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全神贯注》这篇课文。学习之前请你们看一幅照片,照片上是一件非常有名的雕塑作品。同学们有知道的吗生:(一部分学生举起了手)这是罗丹的《思想者》。师:真好。谁能介绍一下你了解的罗丹的情况。生:我知道罗丹创作一件作品做完以后让别人来看,人们特别赞赏他作品中的那只手。但是他觉得这只手有些喧宾夺主,就把那只手砍掉了。师:好,你讲了罗丹的一个故事,罗丹创作的那件作品是《巴尔扎克》。(出示投影片:罗丹头像)你看这就是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板书罗丹)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雕塑艺术,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许多…  相似文献   

2.
一、全神贯注 有这样一个故事:法国雕塑大师罗丹,带着挚友茨威格参观他的工作室,对自己刚刚完成的看起来已经十分完美的塑像不够满意,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来。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的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罗丹径自走出门去,随手拉上门准备上锁,茨威格赶紧叫住罗丹,罗丹这才猛然想起他的客人来。朋友,这就是忘我的境界,这就是全神贯注,这就是所有成功者的秘诀。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学习要聚精会神,心无旁骛。  相似文献   

3.
一、析题导入1.同学们 ,说起“全神贯注”这个词 ,大家都不陌生 ,请你们一起告诉老师这个词是什么意思。2 .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 ,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请一位同学说说作者围绕“全神贯注”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二、质疑问难1.自读课文 ,边读边想 ,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 ?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记下来。2 .汇报读懂的和不明白的问题。三、转化目标1.课文写的是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他家参观他的工作室 ,茨威格参观了吗 ?(没有 )2 .茨威格没有参观罗丹的工作室 ,失望吗 ?(没有 )3.茨威格的感触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  相似文献   

4.
(多媒体投影:罗丹的雕塑作品《思考者》和笛卡尔的哲学命题"我思故我在")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法国著名雕塑家罗兰的作品《思考者》。他的动作告诉我们他在干什么?(生:在思考)再往下看,这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  相似文献   

5.
师:同学们看,这个物体你认识它吗?生:认识。圆锥体。师: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生:石膏。师:再看看这个物体是什么?生:塑像。师:这是一个雕塑。认不认识他是谁呀?生:不认识。师:他是法国凯旋门上雕塑的一部分,他叫马赛。同学们想想刚才的模型和这个雕塑,它们都是什么材料制做的?生  相似文献   

6.
魔术导入激趣激疑 创设情境自行探索(教例)人教版小学自然第六册《磁铁的性质》师 :首先请大家看一个魔术 ,老师把这块东西放进这根玻璃管中 ,大家猜猜看 :会发生什么现象?生 :东西落在管子底部。师 :结果是这样吗?请大家睁大眼睛看。(师把一块物体放进去 ,只见物体悬空而起。)(生惊奇地发出“啊”的声音。)师 :是不是被卡住了?请大家仔细看。(师抖动试管。)瞧 ,这一物体在管中“跳舞”呢!(生更加惊奇。)师 :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 :老师 ,这块东西为什么不会落下去?生 :放进去的是一块什么东西?生 :是不是所有的东西放…  相似文献   

7.
秦娥 《湖北教育》2003,(7):39-40
片断 1.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师:你们喜欢读名人名言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送给你们一段名人名言,好吗?(课件展示茨威格在罗丹工作室说的那段话) 师:谁来读一读这段名人名言呢?  相似文献   

8.
师 :刚才有同学提出“过路人很有礼貌地向小儿问路 ,小孩子为什么连连摆手 ,不让靠近”的问题。下面请同学们自读古诗 ,想想诗中哪一个词最能说明这一问题。生 :(自读讨论后纷纷作答)怕。师 :对“怕” ,同学们有哪些问题?生 :谁怕?师 :他怕什么?生 :他怕得怎么样?生 :他为什么会这么怕?师 :诗中是怎么具体写的?生 :(齐读三、四句诗)师 :谁怕?生 :小孩儿怕。师 :他怕什么?生 :小儿怕鱼儿吓跑。师 :他怕得怎么样?生 :小孩子怕得“遥招手”。师 :对!你能说说“遥招手”的意思吗?生 :遥招手”的意思是远远地摆手。师 :你是怎么知…  相似文献   

9.
【教材分析】《全神贯注》是人教版课标本小语第八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述了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邀请挚友茨威格参观他的工作室时,对他的一件杰作感到不满,就全神贯注地修改起来,还差点把茨威格锁在工作  相似文献   

10.
《全神贯注》讲的是法国大雕塑家罗丹为修改一座雕塑的女像,竟把身边的朋友忘记了的故事。教学中,理解写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词句,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是重点。我是这样教学的: 一、抓住关键性词句,一环紧扣一环,层层深入地理解课文教师有意识地启发:这座女像在茨威格眼里是  相似文献   

11.
师 :课文中写出阮恒两次摇头 ,这两次摇头有没有不同的地方?他是在什么情况下摇头的?生 :这两次摇头没有不同的地方。第一次是当他用手捂住脸时 ,医生问他疼吗 ,他摇摇头。第二次是他再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时 ,医生问他是不是针刺疼了他 ,他又摇摇头。师 :同学们都打过针 ,打针疼吗?可阮恒为什么摇头说不疼?生 :打针很疼。阮恒想 :如果我说疼 ,医生就会停止抽血。这样就救不了小姑娘。为了朋友 ,他才摇头说不疼。师 :这两次摇头说明阮恒是心甘情愿为朋友献血的。师 :找出文中描写阮恒哭的句子 ,用“”标明 ,划出表示哭的词语 ,用“ …  相似文献   

