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话重复罗唆,是儿童常犯的毛病,这说明他们还不善于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在训练学生简洁明白地说话的同时,也训练了他们有条理地、清晰地进行思维。有一位教师在这方面很有一些方法,她在指导学生“看图说话”时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2.
为出色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有多方面的才能。其中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就是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最重要、最基本的能力之一。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应倡五“性”,忌九“话”。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社会,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一个人的财富.要想适应社会,就必须培养说话能力.那该如何培养说话能力呢?作为教师,我从激发“说”和训练“说”两大方面谈谈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必须重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通过“说过程”、“说算理”、“说方法”、“说规律”等一系列的说话活动,把自己的思维展现出来,从而达到既掌握数学知识,又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目的。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要从低年级抓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要进行长期的培养和训练。教师要从一年级开始,就对  相似文献   

5.
教师在课堂上的“六忌”陈自章一忌讲课说话快。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语言的简练、音调的抑扬。忌象竹筒倒豆鼓似的,讲得又多又快。这不符合学生的口味,自身消耗的能量也大,教学效果反而不佳。应该在备课上下功夫,尽量做到精讲多练。二忌快速擦黑板。老师在课堂中,为...  相似文献   

6.
在丰富多采的现代汉语词汇中,“啊”字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人们说话写文章,经常用它表达各种复杂的感情。在不同的具体语言环境中,“啊”的读音变化很多。如果弄不清它的音变规律,就会造成“啊”的变音的误读或误写,以致妨碍准确地表达感情。但是,在中小学语文阅读中,有些教师或学生往往不注意“啊”的音变,把“啊”的变音读错,甚至有的语文课文也把“啊”的变音写错(与“呀、哇、哪”混用)。所以,  相似文献   

7.
教师三忌     
教师为人师表,应该有点修养。应修养的内容很多,我想起码要有三忌。一忌秽语。出言不逊、说话带脏字,在某些教师身上还是常见的。训斥学生,开口“混蛋”,闭口“他妈的”,这些恶言秽语是特别应该忌讳的。不仅如此,作为教师,还应该做捍卫祖国语言纯洁性的模范。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要用规范、纯  相似文献   

8.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所以,教学语言是每个教师不容忽视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对语言表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说话要通俗化,要明白化,要有趣味性,要以体态助说话。在这里我认为还要加上一点:说话要讲文明。这五点要求很适用于我们教师的语言表达。语言表达要通俗。即课堂语言表述要着眼于浅显易懂,做到语言儿童化,符合儿童特点的语言才能使他们感兴趣,注意力集中。语言表达要明白。就是要表达准确、简洁、清楚。教师表述时条理清楚,论断时语言具有逻辑性。评价语言温和,注意分寸,…  相似文献   

9.
我儿子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可这学期我发现他竟然有些口吃了,说话变得结结巴巴、断断续续。开始我以为是孩子学着玩,就训斥了他一顿,儿子的口吃却越来越严重,着急和紧张的时候情况就更为糟糕。去医院看了,也开了药,可吃了后效果并不明显,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这毛病要是一直拖到孩子长大,可就毁了他的一生啊!这怎么办?山东济南鲁迪有些家长发现,孩子说话突然结巴起来,一个字往往要重复好几次才能接着说下个字,有时家长气急了就骂孩子几句,但是越骂情况越糟糕。少儿期的孩子常会对新学的用语或语言表达不熟练而产生口吃现象。一般而言,这种…  相似文献   

10.
在如今的语文课堂上,教师一般都是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语句分析、阅读技巧等进行强化训练,而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显得就有些不足了,这也是中国语文教学一直存在的问题。在生活中,人们基本上是通过说话来进行交流的,从此可以看出说话能力的重要。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  相似文献   

