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线上线下主题班会的有机融合将成为"互联网+"大背景下主题班会的常态,实现二者的有机衔接、相得益彰,要求主题班会突显"六性",即过程的实践性、形式的多样性、参与的全体性、实施的主导性、时间的持续性,充分发挥主题班会活动在德育中的效能。  相似文献   

2.
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指导下,通过指导学生组织、设计、主持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活动,主题班会的实效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本文从主题班会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反思阶段阐述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从学校实际出发,以主题班会课设计为抓手,做好班会顶层目标设计,明确班会设计要求,提供主题班会"菜单",提出班会组织形式,分年级构建不同侧重点的"博爱"系列主题班会,为解决主题班会课实效性低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主题班会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形式,为掌握大学生主题班会实施现状的第一手资料,提高主题班会的实效性,研究者对山东省内8所高校的主题班会实施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主题班会在各高校基本能够有效开展,但是仍存在主题班会自身建设不足、辅导员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论文以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对主题班会的优化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作为"互联网+"同德育课程融合的新尝试,"互联网+德育"为德育教学提供了新路径.自我教育是德育的重要过程与形式;"互联网+"新技术为自我教育创设了新情境,赋予了新内涵.文章从剖析互联网环境下自我教育的内涵与特征出发,指出依托互联网开展自我教育的意义,进而重点阐述了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自我教育的途径,分析了网络评价对自我教育的影响.文章最后回顾了实践过程,指出"互联网+"背景下的自我教育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给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樊迎光  冯俊丽 《考试周刊》2011,(85):232-233
文章介绍了高校主题班会存在的个别问题,并进行了分析。从班会主题选取、班会设计、班会总结三方面论述了辅导员如何开好主题班会。  相似文献   

7.
作为"互联网+"同德育课程融合的新尝试,"互联网+德育"为德育教学提供了新路径.自我教育是德育的重要过程与形式;"互联网+"新技术为自我教育创设了新情境,赋予了新内涵.文章从剖析互联网环境下自我教育的内涵与特征出发,指出依托互联网开展自我教育的意义,进而重点阐述了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自我教育的途径,分析了网络评价对自我教育的影响.文章最后回顾了实践过程,指出"互联网+"背景下的自我教育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给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嵇怡 《家教世界》2013,(8):275-276
本文以我的高三系列主题班会为例来论述系列主题班会的开展工作,从它确立的依据到活动的具体展开,最后简述系列主题班会所产生的成效。意在强调系列主题班会在德育建设中的重要性,提倡全面考虑学年甚至是整个高中阶段的班会主题和系列化开展。  相似文献   

9.
嵇怡 《家教世界》2013,(10):115-116
本文以我的高三系列主题班会为例来论述系列主题班会的开展工作,从它确立的依据到活动的具体展开,最后简述系列主题班会所产生的成效。意在强调系列主题班会在德育建设中的重要性,提倡全面考虑学年甚至是整个高中阶段的班会主题和系列化开展。  相似文献   

10.
高校主题班会"三化"创新研究是班会主题选择的系列化、组织过程的模块化、实施过程的项目化。将主题班会作为完整项目来整合,有利于学生自主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锻炼和团队意识培养。尝试改变传统主题班会设计思路,提升主题班会完整性、推广性和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对职业教育存在两条影响路径,一是"互联网+"与职业教育的"嫁接式"影响,即直接路径,二是"互联网+"以职业为中介的"传导式"影响,即间接路径。在这两条路径的作用之下,"互联网+"从理念、内容、结构、模式等四个维度深度影响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教学活动、校企合作等环节。  相似文献   

12.
谢连艳 《辽宁教育》2012,(3X):75-76
<正>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是班委会在班主任的指导下,针对班上的某一倾向性问题,组织全班同学围绕一个主题召开的班级会议。主题班会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开展的一种自我教育活动,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内容。那么,如何提高主题班会质量,充分发挥主题班会的育人功能呢?一、认清召开主题班会的几个误区1.主题班会成了"大杂烩"主题班会的"主题",好比一只曲子的基调,是用来定音  相似文献   

13.
主题班会对于班风建设、班级管理和增进同班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意义重大。先简要介绍主题班会的含义、形式、目的和作用,再阐述主题班会与德育教育的关系,最后讲述主题班会的两种表现形式,期待能为广大教师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李政在《机械职业教育》2016年第4期中撰文,从纷繁复杂的影响因素中抽离出"互联网+"与职业教育相互作用的本质特征,探析了"互联网+"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机制,进一步分析出了"互联网+"影响职业教育的路径与维度。"互联网+"对职业教育的影响路径有两条,一是"互联网+"与职业教育"嫁接式"影响,即直接路径;二是"互联网+"以职业为中介的"传导式"影响,即间接路径。直接路径强调互联网在理念与实体层  相似文献   

15.
蔡芷萦 《学苑教育》2023,(9):12-13+16
主题班会以班会为阵地,发挥主题统摄作用,是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文章在深入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主题班会的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确立整体设计,构建序列化主题班会”的理念,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深度融入主题班会,让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生活学习和精神世界,成为学生心灵的罗盘和情感的寄托,引领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校主题班会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主题班会规划、设计、实施、归纳与总结展开讨论,认为主题班会的系统深入建设,不仅能充分发挥其学生德育教育主阵地的作用,也能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班会主题出发,结合班情分析,根据教育目标设计出班会思路,做出班会的具体实施步骤。对于主题班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峰 《西部素质教育》2020,(10):187-188
文章以上海大学社区学院主题班会课实践为例,先对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的着眼点,并从化被动为主动、呈现形式多样化及内容设计多元化三方面论述了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的创新点,最后叙述了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的意义及实践反思。  相似文献   

19.
正召开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班级建设的重要途径。要开好主题班会,让班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一要务是确定班会主题。如何选择并确定班会主题呢?一、从"已然"中提炼主题班会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促进工作。教育教学中发生的问题,就是班会主题的重要来源。有一年高考前夕的一个傍晚,我在学校值班,看到一个学生在操场边哭泣,就走了过去。她说:"老师,明天就要模拟考试,我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了,脑子一片空白。我  相似文献   

20.
当前,职校班主任对主题班会的理解存在误区,导致主题班会背离职教特色,出现了拷贝普通中学主题班会思路、堆砌节目等一系列问题,大大降低了它的功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创新,是唯一出路。从本质上看,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因此,我们应以"就业"为轴线,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构建职校主题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