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学写作教学总体状况令人担忧。写作教学依附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的方式方法基本上停留在经验层面,而且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体验,脱离当代社会。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教学效率低下,不健康文风盛行,都值得我们警惕与反思。这样的写作教学背离了写作活动的生命本质。写作即表达,表达即生命,写作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与人格发展,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与兴趣需要,应该变学生的“被动式写作”为“主动式写作”。为此,应着手建立以“表达”为核心的基于精神成长与人格发展需要的写作教学体系,将写作习惯与态度、写作的审美标准与趣味、写作创造与写作思维的教育纳入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所要求的写作教学,在以往传统写作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了作文写作的“源头活水”,即以学生写作为主体,以关注生活为主导,以真情实感为内容,同时强化了对写作素材的积累。  相似文献   

3.
生活经验是学生写作的基石。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现实生活却常常被忽视,使作文空话、套话连篇。因此,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要以活用学生的生活为起点,以重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亮点,以升华学生的情感为极点,实现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4.
回归自然,寻求自然界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和兴趣;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把好说话关,充分利用课前二分钟对学生进行口头作文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写作教学是学生形成和发展个体语言经验的重要节点,而“梳理”和“探究”则是其中不可逾越的关键环节和基本方式。梳理活动重在帮助学生“聚拢”写作经验,而探究活动则是借助解决问题来促进学生“突破”写作经验。任务情境是学生梳理和探究活动的温润土壤,在学生个体经验与写作任务之间架设一道桥梁。梳理和探究活动颠覆和扭转了传统的“教写作”风气,将“教写作”引向师生共同“做写作”。  相似文献   

6.
“作文难,作文难,一碰作文心就烦”,已成为一些学生的顺口溜。许多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疼,咬笔杆子冥思苦想,由于没有生活经验,对事物缺少情感体验,的确让人心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7.
杜威的经验课程理论对我们的启示是:写作教学要基于学生的经验,要处理好写作意愿与学生的兴趣之间的关系、写作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之间的关系、写作技能与学生的言语经验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一、体验性学习的主张   体验性学习以实践论的思想、心理学、教育学的原理为基本理论,强调注重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全程参与和全力体验。它以对人的发展,对生命的关怀为本,以对知识、生活、情感的体验,智慧的开启为目标,要求教师以组织学生“出乎其外”的实践性学习为基本载体,以追求学生获得学习“入乎其内”的深刻体验为教学目标。它要求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自由学习、思考、体验的时空,崇尚个性化理解,注重体现学生认知、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促使学生对学习的全过程进行充分的体验。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写作课堂是新时代教和学的新常态,以《有你,真好》一课为例,通过课前“线上自学+课中线下教学”、课中“线上资源+线下资源”和课后“课内学习+课后拓展”的混融,从而让学生在写作学习过程中深入理解意义、自主建构逻辑、灵活应用方法、有效与人合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获得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与对象”,“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课标》对写作的诠释有几个关键点应注意:一是“考虑不同的对象”。就是说作文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设置作文题目以及写作的角度,让学生愿意写、喜欢写、能够写,也就是让学生“诚心”写。二是“表达自己独特的感悟与真切的体验”。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本节课,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建立生活中的数学模型展开教学。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感到害怕,为了消除学生写作文时产生的恐惧,为了使学生乐于和愿意写作,在作文教学中就需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需要改革作文教学的模式;需要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改变作文 的评价方式和批改模式;需要教给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就需要让学生从语文教材中获得写作的灵感;需要让学生学会 观察生活’获得写作的真实素材和对生活的真实感受。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要求学生能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4.
写作课作为高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它是以学生为对象,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目的,以系统讲授写作理论知识并结合进行写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为内容的一门课程。自古云“文无定法”,又云“教无定法”,可见写作教学本身就是一门活的艺术,同时这也注定了写作教学的困难重重,有时写作教师全情投入,却收效甚微,致使教师不无尴尬,常有“吃力不讨好”的苦恼。我执教写作课以来,也曾饱尝个中滋味,  相似文献   

15.
教师要了解微写作的教学现状,明确基于“微课”模式的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意义,积累教学经验,优化微写作教学策略,将微课和初中语文写作相融合并进行推广和使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实施新课改以来。我听了同行们的课。受益匪浅。他们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但也有一些问题,主要是语文教学存在着忽视阅读教学的现象。不少教师一味追求“读是为了写”,认为“阅读只是手段,写作才是目的”“阅读是过程,写作才是结果和标准”.导致相当一部分教师将阅读课上成写作辅导课。毕竟。阅读与写作相互有着密切联系,无疑,阅读是学习写作的重要途径。但阅读教学有着相对的独立性,我们必须让阅读教学独立起来。新课标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经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张尊重童心、维护学生敏感心理,从反思写作经验与丰富写作体验、自由表达与有效命题、自主修改与相互评改相结合等方面对自主写作教学进行了阐释,目的是揭示写作教学的本质,使写作回归本体,让写作成为学生情感的自然流露。  相似文献   

18.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的改革直接决定着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改革,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其它学科教学。识字教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学习生字。学生对学习生字有了浓厚的兴趣,必然会主动探求识字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随着知识的积累、体验和总结,独立识字的能力也就自然形成了。  相似文献   

19.
《学周刊C版》2017,(13):198-199
写作鉴赏课是写作教学的主要课型之一。它通过美的享受,以激发创作欲望;通过美的内容,以增加写作素材;通过美的情感,以固作文之源。写作鉴赏课以审美的角度与方法透视文章之美,提升学生写作品质。因此,教师应重视写作鉴赏课,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活动——作文教学”是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或创没生活情境,使学生通过参与各项活动,获得一定的生活体验.使作文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倾吐的过程。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而且有助于抒发学生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