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清代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奏议总集为研究重点,即清初曹本荣《奏议稽询》、平汉英《国朝名臣宏文》,中期官纂《皇清奏议》、《御选明臣奏议》,晚期朱《国朝奏疏》、王延熙等《皇朝道咸同光奏议》,论述了清代奏议总集在编排体例上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奏议在中国古代历史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古代个人奏议档案的编纂进行研究是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历代个人奏议档案的编纂状况,对奏议档案撰者与纂者之间的关系和编纂动机进行分析,对奏议集的编纂体例进行探讨,可以进一步丰富关于我国古代个人奏议集的研究成果,以期能够进一步完善档案学界对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史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3.
国家图书馆藏宋刻《新纂门目十朝名臣言行录》四十卷,虽系坊肆编刻的科举用书,但它处于朱熹《八朝名臣言行录》原本到《宋名臣言行录》版本演变过程的中间时期,展示了学界此前尚不了解的版本复杂性。《八朝名臣言行录》问世后不仅有“纂要本”,更有如《新纂门目十朝名臣言行录》这样的坊间增补本,更已开启了续补南宋部分的先河。同时,它又是一部罕见的专门反映宋代史事的科举用书,其编纂过程与体例均体现了坊肆书商对科举考试规律的深刻把握,也透露了举子应考的心理特点,是研究南宋科举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4.
《国朝诸臣奏议》,又称《宋名臣奏议》、《皇朝名臣奏议》,南宋宗室赵汝愚编纂,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按门类编纂的属于断代性质篇帙最繁巨的档案文献汇编。它收录了北宋243位官员所上的1631篇奏议,约130万字。然而,这部书更引起笔者兴趣的是它保存北宋时期各类形制的贴黄实例。贴黄之制,据清代学者顾炎武考证,始于唐朝。但唐时的贴黄范围仅限于时降敕书有所更改,以纸贴之,谓之贴黄;而“敕书用黄纸,则贴者亦黄纸也。”但唐代贴黄实物至今未见。宋代贴黄较之唐朝贴  相似文献   

5.
<正>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全宋文》第30册,卷636,收集了田况的奏议14篇,大致没有遗漏。细检之下,发现有三处失误,试陈于下,敬候指教。一、误拟标题——"论名奏"此篇虽收入《历代名臣奏议》卷1,无标题,故此标题为《全宋文》编者所拟。《论名奏》开首即言:"名者,由实而生。"似乎标题无误。按,宋曾巩《隆平集》卷4《田况传》与宋王称《东都事略》卷70《田况传》,均云:"著《好  相似文献   

6.
南宋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辅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南宋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辅文部分的一个比较系统的考察。文章首先从序跋、目录、篇题和注释四个方面 ,论述《宋朝诸臣奏议》辅文的构成情况 ,然后又将其中的注释部分单独提出 ,着重讨论。本文认为《宋朝诸臣奏议》辅文的编纂 ,不仅有助于对文献本身的理解和利用 ,而且在实现编纂者通过奏议文献的编纂 ,总结北宋政治得失的编纂意旨方面 ,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宋朝诸臣奏议》原名《皇朝名臣奏议》、《国朝诸臣奏议》,是一部篇幅巨大的北宋奏议选集。全书收录了241名臣僚的1630篇奏议,分为4集、150卷,约134万字。 《奏议》编者赵汝愚,南宋乾道二年(1166)举进士第一,历仕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因拥立宁宗之功,绍熙五年(1194)被任为宰相。是宋代皇族中唯一的任宰相的人。但半年后就被韩侂胄排挤,在赴贬所途中暴亡。  相似文献   

8.
张懿德 《档案学研究》2021,35(2):144-148
《海防纂要》是由明末名臣王在晋任职浙江提刑按察使期间所编纂的一部全面介绍明代海防的专题著述。《海防纂要》成书于明万历年间,该书在继承《筹海图编》《筹海重编》等旧有海防史籍相关记载的基础上,广征博引,旁搜远绍,内容丰富,编排合理且详略得当,以经世致用为主要目的,是王在晋档案文献编纂意识的集中体现。王在晋的档案文献编纂实践及其编纂意识对当下档案文献编研工作仍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永乐大典》卷5770"沙、长沙府十九、诗文"有4800字出处不明的引文,研究者根据《舆地纪胜》与《永乐大典》这两部书的独特编纂体例,判定其即《舆地纪胜》今本所缺失的卷54"潭州"中有关长沙的诗与"四六"。这有助于《永乐大典》编纂的研究与《舆地纪胜》的辑佚,同时也纠正了《永乐大典》方志辑佚中的一些失误。  相似文献   

