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刊物作为一种媒体,受众就是读者。严格地讲,每一种媒体都拥有自己的读者群。而作为外宣刊物,其主要读者应该是外国人及海外侨胞等。因此,尽可能满足海外读者意欲得到的精神食粮,是外宣刊物增强宣传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外宣翻译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外宣翻译过程中,如果运用功能翻译理论,以读者为中心突出外宣翻译的目的性和对象性,将译文读者对于译文的反应作为衡量外宣翻译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通过掌握两种语言的特点,利用增译、删译、重组和编译等具体翻译方法对外宣材料句子进行翻译,就能把语言信息在最广泛程度上有效地进行传递。  相似文献   

3.
与君共耕耘     
读者对自己喜爱的刊物,常常会萌生一种参与意识,想为自己的刊物做点什么,我想,编辑也大多希望能听到读者的反响。刊物是为读者办的,办得好与坏,读者是最有发言权的。读者不爱读的文章,无论编辑多么情有独钟、爱不释手,也不管它从某种意义上说多么有价值、有分量,可以说刊发这种文章都是一种失误。作为编辑,最大的  相似文献   

4.
外宣翻译作为一种应用文体,旨在对外展现中国,让外国读者更好地接受、理解并认同新时代我们党和国家的思想及其基本方略。以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及其译本为例,分析探讨无主句翻译时如何利用被动语态、主语从句及增补主语的方法,应对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及准确搭配以及汉语多动词流水句的断句等问题的具体翻译技巧。掌握和运用这些外宣笔译技巧,有助于传播中国文化、中国声音,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湖南教育》已由原来的半月刊改为旬刊,我们作为刊物的忠实读者,怀着一种新鲜感认真拜读了每期刊物。在仔细阅读中,我们竟然发现几处不该出现的错别字。现作善意的指出,以求共勉。  相似文献   

6.
美国主流媒体在翻译中国文化词汇时体现了异化倾向,该文从读者因素、意识形态因素、文化因素等方面解读了这种异化翻译现象的成因,并归纳了在异化倾向主导下的几种基本翻译方法,以期为我国外宣翻译提供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致读者     
这期刊物送达到读者手中的时候,《教师博览》已经走过了一周年的办刊历程。翻阅这期刊物,读者朋友们可能会有一种新的感受。作为本刊创办一周年之际编辑部同仁奉献给大家的一份小小的礼物,我们希望您对本刊的  相似文献   

8.
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蕴藏着丰富多元的海丝文化要素。随着泉州申遗成功,媒体对泉州的宣传报道铺天盖地,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在此背景下,外宣翻译质量对塑造海丝文化的国际形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泉州地区海丝文化外宣英译为切入点,通过亲身参与项目、实地考察和网络调研等方式,研究泉州海丝文化外宣英译的现状,发现其中在语言与文化层面的失误,并针对问题提出翻译策略,以期提高译文质量,助力海丝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9.
对高校外宣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外宣工作的重要性在于:对内可以增强凝聚力、对外可以扩大影响力,还可以产生直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高校外宣工作具有前瞻性和时效性、真实性和规范性、协作性和辅助性相统一等特点;针对外宣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应从转变传统观念、培养专兼职队伍、沟通校外媒体、保证外宣经费、创新工作思路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外宣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0.
明媚 《留学生》2011,(4):10-12
许多细心的读者也许已经发现,2011年4月刊.正好是《留学生》杂志第100期。 也许.作为一本月刊.100期不算值得大书特书的数字,只能证明这本杂志走过了数年的路程。但在传统杂志被新兴媒体严重冲击的今天,一本刊物在8年多的时光中,能在夹缝中闯出一条新路.在媒体形象树立、杂志定位、编辑、发行等各个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受到各级领导、专家及广大读者的高度评价,用100个足迹,走到了同类期刊的前列,单凭这些,就是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11.
邓湘子 《少年月刊》2012,(Z3):42-43
花朵颜色异,芳香各不同;文章有短长,魅力各千秋。一份杂志的卷首语,仿佛星佩戴在刊物上的一朵小花。打开一本杂志,这朵花就绽放在读者的面前,给予读者第一缕馨香。卷首语篇幅短小,要传达刊物的理念,体现办刊人的精神价值,做到文质兼美,我以为实在是难度颇大的一种写作。陈希学作为少儿杂志的主编,坚持为刊物写作这  相似文献   

