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软件质量综合评价过程中,为客观地反映模糊因素的影响并增强决策的柔性,结合ISO/IEC9126软件质量度量模型,提出一种新型的软件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基于区间直觉模糊集的综合评价方法。运用区间直觉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可获得待评价软件的软件质量的优劣排序。区间直觉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更为合理的表示了专家的判断,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企业选择软件提供一种科学、客观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计算机软件质置、保证软件安全性和准确地评估软件质量。运用目标分析最优指标法。分析并建立了软件质量的层次评价模型,得出了量化的质量评价值。  相似文献   

3.
软件质量控制是通过"评审"和"测试"这类质量控制活动来消除软件产品中的缺陷,交付给用户一个高质量的软件。基于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第4级中的定量管理要求,在仔细研究了软件质量控制活动的分类,度量和流程后,提出了软件质量控制活动过程管理。应用该过程管理可以设计质量控制活动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4.
软件质量是软件企业的生命。对软件外包中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对PDCA模型提出了改进意见。引进软件质量标准SPDCA模型,并对SPDCA模型进行了研究,对保证软件外包质量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灰色-Vague集的软件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鹏 《莆田学院学报》2014,(2):55-56,59
结合ISO 9216软件度量模型,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灰色-Vague集的软件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即用Vague集对模糊集进行改进,并利用Vague集理论和灰色理论建立软件质量模型。该模型能有效处理软件质量评价过程中的模糊性和人脑综合判断的灰色综合分析性质,为待评方案排序的解析化、定量化提供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基于度量的软件可靠性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可靠性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与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为了更加准确地确定可靠性目标,进行可靠性测试,提高软件质量,可将软件度量的方法和思想引入到软件可靠性测试中,确定软件可靠性度量目标,进一步开发运行剖面,选择测试方法,最终获得更多有效的可靠性数据,对软件作出更为准确的可靠性评估,也进一步完善了软件过程管理,保证软件质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web应用软件质量评价指标,设计Web应用软件的质量评价模型.基于该模型的、Web应用软件质量评价过程和实例.得出该质量评价模型的应用使得Eeb应用软件的质量评价更加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8.
软件度量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软件开发实践的成熟,软件质量控制和可维护性已成为重要的问题。软件工业界更加关心使用度量的方法对软件可维护性己进行评价和通过证实软件度量以对软件质量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9.
如何提高软件质量,如何在开发过程中能更好地把握软件开发进程,使软件能按时、按质地提交,是软件开发人员最关心的课题.个体软件过程(PSP)给开发者提供了一个进行软件开发的标准化框架,为实现CMM关键过程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和技能.本文阐述了PSP过程流程,探讨了PSP的实施规范,包括开发时间、软件规模和软件质量的度量,给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可度量的过程和目标来计划和跟踪他们的工作,为软件过程的优化提供了一个具体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有效评价幼儿教育软件质量是改变当前幼儿教育软件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软件选择无章可循局面的一个举措.幼儿教育软件评价可以从儿童的需要、教师的需要和软件的技术特征三个方面综合考虑.我国可以尝试构建以大学教科研人员为核心的独立软件评价学术组织,以教育性为基本出发点.在综合考虑我国的教育背景和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建立适合我国教育特点的幼儿教育软件评价指标体系,并初步建成我国幼儿教育软件评价数据库.  相似文献   

11.
学习软件质量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学习软件质量与当前教学改革的成效息息相关 ,对学习软件进行评价的根本目的就在于确保其质量的日趋完善 ,从而促进学习。本文扼要分析了学习软件的发展现状 ,指出了建立学习软件评价体系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根据学习软件的内部差异 ,以学习理论为基础 ,将学习软件分为四大类。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学习软件综合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软件质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软件的功能性、可靠性、可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可移植性等质量属性从各个方面反映了软件的质量。就编程语言对程序性能的影响因素,从内存管理及语言的麻烦特性对程序可靠性、移植性和安全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SaaS软件特征和国际质量评价标准。从功能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兼容性、灵活性、易用性、安全性和效率等方面综合探讨,建立了SaaS软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提出了SaaS软件的质量分层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某SaaS软件进行了综合评价,证明该模型的应用能有效提高SaaS软件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嵌入式Linux软件是最难测试的一类软件。在测试过程中通过使用有效的测试框架,可以显著提高测试效率,最终确保软件质量。通过对嵌入式软件测试方法、测试工具与测试流程的深入研究,一种通用的嵌入式Linux软件的测试框架被提出,利用该框架可有效改善软件质量。  相似文献   

15.
软件可靠性是软件质量因素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对软件可靠性的评估也成为评价软件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软件可靠性评估分为定量和定性评估,而定量评估主要是通过软件可靠性模型实现。介绍了软件可靠性的定义、影响软件可靠性评估的因素、一般软件可靠性定量评估过程和软件可靠性度量,讨论了一个高可靠性的常用标准软件可靠性模型。  相似文献   

16.
就UML类图质量模型和软件度量方法进行研究,基于传统的CK度量集,设计并实现了基于UML类图的软件度量工具JCKMT.通过对UML类图进行度量分析,实现软件开发过程控制,为软件开发人员客观地分析、评估软件的设计、生产和使用状况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7.
在对质量管理和软件质量控制的概念以及软件质量控制参数和软件缺陷具体分析基础上,系统论述了软件质量控制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软件缺陷产生的原因,提出软件开发过程质量标准设计,就如何建立质量评估模型引入比较矩阵。通过研究软件工程项目开发的质量控制模型,使软件项目管理变得有效而实际。  相似文献   

18.
软件度量作为一个研究主题已经存在了40多年,但是软件度量并没有真正进入到软件工程的主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软件度量不能解决软件工程中最重要的需求,即在软件生命周期中提供信息以支持定量的管理决策的制定。支持决策制定就意味着支持风险的评估和降低。然而,传统度量方法通常是由基于回归的模型驱动的,目标是为了成本估算和缺陷预测,在分析并最小化风险方面提供的支持却比较少。软件度量需要使用各种度量指标以建立管理决策支持工具,并结合软件开发和测试的各个不同的方面,使管理者能够在软件生命周期中开展各种预测和评估活动。因此,软件度量的关键在于因果关系建模、经验软件工程和多目标决策帮助。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软件复杂度的不断增大,软件测试在软件质量保证中的作用也日趋明显,而软件质量标准定义不准确、任务边界模糊等原因导致软件测试在执行过程中常常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如何提高软件测试效率已成为很多IT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从项目管理角度出发,结合ERP软件测试管理实践经验,总结了如何应用项目管理方法来保证软件测试质量。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软件行业的产品需求日益复杂,版本迭代异常频繁,开发周期越来越短,对软件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提高软件生产效率,同时保证软件质量,软件工程领域在不断的实践和创新过程中提出了软件过程管理的概念。从软件过程管理理论入手,分析了在Scrum开发框架下,如何利用现有技术设计合理的管理流程,实现高效的软件过程管理,并通过搭建改进后的软件过程管理系统,实现软件开发流程的半自动化管理,使软件过程在灵活性和稳定性上得到合理的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