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规划完成一系列任务,以最终实现某个目标或者解决某个问题.基础教育阶段的图形化编程课程是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计算思维,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改革的方向.图形化编程课程的学习非常适合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项目开发模型可采用简单易操作的瀑布模型,但只采用项目式学习难以单独完成目标,所以还需要依靠团队合作,如此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除此之外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查阅、借鉴、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如此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2.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规划完成一系列任务,以最终实现某个目标或者解决某个问题.基础教育阶段的图形化编程课程是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计算思维,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改革的方向.图形化编程课程的学习非常适合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项目开发模型可采用简单易操作的瀑布模型,但只采用项目式学习难以单独完成目标,所以还需要依靠团队合作,如此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除此之外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查阅、借鉴、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如此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3.
王斌峰 《学苑教育》2023,(24):64-66
培养计算思维是《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新要求。学生计算思维的发展,离不开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聚焦开放式的项目学习主题、依托递进式的项目学习任务以及借助发展式的项目任务评价,教师不仅能够提升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效益,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抽象、概括、建模等计算思维。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2017年修订)》指出,计算思维是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小学生通过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有相应的想象与创新能力,但对于编程教学中蕴含的算法思想、计算思维还需进一步培养。小学编程以Scratch教学为主,应该从单纯以语法、算法为主的编程教学,向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变,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5.
刘培玉 《家长》2023,(23):105-107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在教育领域日益凸显。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石,小学生在数字时代需要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能,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以传授知识为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更难以满足他们全面发展的需求。在这个背景下,项目式学习备受关注。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鼓励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项目式学习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培养核心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紧跟时代潮流技术的关键课程,可在助力学生获得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培养学生现代网络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及信息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学科素养.教育实践证明,教师围绕信息技术课程知识,创新项目式课程环境,可为学生搭建宜发展的学习环境,可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知识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信息技术学科系统化知识与学科核心素养体验,以哺育学生成长,继而实现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真实目的.由此,为实现这一教学效果,本文结合笔者自身教育经验和相关文献资料,以创新项目教学法为基点,探究其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并分析项目教学法具体的搭建措施,并就分析结果反思当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际,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引导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自主式、协作式及探究式学习,围绕“项目选题、项目规划、方案交流、探究活动、项目实施、成果交流、活动评价”的项目学习主线开展活动,让学生体验“做中学、学中创、创中趣”的项目学习思想,将知识学习、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运用信息工具解决问题与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去,进而从信息技术项目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计算思维自2017年起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中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关键词,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文章通过分析目前国内计算思维课程现状及AppInventor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提出面向计算思维的App Inventor课程建设方案:以App Inventor图形化编程软件为载体,从课程建设目标、课程建设内容、课程考核方案、课程实施方法四个方面,通过项目式教学案例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为在高中阶段系统地开设面向计算思维的App Inventor课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发展,加强项目式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结合学习需求明确项目目标,通过灵活多样的项目主题培养学习兴趣,优化项目式学习活动的组织实施、成果展示和活动评价,促进学生信息意识、数字思维以及数字化等关键能力的形成,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高阶思维与项目式教学的厘清与界定,梳理出指向高阶思维培养的项目式教学设计重点,结合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制订出了指向高阶思维培养的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的设计流程,并据此设计出《搭建智能水位监测系统》一课,从实施结果看,项目式教学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信息技术学科目标,并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相似文献   

11.
梁戈 《考试周刊》2023,(35):10-13
在小学阶段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可以帮助小学生了解和使用计算机,提高其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学生通过初步了解编程、设计和数据分析等内容,可以掌握基本的逻辑思维和计算思维,从而提高自身创造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项目式学习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因此,在信息技术课上引入项目式学习,能够让学生通过实际项目来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知识,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也能锻炼其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的能力。文章将对该话题展开讨论,探究如何通过项目式学习的开展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2.
Scratch编程作为当下小学生编程学习的热门基础语言,采用图形化、模块化的结构设计。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可以打破学科界限,将美术、音乐、数学等学科知识相融合,并且S4A可与各种电子元器件、传感器相结合,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scratch编程教学是当前信息技术学科实施素质教学的重要组成项目,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重要内容。深度学习是一种创新式教学认知,加强scratch编程的深度学习,可以提高学生深入理解掌握scratch编程知识,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本文就基于深度学习的背景,对scratch编程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此研究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帮助,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刘波 《学苑教育》2023,(12):94-96
小学教改政策落地实施与优化过程中,信息技术图形化编程教育日益受到关注,这一概念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逐渐显现。该方法无需学生编写复杂的代码,只需使用鼠标拖拽和放置图形模块即可实现任务的完成,与小学生的学习特性十分吻合。在高素质教育建设的大背景下,项目式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为此,本文结合图形化编程的实例,对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进行项目式教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计算思维是当前国际信息技术教育领域广为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应承担起发展学生计算思维的重要任务。图形化编程采用高度可视化的界面和积木组合式程序设计方法,能有效地培养中小学生的计算思维。本文综合计算思维和图形化编程的特点,以计算思维的分解、抽象、概括、算法思维、评估优化等五要素为导向,结合重庆地方特色,设计了"吃火锅"的编程教学案例,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期望为教学工作者的实际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游戏教学法是儿童编程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契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计算思维是信息科技学科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学生在信息社会中学习、生活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苏教版信息技术教材中介绍的Scratch软件是一款非常适合儿童学习的图形化编程软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游戏化教学理论,通过“玩—析—创—展—拓”五个步骤,让学生经历问题界定、抽象、建模、优化、迁移的思维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相似文献   

17.
田钰  钱晨 《中国教师》2023,(2):106-108
<正>当今社会的发展处于以移动智能设备、云计算和大数据为特征的新阶段,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新变革。基于此,我们组织区域内学科骨干进行讨论研究,认为信息技术教学应遵循信息技术课程人文与科学相结合和实践性极强的特性,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进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目标。一、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深度学习模式1.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开展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8.
奚海涛 《考试周刊》2023,(20):100-103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高阶思维能力成为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必须素养,所以说高阶思维教育工作势在必行。文章针对小学信息技术学科高阶思维的培养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加强项目活动的高度整合,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设置高阶目标和课堂任务,引导学生思维发展;借助信息编程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等一系列方式来促进小学生的信息素质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计算思维是信息时代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质和能力,编程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有重要作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关注学段衔接,落实核心素养的学段目标。但是目前中小学编程教学软件跨度大、学习者素养差异大、教学方式不同等问题,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有效开展小初衔接图形化编程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将小学学段已学会的图形化编程知识与技能迁移到初中学段的C语言代码编程学习中,进而培养优化学生的计算思维。  相似文献   

20.
开设人工智能校本课程,是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的需要,能够培养信息技术学科素养,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探索分析了人工智能校本课程教学,提出教学策略,即创设探究情境,增强信息意识;提炼主题核心模块,提高计算思维;布置开放性活动,提升数字化学习和创新能力;采用多元评价,促进学生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