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路边李苦”的故事说的是:中国古代有个叫王戎的人,在他7岁的时候,有一天,他与一群小朋友在路边玩,忽然看见路边有一棵李子树,树上还有很多李子果,沉甸甸的李子果都快把树枝给压断了.其他的小朋友看见后,高兴极了,马上跑过去摘,只有王戎站着不动.这时,一个小朋友问他:“为什么不去摘?”,他说:“树长在路边,李子那么多,肯定李子是苦的.不然,李子早就没有了.”小朋友们摘来一尝,果然李子苦得不能吃.  相似文献   

2.
以乐引趣,就是巧妙地运用学生熟悉有趣的故事引出数学概念和引入数学课题,使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活跃,怀着极大的兴趣去学习新课。 如:讲反证法时,我先讲“路边苦李”的故事:古时候有个七岁的小孩王戎,与一群小朋友在路边玩,看见一棵李树,树上结满了李子,树枝都快压断了。其他的小朋友看见后都跑过去摘,只有王戎站着不动。有小朋友问他为什么不去摘,他说:“树长在路边,李子那么多,肯定是苦的,不然,李子早就没有了。”小朋友们摘来一尝,果然是苦的不能吃。教师讲完故事,再引导学生讨论其中的原因,用“反证法”的思维方式分析出王戎判断“李子是苦的”道理,理出个“因为”、“所以”之后,然后点题“反证法”。  相似文献   

3.
上期问题解答:如果真的用火柴棍摆一下,你就会发现:规定一边必须是一根,无论用多少根火柴,也不能摆出不等边三角形,而只能摆出等腰(包括等边)的三角形。可是,要说明其中的道理,却不那么容易了。先让我们来听一个“路边李苦”的故事:古代有个学者叫王戎,从小就非常聪明。一天,小王戎与小朋友一起到郊外去玩,看见路边一棵李树挂满了又大又红的李子。小朋友们高兴得不得了,纷纷跑过去,爬上树就去摘李子吃。惟有王戎不为所动,还叫小朋友不要去,说李子是苦的。小朋友谁也不信,等把李子吃到嘴里,才发现李子真的是苦的。大家都很奇怪,王戎连吃都没…  相似文献   

4.
尝与不尝     
第一年有一群小朋友在郊外玩耍,忽然看见路边有棵李树,上面的李子个大皮红。小朋友们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李子,只有一个叫王戎的小朋友站着不动。有人奇怪地问他:"你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说:"路边的李树,结满了果实而没有人摘,说明这李子一定是苦的。"同伴们听了,放到嘴里一尝,果然是苦的。故事很快传开。甚至,当地的教育部门还把这个故事写进了教科书,希望通过学习《路边的苦李》一文,让大家认识到这个常识性的道理:李生大路无人摘,必苦也。  相似文献   

5.
我国南朝有本故事书叫《世说新语》,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王戎7岁时,有一天与许多小朋友在路边玩,他们看到李子树上果实累累,把树枝都压断了。小朋友都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手。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他说,路边这么多的李子没人摘,一定是味苦而不能吃。小朋友尝了一口,果  相似文献   

6.
遗君明珠 《高中生》2009,(21):46-46
第一年。有一群小朋友在路边玩,看见路边有棵李子树,上面的李子个大皮红。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李子,只有一个叫王戎的小朋友站着不动。有人问:"你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路边的李子树结满李子而无人摘,说明李子是苦的。"同伴们一尝,果然如此。  相似文献   

7.
    
小康今年快四岁了,妈妈给他讲的故事他都记得。象孔融让梨啊,小王戎知道路边李子没有人摘是因为李子苦啊……他都会讲给别的小朋友听。他还想跟孔融和王戎学呢! 有一天,妈妈买了许多  相似文献   

8.
从前,一个名叫王戎的孩子与伙伴在大路上玩耍,他们看到路旁一棵树上结了许多李子,都蜂拥而上李子吃,唯有王戎没有去。王戎断定,李子是苦的,根本不能吃。伙伴们感到奇怪,便问他:“你怎么知道李子是苦的。”王戎说:“假如李子能吃,那么早就被过路人完了,树上怎么还会有李子呢?”事实上结果是正确的,李子确实是苦的,不能吃。王戎的推理方法包含了数学思维方法——反证法。  相似文献   

9.
“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小时候曾劝别人不要摘路边的李子.长在路边的李树结了又多又好的果子,却没有被别人采摘,这说明那果子肯定是苦的.他的推断是正确的.这是我小时候听过的故事,如今旧事重提,不是言其寓意,而是想起了那棵李树下的路,肯定有很多人走过,也肯定都失望过——因为那李子是苦的.因此要想摘到甜李子,就必须另寻他路.  相似文献   

10.
有一则学生读物中的推理故事《路边苦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惟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这个故事中王戎推理论证的思想方法就是反证法.这里,王戎从假设“李子是甜的能吃”出发,由“树在道边”推出“李子早就被过  相似文献   

11.
路边苦李     
《小学生》2005,(6)
讲故事:王戎七岁的时候,曾有一次和许多小孩一起玩耍,看到路边的李子树上结满果实,沉甸甸地把树枝都压弯了。别的小孩都争抢着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有人奇怪地问他为什么不去,他回答说:"这棵  相似文献   

12.
    
