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外优秀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成绩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找出我国优秀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与世界优秀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成绩存在的差距,提出加快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男子十项全能运动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中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与世界优秀十项全能男选手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对国内外优秀男子全能运动员的成绩结构特点进行了回归分析,找出了中国运动员与世界优秀选手的差距所在,为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旨在通过对国内外优秀男子十项全能比较分析,使相关人士认识到中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的现状,采取措施,尽快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研究表明:中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总分、各单项成绩及技术等级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差距明显,在某些项目上差距更大;中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各单项的得分率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基本一致等。  相似文献   

4.
中外田径十项全能运动成绩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查阅并整理中外男子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十年来的运动成绩,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对运动成绩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整体水平与世界存在一定的差距,依据我国运动员各单项中国纪录成绩,提高我国全能运动整体水平应在1500m和400m单项上,尤其在1500m项目上,为今后运动员选材和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对中外男子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运动成绩之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并整理中外男子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10年来的运动成绩,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对运动成绩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整体水平和个体最好成绩与世界存在一定的差距,根据我国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的实际情况,提高我国全能运动整体水平在1 500m、400m和撑杆跳高单项上应加强训练,以提高其耐力素质.全国个人全能记录保持者龚国华在110m栏、100m和跳远单项上应加强速度素质训练,以提高个人运动速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查阅资料,收集、整理了我国31名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的竞赛成绩及其各单项成绩,运用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理论对其内部数据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根据回归分析的结果建立了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回归模型,旨在为制订田径项目的训练计划和进行科学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应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等方法,根据国际田联的历年统计数据,对世界女子十项全能运动开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着重对5名女子十项全能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类型、成绩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表明:女子十项全能运动现状低迷但前景广阔;基于体能上的担忧,参赛选手多属于体能型,但全面型选手能取得更优成绩.中国应及早着手,从选材、训练上早做准备.  相似文献   

8.
依据十项全能运动员成绩增长的阶段性特点 ,分别制定 80 0 0分运动员不同时期的成绩模式和单顶成绩发展水平评价模式。其创新点在于实现了模式的纵向控制功能 ,为我国十项全能运动员多年训练的单项成绩控制提供了参照标准。同时 ,运用评价模式对我国优秀运动员成绩表现特征进行分析 ,指出了我国全能运动员存在的不足和突破 80 0 0分应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第5—11届全运会男子十项全能前8名运动员的平均成绩进行分析,比较这些年来十项全能运动总体水平的发展状态,来进行研究。对十项全能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为使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的总体水平稳步提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全能运动     
G825.13 20024916中国与世界男子十项全能成绩差距原因及对策[刊, 中,I]/任保国,李金华∥人大复印资料:体育.-2002(4).-46-52表5参8(TY)十项全能∥男子∥成绩∥中国∥世界∥比较分析∥投掷项目运用文献资料、访问调查、数据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中国与世界男子十项全能运动成绩差距原因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十项全能各单项成绩、技术等级发展不均衡,十项全能成绩与世界十项全能成绩比较差距较大,投掷项目是影响中国十项全能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十项全能要突破8000分,必须把投掷项目的训练作为攻关项目,运动员在发展速度、跳跃项目的同时,要把投掷项目成绩的提高作为重点来抓,使中国十项全能运动员在跑、跳、投3方面全面发展,真正成为“全能能手”型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review, we critically evaluat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into the morphology and physiology of cricket batsmen. We consider all aspects of the motor control of this skill, in the context of research into dynamic interceptive actions, the biomechanics (kinematics and kinetics) of the various phases of batting strokes and injuries to batsmen. Some attention is also devoted to batting equipment and to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 batting. Because of the lack of published scientific research into women's cricket,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men's game and covers research on batsmen of various playing standards. For the future, we see as a high priority research into injury mechanisms, rather than simple injury statistics, and the role of cricket equipment design in injury prevention. A second priority is for multi- or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linking the biomechanics of batting to the underlying motor control of the movements and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Biomechanical studies of the variability of the batsman's movements are needed, and these should be related to the compensatory variability proposal of ecological psychology. Clearly, there is also a need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into batting in women's cricket, which has been inadequately researched to date.  相似文献   

12.
对欧洲各国男篮在历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以及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中的成绩进行权重分析,认为,其长盛不衰、始终占据优势地位的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竞技体育体制因素。竞技体育体制包括:运动员的选材与培养、技战术风格特点、高水平联赛的发展、科研支持、教练员的选拔与培养。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2015年亚洲男排锦标赛半决赛中国对战伊朗失利原因进行分析,试图找出中国男排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旨在为中国男排今后的训练与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男子排球队长期以来一直沿用着传统的"五一"配备,近年来在国际比赛中战绩不尽如人意.经查阅相关资料和分析论证认为:我国男排进攻战术运用简单、陈旧、无特点,与世界强队对抗无优势可言;我国男排成绩要想突破,尤其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打出好的名次,就必须更新传统理念,有创新技战术运用;改阵容配备为"四二"配备,有利于我国男排进攻体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第42、41届体操世界锦标赛(以下简称"世锦赛"),第29届奥运会、第11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全运会")单杠决赛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成套动作特征的全面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员平均D分超过7.00分,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运动员之间差距逐渐缩小;随着运动员D分差距的缩小,稳定的发挥是获得良好名次的有力保障;运动员"绝对难度"的分值有小幅度上升趋势,运动员在动作组别使用上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特征;运动员难度分值提高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依靠使用最高难度飞行动作组别提高"绝对难度"价值,一种是利用较高难度动作组别并充分依靠"连接难度"价值;运动员成套动作连接方式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规则的导向使高难度飞行动作被运动员"饱和使用";随着运动员能力的提高,更高难度组别的下法会逐步出现在比赛中。  相似文献   

16.
通过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41届体操世锦赛男子全能和各单项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北京奥运后新评分规则下世界男子竞技体操运动格局变化及发展趋势,找出新一代中国体操男队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旨在为中国男子体操队在新一轮奥运周期内继续辉煌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观察分析、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研究指出中国男篮在2006年世锦赛中破紧逼防守乏术的原因是球队缺少有效的“磨合期”和队员缺少对肾逼与破紧逼的认识与实践,并根据现役中国男篮的实际提出“三加强”的策略与方法:加强球队磨合、加强对紧逼与破紧逼的认识与实践、加强组织符合自身实际的破紧逼防守战术配合,供中国男篮备战2008年奥运会参考。  相似文献   

18.
总结分析认为,广东男子篮球运动通过边发展、边摸索、边总结,抓住加强后备人才培养这一关键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创新之路.其具体做法为:搭建人才梯队,扶持青年队,联合办队.  相似文献   

19.
以2006年以来我国男子十项全能健将级以上运动员19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指标筛选结果与全能成绩的灰色关联分析及对各指标权重排序,构建了我国优秀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体能指标体系;筛选出专项体能的指标体系,并确立了体能各指标的权重;建立了我国男子十项全能健将级运动员的体能结构模型特征,为教练员制订运动员体能训练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速摄影对高校高水平男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和最后用力两阶段进行定点拍摄获得相关运动学参数,同时根据世界优秀标枪运动员有关运动学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投掷步获得的动量和扭转力矩缺位,导致"鞭打"、"满弓型"无法完成,投掷步第一、二步躯干角度小,交叉步后倾角度过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