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学术职业有狭义与广义之别。在广义上,它泛指一切从事学术活动、以学术作为物质意义上的职业的人,在狭义上它特指大学教师这一职业群体。学术职业作为一种专业性职业,具有两重性,一种是外在的物质意义上的,另一种是内在的自身职业价值上的。以专业学术人员为主体的大学组织具有与一般组织不同的组织特征。它是一种松散结合的组织结构,具有双重权力格局和规范化的文化价值体系。从学术职业和大学组织的特性反观大学管理制度改革,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2.
学术创业是我国大学服务国家战略、加快自身发展的有效手段。学术创业的主体大学教师越来越多地涉足市场,不同程度地参与学术创业活动。然而,当大学教师同时承担"教师"和"创业者"的双重角色时,如果不能同时满足两个角色的要求,就会产生角色冲突。文章以角色冲突理论为基础,探究大学教师学术创业的角色间冲突,以及与学生尤其是研究生、非参与学术创业的大学教师和学校行政人员之间的角色外冲突,并从个人、人际关系、组织环境三个层面分析产生大学教师学术创业角色冲突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调适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中世纪大学发展中,从事学术职业的大学教师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中世纪大学盛期,大学教师以学术为业,其专业活动具有神圣性,专业组织具有严密性,专业地位具有崇高性。然而在中世纪后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大学教师专业活动的神圣性、专业组织的严密性、专业地位的崇高性逐渐丧失,中世纪大学开始走向了冰河期。从中世纪大学的兴衰交替、大学教师的角色变化中可以看出:大学教师就是学术职业,其信仰是学术之魂,其理性是学术之光;更重要的是,学术职业是信仰与理性二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选取中世纪原型大学、衍生型大学诞生和发展过程作为教师流动的考察载体,在对流动频率、方向、影响因素等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发现,流动是学术职业生而具有的天然基因,大学教师流动在学术职业形成、学术规范建立、学术自由获得、学术职业吸引力提升等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同时,大学发展具有惊人的历史一致性,中世纪大学教师流动的基本特征延续至今,有关大学教师流动的相关政策举措不应回避对于教师流动的历史过程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H大学2003-2006年的职称评审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学缘关系对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人力资本仍是学术职业发展最重要的内在逻辑,但学缘关系对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学缘关系越丰富的大学教师,取得学术职业发展的可能性越大;不同种类的学缘关系对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影响程度不同,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本科、硕士与博士在同一所学校就读并留校任教的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可能性最大,具有硕士学缘关系的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可能性最小。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深化教师聘任制度改革、完善职称评审制度与加快学术劳动力市场建设等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分工视角中的学术职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分工的视角来看 ,现代大学的学科制度既促进也制约着学术职业的发展。而学术自由作为学术职业的突出特点 ,与学术人格之间形成的良性互动 ,成为学术职业的现实推动力。我国学术职业的发展中面临着种种问题 ,应该从职业分工的角度来研究我国的大学教师 ,以便确立他们的社会地位 ,推进学术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1575年建立的荷兰莱顿大学是欧洲著名大学之一。17世纪莱顿大学的学术职业获得繁荣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从外部保障条件来说,该校学术职业不仅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获得世界知名学者的加盟,还享有优越的职业待遇;从内部的学术尊重来讲,该校学术职业不但获得先进科研、教学发展条件,还享受自由的学术氛围。本文在具体分析近代莱顿大学学术职业繁荣的相关特点基础上,对我国高校与教师的互动关系、学术职业的自由性和纯粹性等问题进行思考,以期能为我国高校学术职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精英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学术职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同时,学术职业和精英高等教育具有同一的伦理范畴.因此,精英高等教育是学术职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大学教师之所以为学术职业,关键在于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一直是精英教育.学术职业与精英高等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从精英高等教育发展的角度观察,学术职业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职业,而学术职业者也是相对固定的职业群体.  相似文献   

9.
大学学术职业是学术职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它具有不同于社会一般研究机构中学术职业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主要包括:1.学科:大学学术职业的组织基础;2.松散结合:大学学术职业的内在组织构成;3.学术自由:大学学术职业的核心价值追求;4.双层权力格局:大学学术职业的组织管理特性.  相似文献   

