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青少年压力性生活事件问卷、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自杀意念问卷,对849名初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压力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关系,以及心理韧性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压力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自杀意念倾向显著正相关;(2)心理韧性对压力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风险缓冲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2.
为了考察中学生心理韧性在人格特质与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作用与调节作用,通过随机整群抽样方式,采用青少年人格五因素问卷、中学生心理韧性问卷与积极消极自杀意念量表对广西壮族自治区816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统计发现:(1)初中生心理韧性水平高于高中生,自杀意念水平低于高中生,城镇中学生心理韧性水平高于农村学生,自杀意念水平低于农村学生;(2)外倾性、宜人性、谨慎性、开放性有利于心理韧性的提升,可以遏制自杀意念,情绪性不利于心理韧性提升,会促使自杀意念升高,心理韧性的提升则会降低自杀意念水平;(3)大五人格会通过心理韧性间接影响自杀意念,心理韧性会影响大五人格(除了宜人性)与自杀意念间关系的强弱。由此可见,教师和家长应该注重对中学生人格的测量与干预,发挥外倾性、宜人性、谨慎性与开放性的积极作用,削弱情绪性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压力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关系,以及应对效能在其中的补偿、中介和调节效应.方法:采用青少年压力性生活事件问卷、应对效能量表和自杀意念问卷对1217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1)压力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自杀意念显著正相关;(2)应对效能在压力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之间同时存在补偿、中介和调节效应.结论:应对效能可以有效地部分阻抗、中介和缓冲压力性生活事件对青少年自杀意念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广西那坡县、德保县、上林县及钦州市选取621名少数民族中学生,探究少数民族中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心理韧性与自杀意念的关系。结果显示: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韧性、自杀意念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负性生活事件可以显著预测自杀意念;心理韧性在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负性生活事件不仅可以直接影响自杀意念,也可以通过心理韧性间接影响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质人格特质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日常应激在神经质人格特质和抑郁症状中的调节与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方法,在北京某大学选取547名大学生,其中男生165名,女生382名,平均年龄18.83岁,完成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学生日常社会和学业应激量表-简式(SHS)。结果:(1)大学生神经质人格特质、日常应激与抑郁症状具有显著的正相关(p<0.01);(2)学业应激对神经质人格特质和抑郁症状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β=0.433,p=0.033);(3)日常应激在神经质人格特质和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ΔR=0.33,p<0.01)。结论:神经质人格特质与抑郁症状显著的正相关,而日常应激在神经质人格特质和抑郁症状之间可能起调节和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生正性情感、负性情感情况及其与自杀意念的关系.方法:采用情感量表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全校新生进行群体心理测评.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自杀意念的情感影响因素.结果:艺术和管理类别学生负性情感明显高于其他类别学生;管理和文学类别的学生正性情感明显高于其他学生.女生的正性情感明显高于男生.城市学生的正性情感明显高于农村学生.女生的情感平衡得分明显高于男生.无自杀意念学生的负性情感高于有自杀意念学生,自杀意念学生情感平衡得分高于无自杀意念学生.以上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负性情感与自杀意念呈负相关(B=-0.57,P=0.000);而理学与城市生源与自杀意念呈正相关(B=0.84,P=0.046;B=0.31,P=0.040).结论:理学和城市生源的新生产生自杀意念的可能性大,而负性情感得分高的新生是自杀意念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农村留守初中生自尊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以及领悟社会支持在其间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采用自尊量表、青少年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青少年自杀意念量表对513名辽宁省农村留守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自杀意念与自尊、领悟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自尊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自尊显著负向预测自杀意念,领悟社会支持在自尊与自杀意念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自尊对自杀意念的影响受到性别的调节,相对于女生而言,男生的自尊对自杀意念的作用更为显著。因此,可通过自尊提升训练及提高领悟社会支持等角度来促进农村初中生的积极心理,减少自杀意念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青少年锻炼满足感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及同伴关系在锻炼满足感和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体育锻炼满足感量表(PTSS)、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同伴关系量表(PRS),对603名学生进行问卷测查。结果表明:(1)锻炼满足感、自杀意念两个维度均存在性别上差异;(2)锻炼满足感与同伴关系显著正相关,锻炼满足感与自杀意念显著负相关,同伴关系和自杀意念显著负相关;(3)锻炼满足感与同伴关系对自杀意念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同伴关系在锻炼满足感和自杀意念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锻炼满足感不仅直接抑制青少年自杀意念的产生,还会通过提高同伴关系间接减少自杀意念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采用社会支持、抑郁与自杀意念问卷对200名男性服刑人员进行调查,以探讨服刑人员社会支持、抑郁与自杀意念的关系。结果显示:(1)在自杀意念上,服刑人员总体上保持中立,社会支持程度较低,抑郁程度中等;(2)有无配偶及狱前职业状况对社会支持、抑郁及自杀意念有显著影响,年龄及文化程度对三者影响都不显著;(3)抑郁与自杀意念和社会支持都存在显著相关,社会支持只与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存在显著相关;(4可以通过社会支持来预测的抑郁程度及通过抑郁程度来预测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10.
自杀是指有意识、自愿的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而自杀意念是指偶然体验的自杀行为动机,但没有采取或实现自杀的外显行为.以大学生中自杀意念预警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归因分析发现,内外向、神经质、抑郁、精神病性4个因子显著地影响着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产生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