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鱨��ѧ���ɻ��������̽��(һ)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概要分析了情报科学定义的历史演变,重点探讨了情报科学与图书馆学、传播学的关系以及情报科学的学科性质,总结了情报科学认知观的兴起历程、主要理论观点和对情报科学发展走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δ����ͼ���鱨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从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学科内涵看未来的图书情报学教育情报科学是在图书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图书馆学大家已有比较一致的认同,认为它是研究文献采集、加工、贮存和提供的一门学科。对情报科学的定义目前还有不同意见,但是不少人同意将它定义为研究知识(信息)...  相似文献   

3.
引言情报科学自诞生以来,大约有半个世纪了。尽管对一门年青的学科而言,正确地把握它的学科性质不能不是一件重要而基本的任务,然而,普遍并不觉得在这一基本问题上有什么毛病。这里不象其它一些问题(如情报的定义)存在着广泛而旷日持久的学术争鸣,给人以某种“悬而未决”的印象。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数字化时代和新文科建设背景,展开对图书情报档案学科数字化转型的研究。运用理论研究方法,分析图书情报档案学科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契机和内在需求,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图书情报档案学科发展的功能作用,提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图书情报档案学科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实现途径和建议。研究认为,新文科建设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图书情报档案学科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政策基础和技术支持,图书情报档案学科可以通过与数据科学融合实现数字化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作为情报科学TOP期刊的JASIST(美国情报会志)的统计和分析,探讨情报科学的变化趋势及近期研究聚焦点,即信息构建、知识管理、网络计量学、信息安全与道德、情报检索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情报科学发展的实践研究趋向、技术趋向,同时指出情报检索在学科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总体化、综合化,这一特点既是决定科研活动方式方法的基本因素,也是决定文献服务方式方法的基本因素。在科技领域,以前是就科学搞科学,就技术搞技术,科学是科学家的事,技术是工程师的事,科学与技术分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彼此产生了日益密切的依附性,现在科学与技术的界限已经模糊不清,人们已习惯于把“科学技术”当作一个单词来使用了;同样,目前我们还是就图书搞图书,就情报搞情报,图书是公共图书馆的事,情报是情报研究所的事,图书与情报分离。然而,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却不能容忍图书、情报这对孪生子长期分开,要求图书情报一体化的呼声日益高涨。因而图书、情报共同肩负的文献服务工作由分散向联合迈进之势已成,可以预言,不久的将来,“图书情报”也必将会被人们习惯地作为一。  相似文献   

7.
黄洪  汤江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8):29-33,92
研究和介绍生物情报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定义及其重大的学科意义以及与生物信息学的区别,总结北美图书情报学院设置的相关生物情报学近年来的发展概况, 重点分析北美生物情报学科建设,比较分析课程设置、职业发展以及人才培养及定位,并提出生物情报学学科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我们所认为的“情报”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以经济学、热力学的数学理论为基础,讨论情报的定义,指出情报科学和信息科学不宜“合二而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图书情报学中经常出现的学科或学科分支名称—目录学、文献学、科学情报、情报检索、情报科学、情报学及图书情报学作了学术上的区分与判别。  相似文献   

10.
回顾我国国家安全情报理论研究的进展、成就、特征与趋势,把握学科发展全局,有助于科学规划学科发展未来。文章采用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方法,运用“范式理论”和“结构功能理论”,分析1999—2019年间我国公开出版的国家安全情报理论文献,归纳其研究路径、内容、范式、进展、成就、特征与趋势,刻画国家安全情报学术版图。研究发现:我国国家安全情报理论研究正处于蓬勃发展期,形成了以“情报分析”为中心的系统化的学科理论体系,研究路径呈现“西学东渐”的演变脉络;研究内容可划归为“理论、史论、业务、管理、环境、规范、文化、教育、技术”九维框架;研究范式由“历史范式主导”转向“功能范式主导”,并形成了两大流派;学科建制与《国家情报法》相呼应,呈“三大分支”齐驱之势;研究力量初步形成稳定的学者队伍,主要由四类学科群体构成;学科发展向“服务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大情报学学科体系迈进,并呈现“法治、回归、融合、扩展、深化”的趋势及特点。表1。参考文献80。  相似文献   

11.
从中信所硕士论文选题看情报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成立为标志的我国科技信息事业创建已经45周年。创建初期,作为全国科技信息工作的指导性刊物———《科技情报工作》(现在的《中国信息导报》)随之诞生。在他的创刊词中指出情报科学“虽然作为一门科学还在胚胎时期,但这个发展方向是可以肯定的”,“作为一门科学,它具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45年来,在全国很多情报界老前辈、情报工作者、情报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培植下,情报学这一学科幼苗得以在我国学科百花园中茁壮成长。虽然后来“情报”改称“信息”,但情报学术界和情报教育界还是采取理…  相似文献   