10.
论学术职业阶梯与大学教师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职业是大学教师的工作领地,学术职业阶梯是人们根据学术职业特性为从业者所设计的一套个人发展阶段的共同标识和职业规制,对大学教师的发展及其生存方式有着重要影响。学术职业阶梯又是大学教师的学术价值的形象化表现,也是一套大学教师的劳动分工制度与激励机制。不同国家的学术职业阶梯在结构、层次和跨度等几个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逐步实现,各国学术职业阶梯的变化越来越频繁,且受市场力量、国家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我国学术职业阶梯是一个全国统一的体系,阶梯跨度相对较大,且阶梯间的异动以院校为基础封闭运行。  相似文献   

11.
认为研究生教育、学位具有知识生产的重要属性。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适应知识储备的两个阶段,同时要根据知识创造与创新的区别体现层次性、目的性和针对性。研究生教育知识产品的准物化(人化)的特性是理解学位的知识生产属性的基础,研究生教育如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学位的知识生产属性存在的依据,学位具有提升、标志和保护研究生教育中准物化(人化)产品的属性。  相似文献   

12.
结合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定位,探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学术属性及其学术特质。为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学术特质,从目标确立、师资建设、课程教学、专业实践、论文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法定基本权利的学术自由兼具多种属性。从独立与否的标准来看,它是一项相对独立的法律权利;从国家作用方式来看,它既是一项消极权利,也是一项积极权利;从享有主体来看,既是一项个人性权利,也是一项制度性权利;从权利的边界来看,它不是一项绝对的自由权利,而是一项相对的自由权利。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自然科学学术期刊质量指标体系的属性数学综合评价模型,为客观评价自然科学学术期刊质量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教育,民族振兴的基石. 教育科研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其自身的成长自然也就需要呈累进状态前行,需要有正确的、科学的、现代化的理论方法作指导.目前,就整体教育科研尤其是地方性教育科研而言,尚缺乏学术的积累,缺乏学术的规范、准则,乃至缺乏起码的学术平台甚至学术意识.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张学军院长的专著<地方教育科研导论>,为区域性教育科研提供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学术共同体”建设:学术规范、学术批评与学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失范、学术不端与学术腐败的猖獗,严重地削弱了知识分子及学术共同体的话语权和公信力.通过学术规范化、加强学术批评、促进学术创新,推进"学术共同体"的建设以重振学术理性,遏制学术混乱与无序,改良学术制度与环境,维护学术尊严与品格,为学术发展提供强力的精神支持和组织保障,为学术创新提供积极的运行机制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18.
Many studies have reported that twice-exceptional (2e) students were vulnerable in psychological traits and exhibited low-academic self-concept and academic self-efficacy. Such vulnerability may cause their academic failures. This study applied interpreta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IPA), a qualitative approach to investigate the perceptions of academic self-concept and academic self-efficacy in six 2e students from a Singapore secondary schoo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2e students could possess high-academic self-concept and academic self-efficacy that empower their academic success. This study suggests strategies such as focusing on the 2e students’ strength areas and developing their interests in particular academic domains to enable their development of high-academic self-concept. We also recommend practices such as creating the experiences of success, practicing effective parental and teacher support, and providing positive peer influence to foster 2e students’ high-academic self-efficacy.  相似文献   

19.
自索绪尔提出任意说至今已一个世纪,20世纪前中期,任意说一直是语言学界的教条,至后半个世纪,学者们通过深入研究发现语言的象似性也是惊人的。20世纪90年代后学界开始任意说和象似说的争论,两大阵营支持者都为数众多。基本观点是:汉语言的根本属性是象似性,但是这个结论是在作了一些界定的条件下做出的:研究对象是单个汉字;研究角度是历时性的。如果没有这两个条件的限制,任意性或者象似性还将是无果之争的。  相似文献   

20.
试论高职教育的职教属性与高教属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滞后,势必造成对实践指导的延迟和偏离。为此,有必要重新界定和认识高职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只有坚持高职教育的职教属性和高教育属性的有机统一,坚持两条腿走路,才能求得高职教育的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