11.
教师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是拨动儿童心弦的艺术手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像“磁石”,深深地吸引着学生 ;像钥匙 ,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扉 ;像春雨 ,滋润儿童智慧的幼芽 ;像风帆 ,推动儿童思维之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因此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做到十忌。一忌多而不当。要深钻大纲和教材 ,做到语言准确恰当。切忌重复累赘 ,颠三倒四、翻来覆去地讲和“填鸭式”地满堂灌 ,这将让学生学得沉闷枯燥 ,激不起学生积极思维的火花。二忌少而不精。语文教学要精讲 ,精讲教材的重难点和疑点 ,…  相似文献   

12.
1.勿要吸烟“勿”,表示劝阻或禁止,相当于“不要”,所以“勿要”重复,去掉“要”。2 忌不准随地小便“忌”,认为不适,有否定意义,再加上“不”,意思刚好相反。去“不”。3.凯旋而归  相似文献   

13.
看图说话是低年级说话训练的主要形式。在看图说话的指导中 ,如何根据儿童的认知心理特点 ,精心诱发、引导、点拨 ,以体现教师的“训” ,促使实践、操练、矫正 ,以突出学生的“练” ,从而使学生观察、思维、表达能力得到同步训练、综合提高呢?一、重视情境创设 ,练有胆量说。心理学研究表明 ,儿童的语言表达与其心理素质和所处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有些儿童课堂上说话是声音细微 ,语音不清 ,而课外说话又音高八度 ,快如流水。其重要原因就在于课外生活为其说话提供了“自由”的天地。可到了课堂上 ,面对那严肃的气氛 ,少数人会不由自主地表…  相似文献   

14.
苍雅莉 《黑河教育》2013,(12):27-28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名语文教师综合素养的体现。语文教师的语言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前后连贯,条理清楚,并且做到说话有内涵、有情趣、有激情、显天真,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这是语文教师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也就决定了教师教学的主要形式是说话,说话是教师一项极其重要的基本功。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艺术包括谈话艺术。”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一忌带消极情绪。有些教师怕当班主任,尤其不爱当差班班主任,往往带着情绪接受任务。这对工作很不利。二忌带成见。有的听说新班纪律不好,学习成绩差,某某同学调皮打架……便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新班及某些学生。三忌先给学生“下马威”。有的教师为让学生知道他的厉害,先来一个“下马威”。  相似文献   

17.
<正>“双减”这一政策出台的目的是为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也是一次对社会心理的减负。落实“双减”政策,在低年级中教师应该做到:忌拔高要求,宜精准定位;忌无趣低效,宜活泼高效;忌机械重复,宜精讲巧练;忌一刀切,宜个性发展。一、拼音教学:忌拔高要求,宜精准定位教师应该根据课标要求,依据学段特点,科学合理地设定课堂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定位要精准,不能随意超标,不能过度拔高学习要求,不能人为地增加学习难度。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拨动儿童心弦的艺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象“磁石”,深深地吸引着学生;象钥匙,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扉;象春雨,滋润儿童智慧的幼芽;象风帆,推动儿童思维之舟在知识海洋里遨游。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做到十忌。 一忌多而不当。要深钻大纲和教材,做到语言准确恰当。切忌重复累赘,颠三倒四、翻来覆去的讲和“填鸭式”的满堂灌,这将让学生学得沉闷枯燥,激不  相似文献   

19.
杨军 《青年教师》2005,(11):12-13
教师讲课就要说话,这个说话可不简单。它不同于平时说话,它必须把握两个尺度:一是课堂只有45分钟,有时间限制;二是得让听说话的人——学生听明白,要检验效果。这就有了一个讲什么、怎么讲、讲的话是否有作用的问题。禅书上有一段话讲得很好,它提倡“只讲八成,讲六成最好,不开口更高,若讲十成就犯了大错——堵塞了别人开悟的机缘,而给予人以毫无实用的知解。”我们当然还达不到“不开口更高”的境界,悟性未到。但是却应懂得“语忌十成”的道理。  相似文献   

20.
在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不流畅、不准确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交流和理解。本文主要从充分认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中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注重化学课堂中教师的语言表达,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尝试“学生老师”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表达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