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国内关于学校质量资本化的研究不断涌现,但这些研究都未能很好地解决学校质量与房价之间的内生性.本文结合了北京市义务教育综合改革带来的外生政策冲击和边界断点回归这两种策略,估计了"学区房"的溢价,考察了薄弱小学质量提升的货币价值.研究结果发现,对于2014—2016年间改革的薄弱学校,其服务范围内的房价平均只提升1.2%,且这一提升效应在学校宣布改革至少一年之后才得以显现.但是对于第一批实施改革的小学和60平米以下的小户型房屋而言,这种价格传导机制更加明显而且更加迅速.这意味着此次改革带来的优质教育资源可能被相对优势群体获得,这对未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均衡化导向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2.
多校划片入学政策是中国义务教育阶段促进教育机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能否有效地抑制学区房溢价是评价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依据。基于北京市四个主城区二手房成交数据,采用改进的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多校划片政策对学区房价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学区类型政策实施的理论预期效应。研究发现,多校划片政策导致了划片范围内学区房价格提高约1.7%,但上涨效应在政策实施的第二个月才开始显现。上述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通过量化三种情形下的异质性效应,发现该政策对分享组学区房价格产生负向影响,而对受益组和均质组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因此,未来应根据区域教育水平的差异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改善教育资源空间供需的不均衡,在实现教育公平的同时有效控制过高的学区房溢价。  相似文献   

3.
宋亮  涂皓  陈健  张秀红 《教育》2015,(1):28
关键词解读学区房,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房地产市场的衍生品,也是现行教育体制下的一个独特现象。学区房的出现,折射出现行教育体制方面的弊端:城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自然造成学校发展的差距。2014年4月,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表示,购买优质学校周边的学区房并不意味着能优先入校,因为优质学校不能单校划片,而是和普通学校搭配划片。买了学区房只是具备了优质学校随机派位的资格,能不能进还得看学校的容量和报名的人数等。然而,2014年10月2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9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  相似文献   

4.
“学区房”是伪教育公平下的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轻父母为追求孩子获优质教育背上巨额贷款,其根源就在于学区房.众多家长为了让子女进一所理想的学校,不惜重金高价购买学区房,其实质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择校现象.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作为社会公平基石的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学区房热"现象作为曲线择校方式,使名校成为富人子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合法途径。折射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问题。杜绝"学区房热"现象需全社会共同努力:转变观念,确立全面成才思想,树立长远培养意识;完善体制,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加强法制,重视规范教育市场,打击不良商业行为。  相似文献   

6.
据《中国教育报》2019年06月18日第02版报道:一间"老破小"的二手房,居然炒出每平方米17万元的天价;出面卖房的"房主",号称是房主弟弟,却疑似某房产中介工作人员;即使是冒着无法入学的风险,该处"学区房"还是遭到了哄抢.日前,发生在南京的一起天价学区房事件引发各界关注.有媒体记者调查发现,在这出全民围观的天价学区房闹剧中,房产中介及其工作人员哄抬、炒作房价的痕迹明显.尽管排队的"看房人"到底是有意向的购房者,还是中介在背后操盘的托儿,目前仍需当地相关部门调查回应.但联系到房主弟弟为某房产中介工作人员,且该处房产对应的入学资格存疑等因素,这起震惊全网的天价学区房事件,或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中介方面的刻意炒作.类似的中介炒作套路,我们并不陌生.  相似文献   

7.
高价学区房折射教育资源失衡,要改变这种现象并非一朝一夕,只有对薄弱学校进行长期的财政投入,尤其是对师资质量进行大幅提升"这房子太小太旧,格局设计也不合理。但这是学区房,能卖上价格。"张女士住在北京海淀区黄庄中关村三小附近,暑假开始不久她一直在张罗售房。据张女士介绍,她家这套一居室50平米,2000  相似文献   

8.
要将就近入学工作做好.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是关键。如果学校之间的办学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必然导致百姓的不满.同时会引导有经济实力的家长在办学质量好的学校片区内购买学区房,变相进行择校,导致新的教育不公平。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支持农村地区明德小学教育的发展,在台塑企业集团的捐助下,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启动了"提升明德小学教育质量"的项目实验,旨在借助北师大优质的教育资源,利用它的教育科研成果,培育优秀"种子"教师,促进全国明德小学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以北师大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梁威研究员的北京市和全国"八五"、"九五"、"十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数学分层测试卡》为实验  相似文献   