12.
王莹莹 《海外英语》2014,(10):164-165
外宣翻译的目的是让目标语读者准确无误地理解译文所传递的信息,从而使源语国文化等被其他各国所了解。要达到这一目的,译者应设法化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给外宣翻译带来的负面影响,以目的语为目标和归宿,使目标语读者在摄取信息的过程中不受障碍。  相似文献   

13.
成教园里一奇葩安徽江文斌编者按:编者是为读者服务的,读者的意见对编者至关重要。为此,特设此栏目,广泛听取意见,以便进一步办好刊物,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河北成人教育》给人的印象,是成教工作者的专利品,其名腾飞于华夏!作为《河北成人教育》最忠实的读者,我...  相似文献   

14.
连瑞庆 《中国德育》2007,2(5):95-96
读者是一本刊物的“上帝”,读者的智慧是一本刊物发展的源泉之一。开辟“编读通道”就是为了认真倾听读者的声音,从读者那里汲取更多“养料”以拓展我们的视野,同时向读者介绍我们的办刊理想、设计理念、编辑思路。我们期待以此与读者建立良好的交流渠道,增进彼此了解,沟通彼此心灵,从中获取不断前行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作为读者,都希望刊物能做到“与之近”,同读者交朋友;一个刊物,只有与读者交朋友,才会得到读者的信任和喜爱。改革后的《语文教学与研究》的确做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6.
当前的外宣英译实践中一个普遍性问题即是所谓的"中式英语"译文,可接受性低,使外宣效果大打折扣。论文结合南京外宣图书英译实例,探讨外宣英译中句子、篇章层面上的语言表达策略,提出外宣英译在语言表达上如何贴近目的语读者的一些做法。为提高语言表达中译文读者的接受性,译者应熟谙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前提下,表达上采取努力贴近目的语的策略,使译文在句、篇章等语言层次都做到贴近目的语。译文只有在语言表达上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才能使译文达到良好的对外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伟 《零陵学院学报》2014,(3):182-183,186
当前的外宣英译实践中一个普遍性问题即是所谓的“中式英语”译文,可接受性低,使外宣效果大打折扣。论文结合南京外宣图书英译实例,探讨外宣英译中句子、篇章层面上的语言表达策略,提出外宣英译在语言表达上如何贴近目的语读者的一些做法。为提高语言表达中译文读者的接受性,译者应熟谙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前提下,表达上采取努力贴近目的语的策略,使译文在句、篇章等语言层次都做到贴近目的语。译文只有在语言表达上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才能使译文达到良好的对外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教学与管理》在全国来说是唯数不多且富有特色的一种综合性学术杂志。作为编辑人员,我们总是竭力要把她办成内容丰富、水平较高、读者喜欢的刊物。由于教学和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教学与管理》不可能带给读者诸多的趣味享受,但她却可为每位读者提供真正的实惠和收益,这一点是从各位读者的实际需要出发的。社会不断发展,形势总在变化,作为有一定周期性的刊物,也得不断进行必要  相似文献   

19.
外宣翻译作为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媒介,对于跨文化交流起着重要作用,但常难以实现预期的宣传效果和交际目的。中译外存在两个误区,即过度忠实和过分依附译入语。译者的道德态度影响译文的读者接受和宣传效果。译者具有三重文化身份,即文化调解者、文化阐释者、文化对话者,应该在阻抗与透明、关注读者和教育读者之间独辟蹊径,充分发挥主体性,达到最佳外宣效果。  相似文献   

20.
随着湖湘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的日益提升,作为其思想核心代表的湖湘政论文也备受众人瞩目。湖湘政论思想要得以弘扬推广,还需大量对外交流和宣传工作。基于这一趋势,对湖湘政论文外宣本进行文本行为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从湖湘文化主体性、文本意图和读者行为等角度进行探讨,有利于政论文外宣本的创作,是湖湘文化被世界了解认可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