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你能在3个月的时间内读完20多部世界名著吗?不可想象。一部《悲惨世界》,一部《战争与和平》,都是百余万字,读完这两部书一般恐怕也得三个月。可是我做到了。  相似文献   

2.
一本好看的书——读《季羡林传》■郝雯霞不读书的生活是真正凄凉而寂寞的。书能够抵御心灵的寂寞。我想说的是,你应该挑一本好看的书来读。我用了四天的时间读完了这部60多万字的《季羡林传》。我感到精神振奋,觉得认认真真地做人和认认真真地做学问是人生中非常美好...  相似文献   

3.
这些天正在读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听我的一个好朋友说,从头到尾读完这部本的人好像不是很多,我自己也是断断续续读了好多年,迄今还没有读完第二本。然而,这却是我深爱的一部书,什么时候拿起来都能读下去,说得上是百读不厌。我甚至生怕读完了再没有了,就像小时候得到好吃的糖果不舍得一口吃掉一样。这两天  相似文献   

4.
心灵之语     
人生是一部大书,谁也读不完所有的篇章。年少时我曾想长大后一定要奋力将它读完读懂读透,成为这本书的主人。年事稍长我才知道,这是一本深邃复杂变化万千无穷无尽的书,谁也读不完它。不过读不完也没关系,让它总对你保留几分好奇几分神秘,保留些诱惑困惑迷惑,人生才会更有味。倘若一切都事先知道了,那活着也就太简单太乏味了。话是这么说,做起来就不容易了。人生之书既多得读不完,那短暂有限的一生,该挑拣着读些什么书,以什么样的态度去读它,舍弃哪些篇章和保留些什么内容,就很关键了。因为它会影响着你的人生道路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去年2月3日,《郑州晚报》刊登了读者李振国写的题为《上大学的儿子冲厕所》一稿.全文如下:去年,儿子考上了大连理工大学,全家都兴奋不已.我和妻子将儿子送到大连,我们三口在学校的食堂吃了几天饭,一算账,钱竟花去了近百元.儿子有点架不住了,不无担心地说:“爸,这里的消费水平这么高,我在这里读书,咱家的经济……”我和妻子一齐给孩子打了保票:“再苦再累也要挣钱供你读完大学!”  相似文献   

6.
蔡越 《全国新书目》2012,(10):16-17
斯蒂芬·金的粉丝詹姆斯·史密斯认为,《末日逼近》是恐怖小说的巅峰,这部小说不仅仅是关于正邪间的较量,还关于宿命。《末日逼近》——最早的版本出版于1978年。我是16年之后读的这本小说。我仍然记得,当时我和家人在土耳其度假。我的书都散开了,因为太大了,而且装订也不结实。我一边读,胶水一边化掉,一页一页的都散了。在这个假期之前,我知道我爱斯蒂芬·金,但读完他的小说后,不管是上刀山还是下火海,我都愿跟随他。因为《末日逼近》,我把他的作品都读了一遍。因为他,我才成为了一名作家。也正因如此,我不知该如何下笔。  相似文献   

7.
1960年,毛泽东给他办公室的秘书林克寄过一封信。信中说: 冯契著《怎样认识世界》一书,中国青年出版社印行,1957年出版,我想找四、五、六、七本送给同我接近的青年同志阅读。请你找一找。如找不到此书,则找别的青年人能够阅读的哲学书,要薄本小册子,不要大部头。 (《毛泽东书信选集》573页。原信无落款时间) 1964年9月9日,毛泽东给康生寄过一封信,也是嘱其找书的。信中说:  相似文献   

8.
人们常说,现在出版的新书,特别是专业类的新书,能够一口气从头至尾读完的,实在太少。我也有同感,不过也有例外,南振中同志的新著《与年轻记者谈成才》便是其中之一。我整整用了5个晚上的时间,几乎一字不漏地读完了这本402页的新书。屈指算来,我和南振中同志相识已将近20年,可以  相似文献   

9.
《马海德》一书放在我案前,已有一些日子了,但是我一直没有工夫去翻阅。前天夜里,我随意把这本书打开翻几页。可是书一打开,就难以释手。我精神抖擞,一直读到半夜。次早一爬起来,又接着读,一天多的时间就把这本书读完了。我把书合起来,这时马海德的事迹,一幕一幕地呈  相似文献   

10.
读范     
有人说,一个人就是一本书。应该补充的是: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要了解一个人实在太难了。你觉得了解了,其实并不了解;你觉得看透了,其实未曾看透;你认为伟大的,其实未必伟大;你看似平庸的,或许品质非凡。肯定了的又会否定;否定了的重又得到肯定。一生可以读完许多书,却很难读完一个人。喜欢把事情简单化的人,提出的问题只是“好人还是坏人”或者“尧舜还是桀纣”。其实,这远远不能描述人物的丰富内涵。且不说“好人”“坏人”的分野标准各异,就是“尧舜”“桀纣”,又何尝可以将天下之善恶尽归焉。这回想说范仲淹,这是我始终钦佩的一个历史…  相似文献   

11.
1998年新学期初,美国有一位小学校长为激励全校师生的读书热情,公开打赌:如果学生们在11月9日前读完了15万页书,他在9日那天爬行上班。全校学生刻苦读书,终于在11月9日前读完了15万页书。有学生打电话问校长说话算不算数,校长坚定地说:“一诺千金,我一定爬着上班。”11月9日,与每天一样,校长于早晨7点离开家门,所不同的是他没有驾车,而是四肢着地爬行上班。为了安全和不影响交通,他不在公路上爬,而在路边的草地上爬。过往汽车向他鸣笛致敬,有的学生索性和校长一起爬。经过3小时的爬行,校长磨破了5副手套,护膝也磨破了,但他终于到了学校,全校…  相似文献   

