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和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是开展实践活动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良好的选题是综合实践活动成功的一半。本文详细阐述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一种新的选题渠道——学科课程,来自于学科课程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文中用具体生动的教学实例,分别论述了从语文课程、数学课程、科学课程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选择有价值、有意义,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进行深入地挖掘和探究。  相似文献   

2.
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建构者。在"课程整合"课题研究过程中,这点体现的尤为明显。研究之初,教师们对课程整合的对象——国家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科学》、《品德与社会》以及地方课程中的《安全教育》、《环境教育》等学科进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增设的新型课程.因其课程形态与学科课程有很大差异,需要更多的实践探索.研发“走进海南骑楼”综合实践活动,着重在课题产生、课程目标、活动实施和研发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些许经验,可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发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4.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 (实验稿 )》规定的必修课程 ,自小学 3年级开始设置 ,每周平均3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 ,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按照《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 (3~ 6年级 )(征求意见稿 )》的精神 ,其课程主要由学校自主开发与实施。为此 ,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郫县试验区的学校来说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与实验。一、自主收集整理课程资源 ,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笔者认为 ,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0,(96):7-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被称为经验性课程,是组成我国基础性课程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在性质上属于活动课程领域,是国家规定的中小学阶段必修课。该课程并不是其他学科的补充或辅助,有着自己独特的形态和教育功能。要求学生从活动、经验、行动等多个方面进行实践学习,与其他课程并列平等,在对学生教育方面形成有效互补。基于此,文章主要围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策略,从营造实践情境深化学生实践活动课程体验,从生活中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与小学生兴趣相结合,整合其他学科拓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范围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6.
一、选题的原则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准备阶段重要的步骤,内容的选择与主题的确定关系着学生的兴趣导向,影响着课程深入实施的成效。从内容上来说,内容服从于主题,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体内容是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确定的。  相似文献   

7.
开设小学家政课程有助于小学校本课程的建设和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助于小学生加强日常生活经验与书本知识的联系。小学家政课程属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一类,具有显著的综合课程特征和校本课程特色。它既与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又与学科课程之间有着渗透或融合的关系,具有生活性、综合性、活动性、体验性和开放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课程改革,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了一门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是在老师的带领下,让学生自主对社会生活进行学习,从中提高学生的品德累积社会经验。学生通过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与各门学科彼此交融,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参,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走向生活,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到新的知识。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课程类型、课程特征、课程价值"三个层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了再思考。从"课程类型"层面,论述了"活动主题化"实施策略,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有助于整合德育活动、阅读活动、辩论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心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是一门引领、统领学校的所有教育的活动课程;从"课程特征"层面(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研制了主题活动的"选题策略"(学科拓展策略、热点探究策略、工作转化策略、文化实践策略);从"课程价值"层面,提出了课程核心价值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姜丽华 《教育科学》2002,18(6):23-24
在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混淆的情况,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被学科课程完全或部分分解掉。针对于此,我们对这一现象进行剖析,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区别,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1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在小学教学工作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资源整合既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大特点,也是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进行的必然手段。本文以一次清明远足活动为例,从学科资源整合、家庭资源整合及社会资源整合几个角度来探索如何统整与融合综合实践互动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领域和课程形态,因此,它不仅与以往的课程形态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有着本质区别。本文着重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以及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关系,以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访调查,得知广大一线教师对学科资源整合的需求极其迫切,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归纳出"整合品德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让教学更高效"的观点。纵观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和综合实践活动两个学科的各方面情况,可以从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两方面进行整合,使教学更高效。  相似文献   

14.
小学品德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小学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丰富小学品德教学内容、转变小学品德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增强小学品德教学实效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者,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让小学品德课程资源“丰满”起来,可以以教科书为基础,努力挖掘相关课程资源,以学生为核心,深入开发生本课程资源,以社会为后盾,适时丰盈课外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5.
从生活中选择一个恰当的主题来探究和体验,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首要环节.对学生而言,选题过程本身就是研究,而不只是为研究做准备.真实问题、交流与表达、天然小组的形成构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选题研究的三大要素.  相似文献   

16.
刘静 《宁夏教育》2013,(12):59-59
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不断开拓社会实践的领域,创新课程教学的活动形式,进而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效眭,是值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决定了这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新型课程。  相似文献   

18.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阶段开设的帮助儿童学习过有道德的生活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和着课程改革推进的步伐,新课程理念已越来越被广大教师认同,但是,随着实践的深入,人们又生成了不少疑问。尤其是对课程核心理念“回归生活”怎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对回归谁的生活、怎么回归生活等仍存在不少困惑。笔者以为,应对回归生活的综合课程,生活化教学是品德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所谓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植根于丰富的生活情境之中。  相似文献   

19.
在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一门"全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课程尤其是学科课程的关系还在"磨合"之中。如何防止偏向和误区,实现"分"中有"合","合"中有"分",将两者有机整合,在互动共生中共同促进学生发展,是当前课程改革中亟待解决的一个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2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首先遇到的就是选择课题的问题,特别是我们农村小学,缺乏大量的可供借鉴的活动主题,给课程实施带来了操作上的巨大困难。由于没有可供借鉴的现成的方案,只能靠我们自己结合本地区的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来自主选择切合本校实际的选题与方案。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最为关键的是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意识,在选题策划上找准学生的兴趣点所在。基于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