12.
迄今为止,情报概念的研究往往侧重于具体内涵的归纳,而对它的外延则缺乏深入的分析。这就不可避免地使情报概念的讨论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为此,本文从外延分析入手,对情报概念作了新的探讨。文章指出,对情报进行外延分析,不仅可从正面推导情报的定义,也可从反面对已有情报定义加以验证。因此,情报外延分析方法,是研究情报概念的最科学的方法。只要沿着这种方法讨论下去,情报定义就有希望最终解决。  相似文献   

13.
情报科学技术与虚拟图书馆芮国章(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一、情报科学的诞生首先,应定义本文所指的“憎报科学”的含义,我们所说的这一概念范畴是与西方国家所指的“图书馆与情报科学”(LibraryandInformationScience(LIS))相符...  相似文献   

14.
王秉  吴超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24):52-58
[目的/意义] 近年来,安全情报学学科建设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但是,安全情报学尚极为年轻且不成熟,安全情报学学科建设正处于"迷茫期"。因此,探讨安全情报学学科建设问题正当时。[方法/过程] 从学科建设层面出发,运用理论思辨的方法,针对安全情报学学科建设中的4个方面(即学科由来、学科基本概念界定和认识、学科身份与学科建设视角)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安全情报学学科建设应立足于安全科学,应科学界定安全情报学学科基本概念,应积极吸收情报科学理论与方法,并在"大安全"观与"大安全情报"观指导下,面向安全管理,综合统一各类安全情报,提炼共性安全情报学问题、理论和方法,构建一个科学、统一、具有实践性的安全情报学学科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情报神经网络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门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的理论,它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学科。本文从分析神经网络的基本特征和信息处理能力以及情报业务问题入手,论述了情报神经网络的设计原理与方法,提出了情报神经网络模型,并以存贮检索和文献自动分词为例,阐述了情报神经网络的设计与应用等基本问题、作者希望在情报科学领域引入神经网络技术,以加速情报业务的智能化、自动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新兴交叉学科正在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并不断催生新的学科生长点和新的科学前沿。本文以当代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研究中的新兴交叉学科为对象,运用案例分析与比较分析方法,解析我国图书情报领域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特点与演进模式,探讨我国图书情报领域新兴交叉学科的理论建构。我国图书情报领域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依赖于“创新驱动、应用引领、技术赋能”,形成了从“问题域—方法论式单向引进”到“方法论—问题域式反向输出”再到“问题域—问题域式双向合作”的演进模式。以此为基础,建构了理论发展与范式革新并重的新兴交叉学科理论模型,为当代我国图书情报领域的新兴交叉学科体系建设提供有益借鉴,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图书情报学科的创新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图1。参考文献25。  相似文献   

17.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情报学科研究,情报方法就是"器". 哪些方法属于情报方法,哪些方法不属于情报方法,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我们认为,凡是在情报工作中需要或可能用到的方法都属于情报方法研究范畴,不管这些方法来自于情报学学科本身,还是来自于其他学科,都值得我们去探索、发现、改进与梳理.情报方法按照来源可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学科特有的方法,如引文分析法、空白点分析法、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方法等;一类是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如德尔菲法、主成分分析法、时间序列法等.情报学既具有自然科学属性,也具有社会科学属性.这种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致使情报学应用的很多方法都来自于其他学科,如数学、计算机科学、智能科学、系统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等.  相似文献   

18.
关注21世纪中国图书馆科学的前沿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当代中国图书情报学科的理论发展和改革实践出发 ,就图书情报科学前沿问题的意义、判断与梳理前沿问题的方法以及当代中国图书情报科学的具体前沿问题进行探讨 ,以唤起中国图书情报界对前沿问题的关注和讨论。参考文献 4。  相似文献   

19.
对近年来若干书目情报观的述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刘国华 《图书馆》1996,(5):13-20
文章针对我国当今目录学基础理论建设中“书目情报”这一概念的解释、定义和实际运用都比较混乱的情况,对这一概念的来源及目前我国对这一概念存在的几种不同认识和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评论,指出了这一概念在我国兴起、流行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文章对目录学界确立科学的学科体系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情报学报》自1982年创刊以来,跟随改革开放与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已走过20年的光荣历程。为纪念《情报学报》创刊20周年,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和情报学报编辑部决定于2002年10月召开“纪念《情报学报》创刊20周年学术研讨会”。有关征文内容和注意事项如下:一、会议主题:情报科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二、内容范围我国情报科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情报科学的学科建设;情报科学在新时期的定位问题;情报科学和技术各领域的最新发展和成果;情报科学和技术各领域发展的综述评论;中外情报科学的比较研究;情报科学和信息(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