10.
南极冰 《小读者》2011,(9):41-41
英国小学毕业生通常就近选择初中,直接进入行政区内学校就读。由于各校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家长为让孩子进“名校”.不惜花高价购买“学区房”。这种现象在城市尤为普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2010—2017年家长帮论坛的近36万条评论文本,利用文本情感分析法构建了北京市小学的社会认可度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在评论数方面,每年的六月均为评论的高峰,其中2014年的高峰最为突出;在社会认可度方面,虽然保持平稳的学校占到一半左右,但是社会认可度下降的学校稍多于上升的学校.若分维度来看,在生源质量维度方面,社会认可度呈现上升趋势的学校占21.6%,基本不变的占49.5%,退步的占29.9%;在教学水平维度方面,义务教育均衡化改革后有所进步的学校占14.7%,基本不变的占52.9%,退步的占32.4%.若分城区来看,教育质量越好的地区,家长对该地区小学的关注度和认可度都越高,呈现出"西城区>海淀区>东城区>朝阳区>石景山区≈丰台区"的区域特征,而且区域间差距两极分化较为明显.本文通过分析基础教育阶段家长收集和分享的择校信息,呈现了北京市教育公共资源的配置状况,并为学校质量的评价和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学区房”的隐患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教育资源稀缺所衍生的“学区房热”,令渴求教育均衡的大众的心冷至冰点。对于持续升温、高热发烫的“学区房”,若采取治标式的“肿瘤切割”或“物理降温”术,未必能消除民众对教育不公的恐慌。而以研究的姿态摆问题。折原因、思对策,或许有助于管理决策和实践层面.突破历史的局限,调控现实的误区,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  相似文献   

13.
"就近入学"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一项基本的公共政策。本文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各利益相关者在政策的实际运行中如何相互作用导致政策偏移,促使"学区房"的形成。研究表明,政策制定和执行并不是一个稳定的过程,各利益相关方不断地相互作用都可能使政策效应复杂化,单一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张永生 《教育》2010,(7):16-16
在很多家长眼里,从重点幼儿园到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再到重点高中、重点大学,是孩子教育的理想足迹。可是优质教育资源的蛋糕就那么大,并不能满足所有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这时候,房地产开发商适时地推出了“学区房”,家长花钱买了房子之后,孩子就能“直升”某某名校,省去了家长的很多操心。  相似文献   

15.
农村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发展农村教育关键在教师。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水平取决于小学英语教师的素质能力水平。按照教育发展的规律.学校之间、区域之间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上的差异.关键在于师资水平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英国小学毕业生通常就近选择初中,直接进入行政区内学校就读。由于各校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家长为让孩子进名校,不惜花高价购买学区房。这种现象在城市尤为普遍。面对学生多、名校少的现状,英国超过四分之一的地方行政区内学校采取摇号  相似文献   

17.
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从学前到高中阶段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期间基础教育各项工作的重点.北京市中心城区、城市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区的基础教育,在教育机会、条件、公平、质量、满意度五个维度上呈现明显的区域特征和差异,亟待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政府应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增加教育机会、保障教育条件、促进教育公平;落实学校自主办学,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多元参与,落实公众对教育的参与、监督和评价权,提高教育满意度.形成一个政府宏观调控、学校自主办学、社会积极参与的现代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5,(73):169-170
《物种起源》的出版和达尔文主义的普及,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随着社会对它的过度推崇,衍化并发展出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其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社会达尔文主义产生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欧洲,主张优胜劣汰和弱肉强食,简单地把自然界的"生存竞争"引入人类社会历史领域,忽略了人类社会的特殊性。社会达尔文主义经严复于十九世纪末传入中国,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而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当今社会。本文以学区房这一特有的教育和经济交叉现象为例,具体分析社会达尔文主义对我国教育的影响,着重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进行梳理和概括,以及其在中国的输出,以学区房为例,分析高价学区房的现状,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教师》2013,(5):12-12
<正>编者按:初中阶段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阶段,也是北京市近几年重点建设的学段。目前,初中教师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学生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显著,特别是一部分初中学生的"不想学"和"学不会"问题增多,学习困难问题日益凸显,给学校教育和教师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为促进初中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深化首都基础教育内涵发展,全面落实《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  相似文献   

20.
研究者在北京市5所幼儿园随机选取22个班级188名儿童为调查对象,分别进行幼儿园教育质量测查、儿童语言发展水平测查以及对儿童家长进行早期家庭阅读现状的问卷调查,目的在于探索早期家庭阅读环境在幼儿园教育与儿童语言发展之间的中介变量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家庭中"供儿童阅读的图书量"和"亲子阅读频次"在幼儿园教育质量与儿童语言发展之间有较强的中介效应;影响儿童语言发展的路径有三种,其中幼儿园教育质量间接影响儿童语言的发展,"供儿童阅读的图书量"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是直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