12.
这里讨论的这些书你可能要花50年才能读完,当然读者可以用少得多的时间去完成,重点是它们将会成为整个人生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很多书碰巧比最新的畅销书更具娱乐性,但是在娱乐的层面阅读并不是从中获益的最好方式。它们能提供更为广大的东西,类似爱情、婚姻、抚养孩子、创业和成家所能带来的东西。这些书能带来丰富的体验,成为内在成长之源,所以我们才说"一生"的读书计划。这些书是一生的伴侣,一旦成为你的一部分,就将在一生的时间里影响你、帮助你、伴随你。这些书应该细细品读,就像结交朋友不能匆忙行事。这份书目不能读完了事,而应是相伴一生的宝库。我们的目的非常简单。《一生的读  相似文献   

13.
最近出版的张西洛《一个老记者的经历》,我用了半天时间把它读完,感到既亲切又实在。说它亲切,因为我也是一名年逾古稀的记者,读他的书有比较切身的体会。放下书本,闭上眼睛.可以想象出当年西洛同志在重庆、成都东奔西走跑新闻和艰难办报的情景。三四十年代在国民党地区办民营报就是这个样子。说它实在,是因为作者“有一句说一句”,不夸大、不粉饰、不掩盖,也不装腔作势,把他的经历如实写了出来。如本书开头第一句话,作者写道:“1936年,我是重庆市巴  相似文献   

14.
读书宜杂     
每当朋友光临寒舍,站在我的书橱前的时候,总是说:“你可真是个杂家。”其实,“家”不敢说,“杂”倒是真的。理论、文艺,今的、古的,经济所限,书的数量不多,但种类繁杂,可谓书花八门。我想,新闻工作者(包括业余通讯员)读书杂一些为好。道理很简单:记者采访不可能老是在一个行业(其实一个行业也不只一门知识),编辑也不可能总编一类稿件。我也是从实践中认识到这一点的.记得有一年我到医院采访,许多一般的病症、术语我都听不懂,采访感到很吃力。  相似文献   

15.
你总是说我长不大,你总是说我不够成熟,你总是说我怎么年龄长了,却只是长成一个大孩子?可是,爸爸,你知道吗?每次你叫我的时候,你都是喊着女儿,因为在你的心里,我一直是你的女儿,在你眼中,我也就永远只能是个孩子了。  相似文献   

16.
一切的一切,都要从我那个不知节俭、不懂得体贴父母的儿子说起。 物价上涨后,他就N次发短信恳求我:“爹啊,真的不够花,真的吃不饱啊,求求你给我涨一百吧。”我只能摇头叹息,他哪里知道我的钱都是严丝合缝的,给他一百,一切都会失去平衡的啊。有人说,你就不能少抽两包烟,少喝两瓶酒吗?  相似文献   

17.
王勇 《四川档案》2014,(6):30-30
<正>《中国梦·兰台情》是档案工作者畅谈档案工作感想,抒发档案工作情怀的一部文集。从拿到此书的那一刻起,我便怀着急迫又激动的心情,花了近1个月的时间,边读边想,逐字逐句地认真读完了全书。档案工作者爱岗敬业、恪尽职守、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令人肃然起敬,颇为感人。作为档案工作者,亲身参与档案事业发展令我倍感自豪。但作为档案工作者,仅有感动和自豪显然不够,更应该将感动和自豪转化为一股力量的源泉,认真思考书中就怎样谱写"中国  相似文献   

18.
与书打了几十年交道.今年才得到一个参观德国法兰克福书展的机会。过去常听人说,没去过法兰克福书展.就很难了解世界出版业发展到了怎样的水准。此话不虚!法兰克福确可使搞出版的人大开眼界。 我兴冲冲踏进展厅,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那么新鲜,那么丰富多彩。从这个馆走到那个馆,从这个国家的书翻到那个国家的杂志,令人目不暇接。花了四天时间,居然还未走遍整个展馆。走  相似文献   

19.
我和其他通讯员一样,每次向报社投稿后都希望报纸能尽快采用。几年的实践使我体会到,一篇稿件的成功,各方面的因素都不可忽视,但是,抓问题至为重要。为什么要抓问题开始,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不够,总以为,只要勤写多发,还怕报纸不登。我给自己硬性规定,每两天至少写一篇,为了凑这个数,对自己要报道所抓的问题很少分析和考虑,有闻必录,见啥写啥,信手拈来,仓促成篇,写好即发。结果,一个月下来所发出的10多篇稿件,都放了空炮。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请教了老新闻干事,他翻阅了我写的部分底稿以后说,你功夫花了不少,可惜没有花到点子上,稿件大都没有抓准问题。我明白了,新闻稿件是紧跟形势,配合中心任务,指导现实工作的,抓不住问题,就失去了  相似文献   

20.
这几年台湾流行引进英美的畅销小说,除了预付版税一本比一本还高之外,书的厚度也是一本比一本厚.三四百页算是入门款,五六百页是标准型,有些甚至厚达七八百页,得分拆成上下册.台湾版的用纸又不如英美小说来得轻盈,书捧在手上读,不多久便会手酸. 后来读香港作家陶杰的文章才知道,英美的畅销小说之所以会这么厚,是经过专业出版人"理性计算"评估后得出的结果,答案是"六小时理论".也就是说,一本书得让一位典型的专业中产白领阶层读者,在六小时内读完. 六小时理论,成了英美畅销小说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或许你会问,为什么是六小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