题材的作品之所以有这些特点与唐代的政治经济、前人的文化积淀、中唐乐府诗人的革新创作理念有关。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和"的思想是先秦儒家重要的思想.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论语·学而>)这里的"和",一义为"适合",但亦可作"和谐"解.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礼"与"和",是互相作用的."礼"的作用,是"和",而"和"也是维系"礼"的重要手段.儒家的思想不仅是道德的哲学、生活的哲学,还是政治哲学."和",不仅是一种政治手段,还是一种政治目的、政治价值,即儒家学者理想中的社会至少是一个和谐、团结、和平的社会.子贡评价孔子说:"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论语·子张>)这里的"动之斯和",就是能让公众团结一致、同心协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