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乾林 《陕西教育》2010,(7):94-94,102
卢梭说:“教育的艺术就是让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语文教学怎样教才能提高识字效率?  相似文献   

2.
情感教学是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积极化的过程。热爱学生必须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和感悟,才能内化为学生发展的品德要求和自主选择。列宁说得好:“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须依赖情感的力量,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把知识教学和情感教育结合起来,在思想品德课中注重情感教育,是上好思想品德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学生对教师的要求是“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一颗真诚的心”。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只有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只有教师情感的真正投入,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这是有效教学的必备条件。可见,情感教育在教学中占有何等重要的位置。高中政治教学中怎样进行情感教育,笔者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不是以单纯的传授知识为目的,而是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在教育过程中,只有重视和关注了情感领域的教育,才能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优化。正如著名教育家夏沔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列宁也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教育是生物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我们应重视将情感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几年前,我接手了一个“特别”的班级。家人和朋友都为我捏了一把汗:“学生能你的话吗?你能‘震’住学生吗?”所谓“特别”,是这个班的学生调皮得出了名的,任课老师们无不头疼。我自己却不怎么担心,因为我为这份工作准备了一个法宝--情感交流,我相信这个法宝能让我在这个班级立足,相信这个法宝能让我从容面对教学工作中遇到的所有困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学生都是有血有肉的个体,照苏氏的理论“情感血液”“沸腾”,当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只有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下,知识才能打入其长期记忆库,只有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下,苏氏所说的“情感”之“血液”才是“沸腾”的,理方能达心,知方能入脑,如此的教学境界,方是理想的。  相似文献   

6.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成功的教育艺术就是使你教的东西让学生感到有趣。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让学生觉得你上的课有趣呢?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列宁曾说:如果没有情感,就永远不会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人的思想总是交织着相关的情感;情感是行动的内部动力,人的行为总是受情感的驱使。课堂教学中只有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实现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相似文献   

8.
法国著名教育家赫伯特认为,教育应该辅导学生情感的发展。现代教学论认为:“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情感是信息传递的传送带、催化剂。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那么,何谓情感教育呢?“情感教育指的是在具体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凭借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的社会性情感的一种教育”。  相似文献   

9.
陆进 《陕西教育》2008,(1):54-54
于漪教师说:“语文是多情的沃土,盛产宝物,思想的结晶,情感的流溢,文字的精妙,琳琅满目。教师对它要满腔热情满腔爱,以自己的真挚和热情感染学生。”苏瞿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多年语文教学中,我能体验到:在课堂上只要把学生的学习激情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王金梅  王善平 《现代语文》2008,(10):109-109
“情是教育的根”,教师若能将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教学便成功了一半。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利思想性的统,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阵地,情感是语文课堂的生命,缺乏情感的课堂就如同无源之水,失去了活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情感,让语文更有魅力呢?  相似文献   

11.
讲好一堂课,不但是充分的说理课,也是充沛的情感表达课。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思想政治课教学,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应在教学中注入情感,把知识教学和情感教育结合起来,做到情理交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良好的情感在教育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教师的积极情感在激发学生学习中具有动力作用。这种动力作用又表现在学习兴趣上。教师的情感好…  相似文献   

12.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育中,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土地上。”在教学中离不开情感。特别是初中生活泼好动,受情感的影响更大。学生有了对学习的热烈情感,就会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增加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因此,在教学中关注和培养学生的情感,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提高教学效果。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情感教学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写作是最具个性的。北师大教授刘锡庆指出,作文教学目的在于:“解放人,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写作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把你教的学科看作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教的这门学科领域有所创造。”而学生的个性只有植根于平等自由的沃土才能枝繁叶茂。在作文教学中,追求快乐追求和谐,教学实践之树才能常青。  相似文献   

14.
教育心理学认为:成功的教育教学,都离不开情感因素的作用。语文教学如果没有情感因素就显得呆板乏味、干巴巴,而只有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激发,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情感因素的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的产生是统一的过程,因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行动情后入情,而致“缘情悟理”。那么,语文教学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呢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常用“四字诀”即用“读”、“看”、“想”、“议”来激发和调动学生情感因素。 “读”——朗读是激发情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美育是一种形象教育,又是一种情感教育。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呢?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国著名教育家于永正也说过:“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显然,教育家的意思就是说,教育应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即潜移默化,而潜移默化就是美育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似乎更强调情感。情感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因,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没有一个行为模式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与质量,一个学生只有了解了学习的意义时,才能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和热情,才能使认知能力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新课程把情感态度的培养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优化实施情感教育呢?  相似文献   

18.
情感教育就是从教学实际出发,营造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具体场景氛围,以触动唤醒学生的某种情感。《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指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过程中的三维目标。这里说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就是我们说的情感教育。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历史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将情感教育的目标落在实处呢?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叶圣陶先生说过:“小学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可见,情感体验一直是阅读教学的灵魂与主线。在阅读中有了“情感”的激发,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阅读教学区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0.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情感和道德不可分离,在小学思品教学巾,情感是联结教材和学生的纽带,是将客体(教材)转化为主体(学生)的中介。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能否收到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我认为教学中应该狠抓一个重要环节——情感教育!学生只有动了感情,才能引起思想上的共鸣,教育才有可能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学生的情感才能得到升华。思想品德课才能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那么,在思品教学中如何狠抓情感教育这个重要环节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