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教“长方形的认识”时,教师讲述:“老师的一块台板玻璃不小心被压碎了,压碎成两部分(如图1所示)。如果要照原样配一块,要不要两块都带去?”在生活中,有的学生曾经碰到过类似的问题,但他们从没有仔细考虑过。这时,他们的思维被激活了,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有的说必须带两块,有的说带那块小的玻璃,有的则说带大的玻璃。教师出示图2,并问:“这样能恢复到与图1一样的形状吗?学生异口同声地答:“不行。”又问:“那么带那块大玻璃呢?”有学生说行,还能画出图3。此时,教师趁势引导,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观察。学生发…  相似文献   

2.
课题:《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二)》(初中《几何》第二册)设计者:包头市郊区四十六中 李福元  教学内容:判定三角形全等的角边角公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即(ASA)。教学背景:本节几何课是学生刚学完判定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公理之后的第一节课。上好本节课,使学生掌握(ASA)至关重要。所以要设计好本节课的导语,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语:教师出示预制的三角形教具。问:同学们,请看我手中的三角形,分Ⅰ和Ⅱ两块。要求某同学拿其中的一块样子,剪出一块与原来的三角形一样大小的三角形,应选哪一块?生:有的说拿Ⅰ块的,…  相似文献   

3.
点亮智慧     
【案例】“三角形内角和”教学片断:(多媒体展示:花架上的一块三角形玻璃被突然飞来的小球击碎了,究竟该配一块多大的玻璃呢?有位同学说,“只要拿一块玻璃碎片就能配上与原来一样的玻璃”。)师:同学们,你想知道是拿哪一块吗?生:我认为应拿大的那块。生:不行,这块玻璃虽然大,但只有一个角,因为角的两边可以无限延长,三角形玻璃的大小无法确定。生:我觉得应选择有两个角的那块,如果延长两条边可以相交于一点,就能得到和原来完全一样的玻璃。(电脑演示:三角形两个角的大小确定了,并且这两个角所夹的边不变,另两边就能确定第三个角的大小,就能得…  相似文献   

4.
要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有三组边或角对应相等,如边角边公理,角边角公理,边边边公理,角角边公理,但其中三个角对应相等,或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不能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相似文献   

5.
在全等三角形教学时,常常会碰到两个三角形满足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条件.而满足这样条件的两个三角形往往具备一些很重要的性质,如果不加以利用,就会使问题的解决发生一定困难.我们知道,两个三角形如果满足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是不能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但不能错误地认为满足这样条件的两个三角形一定不全等.下面就六个方面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1问题的引入在进行全等三角形“边角边”公理教学时,我常喜欢问学生这么一个问题:想一想,能否把边角边公理说成“有两边和一角对应图1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结合图形…  相似文献   

6.
对于一般三角形,人教版教材给出了四种判定方法,即:边角边公理、角边角公理、角角边公理、边边边公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第五种判定方法,叙述如下,请各位同仁讨论、指正。  相似文献   

7.
把数学知识和方法直接“抛”给学生,学生的学习就被动,就索然无味,学生就会以能“复制”例题为满足,这不是好的教学方法。有活力的思想往往有一个缓慢的发展和培养过程,而这个过程一定是充满矛盾和冲突的。因此,我赞成这样的教学方法——要善于引起学生认识上的冲突,给学生以自由想象的时间和空间。“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该以一个什么样的认识过程为宜呢?以“边角边公理”为例,试设计一个教学方案。教师:一片玻璃(三角形状,图1)裂为甲、乙两块,为了恢复原状,是否一定要保留两块?  相似文献   

8.
初二几何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课本中介绍了四种:边角边 (SAS)公理、角边角 (ASA)公理、角角边 (AAS)定理和边边边 (SSS)公理 .对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在判定全等时,除了以上四种方法外,还有“斜边、直角边” (HL)定理。通过观察分析,发现“ HL”定理的条件应属于“ SSA”判定条件,而众所周知,“ SSA”是不能用来作为判定任意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这是为什么呢 ?很多同学在学习中出现了这样的疑问和困惑 .下面将从三角形作图的角度浅析“ SSA”条件不能成为判定定理的原因,供同学们在学习中参考 .  已知:线段 a、 b,…  相似文献   