小康今年快四岁了,妈妈给他讲的故事他都记得。象孔融让梨啊,小王戎知道路边李子没有人摘是因为李子苦啊……他都会讲给别的小朋友听。他还想跟孔融和王戎学呢! 有一天,妈妈买了许多梨,挑了个又大又甜的给了小康。小康想,孔融小时候把大梨子让给别人吃,我比孔融年纪还小,能把大梨让给奶奶吃,不是比孔融还好吗?想着想着,他拔腿就向奶奶房间奔去,把梨给了奶奶。奶奶接过梨,乐得哈哈直笑。过了几天,小康从幼儿园回到家里,看  相似文献   

13.
古时候的一天,有个叫王戎的孩子与伙伴们在大路上玩耍,他们看到路边树上结了许多李子,都蜂拥而上摘李子吃,唯有王戎没去摘。路  相似文献   

14.
纪淑静 《早期教育》2000,(11):11-11
美术活动中,我启发小朋友用一张正方形的彩色旧挂历纸折花蝴蝶。我说:“花蝴蝶的头上有两个触角。蝴蝶向哪边飞,触角就添画在哪边。”小朋友们非常感兴趣,作业都完成得很好。只有陈瑞丰小朋友的与众不同:蝴蝶身上有两对触角,一对向上,一对向下。我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花蝴蝶向这边飞就用这两个触角,要是向那边飞就马上用那两个触角,不用转弯,这样更快。”他边说边用手比划着,  相似文献   

15.
<正>本文说课的主题是“品文言故事,赏神童风采”。笔者将围绕这一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王戎不取道旁李》进行说课。一、说教材《王戎不取道旁李》是四年级上册的课文,讲述名士王戎幼年“不取道旁李”的经典故事,展现其善于观察、缜密思考的人物形象。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历史故事,指向阅读的语文要素有两条。  相似文献   

16.
邮递员来了,他看见小空调身上写着地址,就把小空调带走了。小空调在火车上闷了两天两夜,终于来到春城。他看到周围到处是鲜花,风吹来也是暖洋洋的,不冷也不热,心想:自己来对地方了。 一个小朋友走过来好奇地看着小空调问:“你是准?我怎么从没见过你?”小空调说:“我是小空调呀,怎么,你们这里没有空调吗?”小朋友  相似文献   

17.
三块奶糖     
教育活动时,小朋友们都瞪大了眼睛,津津有味地听着故事,只有任中豪小朋友心神不定。只见他一会儿抬头看看我,一会儿偷偷地把手放进口袋里摸索着。我两次用眼神和手势都没能制止住他。活动结束后,我走到他身边,轻轻地问:“中豪,你的口袋里有什么秘密?能让老师知道吗?”任中豪很不情愿地把手伸进口袋里,掏出了三块奶糖。我又问:“老师讲过,小朋友不能从家里带零食来吃,你还记得吗?”没想到任中豪理直气壮地说:“我爸爸让我偷着吃,说只要别让老师看见就行。”听了这话,我感到问题并  相似文献   

18.
这天的美术课上,我教孩子们画由圆形和椭圆形组成的人物形象。孩子们都画得非常认真,他们陆陆续续把画交给我看。这时,小男孩扬扬得意洋洋地拉着我的手急切地指着黑板说:“周老师,我给小娃娃画了个小‘雀雀’。”果真,他在我示范画的小娃娃的两腿间添画了一条竖线,真为小娃娃画上了小“雀雀”。小朋友们听到了他的话,也都看见了他为娃娃画的小“雀雀”,活动室里一片欢闹。小女孩伽伽看到画后先是一怔,接着举起右手,用食指在脸上上下擦动,嘴里不停地说:“羞、羞、羞,不害臊。”其他小朋友也跟着她一边笑,一边说:“羞、羞、羞,不害臊。”我被这突如其来的事弄得不知所措。小朋友的说笑  相似文献   

19.
临时到中班代课,给小朋友们讲故事《春天的电话》。孩子们围坐在我的身边,看着图片想像讲述动物们互相打电话的情景。小朋友都沉浸在故事的情节之中,却有一个孩子在椅子上动来动去,一会儿趴在椅子上冲我做鬼脸,一会儿又推推旁边的小朋友。我用眼神示意他跟小朋友一起讲述,他突然就用怪怪的声音说:“我不想听故事!..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接着,小朋友就纷纷告状,说:“老师,黄龙飞是坏蛋,他常常要捣蛋的!”“他还常常打人!”“老师,你罚  相似文献   

20.
上课铃响了,这节是唐老师到我们班上思品课。教室里传来响亮的师生问好,我心里充满一种快慰:接班一期来,孩子们由百事不懂的“毛毛虫”逐渐变得像个小学生了。   我坐下来准备写教案,唐老师走进来说:“小成说她丢了三支铅笔,还有几位小朋友也说丢了铅笔,我们一起来查一下吧 ?”   走进教室,我们两人唱起了“双簧”。   唐老师亲切地说:“刚才小成丢了三支铅笔,有哪位同学看见了吗 ?”一阵轻微的声音响起:“我没看见。”“我没看见。”“我也没看见。”……   我接着说:“一定是哪位小朋友课间借去用了忘记送还吧 ?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