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惠 《现代语文》2007,(10):12-13
教育中应该充满人文精神,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自始至终渗透人文性。因为语文不仅是人们交往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语文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一个民族的语  相似文献   

2.
赵燕 《现代语文》2011,(4):9-11
一、引言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文化的教育。文化的教育就是根据社会文化的有价值的内容所进行的为培养个人人格精神的一种文化活动。""语文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构成的一部分,语文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传递过程,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文教育不仅传递和延续了文化的内容.而且为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提供了根基.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所以我们必须从文化生态保护的层面上来重新审视语文教育。语文教育的生态不外乎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语文教育中的主体——学生和教师都是独立的、自主的,有鲜活生命的人:其二.语文教育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是一种互生、互补的有机生态组合华东师大张华先生说,语文教育“是教师、学生、  相似文献   

4.
《四川教育》2003,(1):24
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物质技术文化、社会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部件.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课程自然是教育文化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5.
小学教育要追寻儿童的精神。因为从本质上说,小学教育是儿童教育。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因此要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科学课或别的什么课。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学,因此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懂得儿童文化的特点。儿童文化是一种诗性文化,儿童常常在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之间  相似文献   

6.
张雄 《现代语文》2014,(2):94-95
一、语文教育生命价值的实质 (一)从静态语文文本阐述语文教育的生命价值 语文以独特的人文弹性承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髓,包容了多元化的思想意识,记录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发展历程。语文中的每一字、每一词、每一句无不自然展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底气和精神意蕴。语文与生命的循环、历史的发展紧密相关,语文教育体现了生命的体验和创造,展现了生命的超越和对生命超越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蒋军 《成才之路》2011,(26):36-37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古诗本身也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古诗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有鲜明的节奏感,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各种情境,可唤起学生潜在的主体意识,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在知识、情感、意志等方面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8.
语文不仅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构成;语文不等同于"文学",不等同于"文化",但从语文的功能看,语文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成果.文章认为每位语文教师应根据语文课程的特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承担起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一、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内涵 语文不仅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构成;语文不等同于“文学”,不等同于“文化”,但从语文的功能看,语文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成果。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独特的出版物,教科书是各种不同社会力量较量的产物,并在内容上反映社会主流的价值立场。人生观教育是教科书特别是语文教科书不可或缺的内容,但语文教科书对人生观教育的表达是曲折且复杂的。大陆人教版与台湾翰林版两套语文教科书产生在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环境中,但大陆与台湾在文化上同宗同源,两套教科书对人生观各个问题的表达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