9.
贵刊2006年第6期刊登的包德鹏老师的课例《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有许多地方值得借鉴.课例中,教师通过创设“小明需配一块三角形玻璃”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产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渴望.选取三角形纸片,让学生撕成两部分,同时思考,每一块纸片保留了原三角形的哪些元素?能否从中选择一块纸片,配制出一个与原来纸片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纸片?这个数学模型建立得别具匠心,问题设计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方卫 《湖北教育》2003,(23):50-51
现行人教版三年制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有关三角形全等的内容共四节,九个课时,依次安排了边角边公理,角边角公理,角角边推论,边边边公理和斜边、直角边公理的教学,这些公理都是通过画图实验归纳引入的,并分别安排了对公理的运用。运用注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而且都围绕三角形图形变换(平移、旋转、翻折)和实际生活来组织素材。教材注重判定公理的灵活运用,强调推理过程与训练,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的力度大,有利于学生的推理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德潜 《考试》2002,(10)
全等三角形是研究几何图形的重要工具,掌握好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并能灵活应用,才能进一步学好后续知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1)边角边(SAS)公理;(2)角边角(ASA)公理;(3)角角边(AAS)公理;(4)边边边(SSS)公理。对于直角三角形,除了可用上述四种判定方法外,还有斜边、直角边(HL)公理。注意:边边角和角角角(即SSA和AAA),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是: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认识三角形,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特征,会按角的大小对三角形分类;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分类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精神。教学方法:尝试探究。教学过程由三个尝试探究活动和一个练习题组构成。一、摆一摆、议一议,建立三角形的概念教师发给每个学生1捆小棒(长度不全相等),要求他们摆出一些三角形,然后提出“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的问题。学生摆出了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开始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甲说:“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教师出示图1,学生摇头。乙说:“有三条线段的图形是三角…  相似文献   

13.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平面几何中三角形一章的重点,很好地组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对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先后采用了两种方案进行教学.第一种方案是按教材的顺序,以三个判定公理为中心安排教学,先讲边角边型三角形基本作图,接着引出边角边公理,再以同样方式分  相似文献   

14.
同学们都知道,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角边角”、“角角边”、“边角边”或“边边边”;对于直角三角形,还有“斜进直角边”.不能应用“角角角”,也不能应用“边边角”.但是,面对~个具体命题的条件,到底应用上述哪一个公理或推论来证明呢?这是部分同学感到困惑的问题.为此,本文介绍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一、已知两角对应相等;则应证它们的夹边或其中任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然后应用ASA或AAS证全等.例1如图1,/A二ZB,/C=/D,AE=BF.求证:rtACF。thBDE.分析在na…  相似文献   

15.
课  题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三 ) (第一课时 )教  材 :人教版几何第二册§ 3 7课  型 :公理课教学目标 :1 掌握已知三边画三角形的方法 ;2 掌握边边边公理 ,能用边边边公理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3 会添加较明显的辅助线 .教学重点 :公理及其应用教学难点 :证明思路的探索教  具 :自制的三角形、四边形框架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教师 :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有哪些方法 ?(学生答 ,教师板书SAS、ASA、AAS)教师 :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问题 .(板书课题 )二、公理的发现1 画图已知任意△ABC(图 1 ) ,画△A′B…  相似文献   

16.
教学活动实际是一个师生互动合作、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教学进行之初,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则有满足这种期待的意愿,此时,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诱发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尤其是在正误知识的冲突点,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期待,进而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倾向,从而通过师生的互动合作、积极探究把教学引向深人。●一、创设认知冲突情境,激发学生互动、探究例如:教学《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三)》中的边边边公理,通常是依照前面的边角边公理和角边角公理进行的,即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想一想去体会公理的正确性。但如果我们想一想全…  相似文献   

17.
教“三角形的认识”时,在认识了三种三角形以后,可以设计如下的练习环节:   1出示教具 1。横线下面的部分用硬纸挡住,只露出一个钝角。问:如果给你看三角形的一个角,你能判断出是什么三角形吗 ?学生回答:钝角三角形。教师表示认可。   2再出示教具 2。一块三角形板,用纸板遮住了下面虚线部分。问:你能判断是什么三角形吗 ?学生回答:直角三角形。教师依然表示认可。   3最后出示教具 3,虚线为遮住部分。问:你能判断它是什么三角形吗 ?学生可能会回答:锐角三角形。教师追问:你能断定一定是锐角三角形吗 ?结果是不能断定。…  相似文献   

18.
教学活动实际是一个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 ,双方的教与学都存在着一定的心理期待。在教学高潮之初 ,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 ,教师则有满足这种期待的意愿 ,此时 ,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诱发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 (尤其是在正误知识的冲突点 ) ,使他们产生强烈学习期待 ,进而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倾向 ,从而通过师生的积极探究把教学引向深入。  比如 :教学《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三 )》  教学边边边公理 ,通常是仿照前面的边角边公理和角边角公理进行的 ,即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想一想去体会公理的正确性。但如果我们想一想全等三…  相似文献   

19.
全等三角形是研究几何图形的重要工具,掌握好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才能进一步学好后续知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1.边角边(SAS)公理;2.角边角(ASA)公理;3.角角边(AAS)定理;4边边边(SSS)公理.对于直角三角形.除了可用上述四种判定方法外。还有斜边、直角边(HL)公理.注意:边边角(SSA)和角角角(AAA),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是:1.已知有两角对应相等时.证它们的任一边对应相等.2.已知有两边对应相等时.证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或证第三边对应相等.3.已知有…  相似文献   

20.
点亮智慧     
[案例]“三角形内角和“教学片断:   (多媒体展示:花架上的一块三角形玻璃被突然飞来的小球击碎了,究竟该配一块多大的玻璃呢?有位同学说,“只要拿一块玻璃碎片就能配上与原来一样的玻璃“.)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