12.
一、导入1 今天继续学习第四课———生齐读课题《丑小鸭》。2 “丑”是什么意思?(难看)课文是怎样描写丑小鸭的?(师贴丑小鸭图 ,生述 ;师板书 :灰灰的、大大的、瘦瘦的)3 请同学看图复述丑小鸭模样。4 可怜的“丑小鸭” ,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日子过得怎样呢?请大家翻开书本第31页。二、学习第三自然段1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想一想这段讲了什么?投影 :丑小鸭来到世界上 ,除了鸭妈妈疼爱他 ,谁都欺负他。2 让我们一齐来读这一句。3 读了这一句你想到了什么?(丑小鸭没有朋友 ,丑小鸭真可怜 ,只有妈妈疼爱他 ,大家…  相似文献   

13.
师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生读)师 :从课题看 ,你能知道些什么呢?生 :这是一篇游记 ,我从“记”字看出来的。生 :我知道双龙洞在金华 ,属于浙江省。师 :看了课题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生 :我想知道双龙洞为什么叫“双龙” ,那里真有龙吗?生 :我想知道双龙洞有多大。生 :我想知道双龙洞有哪些地方值得游览。师 :看来 ,同学们的兴致一点儿也不亚于作者叶圣陶爷爷。这节课 ,我们就陪叶老一起游洞 ,大家愿意吗?生(齐) :愿意。师 :请打开书。快速读课文 ,看看作者从哪儿出发?经过哪儿 ,…  相似文献   

14.
关键词:规范(语言的规范) (师拿出一个礼物盒子,举在空中)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请你猜猜盒子里是什么。 生:我猜可能是文具。 师:你真的在猜,用了“可能”。其他同学也像他一样来猜一猜.好吗?  相似文献   

15.
我在执教第八册第23课《全神贯注》时 ,对学生不熟悉。心想 :情况不了解正应该通过质疑使上课更有针对性。我布置了一个预习作业 :把课文读通顺、读熟 ,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始学生提出的问题很肤浅 ,大部分是对某个词的不理解。如 :“挚友”是什么意思?“仪态端正”怎么理解?我在肯定他们认真读书、积极思维的同时 ,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如从题目上质疑、从内容上质疑、从课文内容的前后联系上质疑等。学生很快提出 :课文为什么以“全神贯注”为题?罗丹是怎样全神贯注工作的?茨威格的出现起什么作用?……我归纳学生…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 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 ,学习罗丹做事专注的精神。2 在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的基础上 ,弄清段与段之间的联系。3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练习用“祝贺”、“莫名其妙”造句。4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及创新思维能力。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紧扣课题 ,初读课文1 教师板书课题 ,学生快速读文 ,想想什么叫“全神贯注”?怎样才叫“全神贯注”?(不作答)2 齐读课题两遍 ,释题。师介绍罗丹简历。二、再读课文 ,自学字词1 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下列词语(新词) :雕塑挚友掀开祝贺杰作诞生打扰情绪喝醉哎哟…  相似文献   

17.
《全神贯注》(见人教版教材五年制第七册第七课)一文写了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法国大雕塑家罗丹家里作客时发生的一件事。文中主要写了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一件雕塑作品,其细节描写相当细腻。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地,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他好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你看,这里运用“一会儿上前,一…  相似文献   

18.
教学片断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第9课《推敲》。师:同学们,有一个词语老师一直想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我被它搞得吃不好、睡不宁的,能不能请同学们帮助解决一下?生:(急不可待地)快点说,哪个词?师:这个词就是——“郊寒岛瘦”。(板书:郊寒岛瘦)生:老师,我知道:“郊”是孟郊,他是唐代有名的诗人。师:你读过他的诗吗?生:我学过他的《游子吟》。师:能背给老师听一下吗?生:(不约而同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师:还读过他别的诗吗?(无人应答)老师记得他还写过一首《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日放荡思无涯……”生:(接)“春风得意马蹄疾,…  相似文献   

19.
[镜头一]“水乡什么多?水多。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处处绿水荡清波。”——节选《水乡歌》。师:这首小诗写了水乡什么多?生:水多、船多、歌多。师:下面我们来学习“水多”这一节,请同学们读读课文,说说哪些词语写出了水多?生:“千条”“万条”这两个词写出水多。师:说得好!还有吗?生:“池塘一个连一个”也写出了水多。师:老师问的是哪些词语写出水多,你说的是一个句子呀!还有吗?生:“处处”写出了水多。师:对!那么,这一段我们该怎么读呢?生:把写水多的词语读得重一点。[镜头二]“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  相似文献   

20.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 ,快速读课文 ,看看一共有几个自然段?生 :共有九个自然段。师 :谁来读第一自然段 ,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写的是什么?(指名读 ,略)生 :一共有三句话 ,第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森林里有只大老虎。生 :第一句话里还写了这只大老虎在寻找食物。师 :“寻找”是什么意思?生 :“寻找”是东找找 ,西找找。生 :“寻找”是到处看 ,说明老虎饿了。生 :第二句是写在森林里还有一只狐狸。师 :书上是怎么写的。请你读一读。(生读 ,略)师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生 :有一只狐狸从老虎的身边窜过。师 :“窜”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