10.
近读《〈永乐大典〉研究资料辑刊》,收有张升编"《永乐大典》现存卷目表",编者称该表"是在张忱石先生《永乐大典史话》附表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又参考了……《〈永乐大典〉编纂六百周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等最新成果……。"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葛思德文库(Gest Collection)藏《永乐大典》二卷,卷14949及卷20373,前此诸家著录,多有讹误。《〈永乐大典〉编纂六百周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收有拙撰"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藏《永乐大典》题记",始为匡正,可惜未为张升所注意。关于现存《永乐大典》调查,最早者为袁同礼,1929年撰《〈永乐大典〉现  相似文献   

11.
纪昀主持办理编辑《四库全书》的长过程中,有两项成就特别值得注意:一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秘籍,使亡书复活;另一是编纂《四库全书总目》及《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为导读要籍。尤其是《总目》的纂  相似文献   

12.
《永乐大典》修复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乐大典》是明代官方组织编修的一部大型综合性类书,它初名《文献大成》,始纂于永乐元年(1403年),永乐五年(1407年)完成。书成以后,明成祖朱棣,亲赐书名为《永乐大典》。  相似文献   

13.
《永乐大典》是明初编纂的著名类书,初名《文献大成》。明成祖朱棣认为“古今事物散于众书,不易检阅”,他打算把经、史、子、集各家之书,分类编辑,而且以音韵为序,以便于检索。于是,在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命解缙主持,参与编纂的有一百四十七人,次年即成。但朱棣认为收辑“尚多未备”。  相似文献   

14.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全书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目录六十卷,共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书中保存了我国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各种典籍资料达八千馀种。此书修成后,一直收藏在南京文渊阁的东阁。永乐十九年(1427),朱棣迁都北京,《永乐大典》随之北运,以后长期贮藏在宫城内的文楼。传至嘉靖年间,世宗"好古礼文",于《永乐大典》"时取探讨,  相似文献   

15.
明初编纂的《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共22937卷,又目录60卷。其收书范围"上自古初,迄于当世,旁搜博采,汇聚群分,著为奥典。"(《明成祖永乐大典御制序》)其中收录了不少宋元明初方志。按《大典》凡例,历代方志主要附见于各府、州地名之下,如《太原志》见于卷五一九九至五二○五"原"字太原府中,《淳祐临安志》、《咸淳临安志》、《杭州府志》及《西湖老人繁胜录》、《梦梁录》均载于卷七五五至七六○三"杭"字杭州府,此外,方志各类内容则分载于相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历代编纂的类书,三国曹魏有刘邵等编的《皇览》,晋有陆机等编的《要览》,北齐有祖珽等编的《修文殿御览》,隋有杜公瞻撰的《编珠》,唐有欧阳询、裴矩、陈叔达等奉勃编纂的《艺文类聚》,虞世南编的《北堂书钞》,徐坚等奉勅编的《初学记》,宋有李防等奉勅编的《太平御览》,王钦若、杨亿等奉勅编的《册府元龟》,王应麟编的《玉海》,元有王莹编集的《群书类编故事》,明有姚广孝、解缙编纂的《永乐大典》等。而清代陈梦雷编撰的《古今图书集成》是迄今流传下来的最大一部类书。  相似文献   

17.
陈垣对研究《四库全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唐朝以后,历代都修纂大型图书。宋朝有四大部书:《太平御览》1000卷,《册府元龟》1000卷,《文苑英华》1000卷,《太平广记》500卷;明朝编《永乐大典》22000卷;清初编《渊鉴类函》450卷,《佩文韵府》400卷,《全唐诗》900卷,《古今图书集成》10000卷。到乾隆三十八年(1773)时,开始编纂一部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全书著录书籍3503种,79,337卷,36,304册(此为文津阁本。各阁著录数不尽相同)。是古代最大的官修书、最大的丛书,也是古代官修的唯一的一部丛书。 这部书开始酝酿编书是乾隆三十七年(1772),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基本完成,共用十几年时间。但在编纂进行时和基本完成以后,随时发现违碍、错漏等问题,还在不断复校、补校、再校、撤换,有时部分校勘,有时全书复查。而且在编纂过程中,不断有敕撰、御制、钦定的书,陆续补入全书,故直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十月,《八旬万寿盛典》编成(乾隆五十四年始编)收入全书,这才算是最后完成。但在这之后,乾隆的御制诗五集,文三集,及改纂的《八旗通志》,都是嘉庆年间陆续入《四库》的。原来全书每册首页用阁名大印,如“文渊阁宝”等,末页用“乾隆御览之宝”,但这几部后补的书,都已改用“嘉庆尊亲之宝”,因这已是嘉庆帝继位以后的事情了。 今仅  相似文献   

18.
购得陈维礼等编著的《历代名臣奇谋妙计全书》(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9月版,1988年2月第三次印刷)一书,以为它收集了历史上一些名臣的奇谋妙计,对于启迪人们的智慧不无裨益。但笔者仅浏览一小部分,竟发现其中不妥及错误之处比比皆是。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名实不符。第一,书名冠以“历代名臣”,但书中所选人物却不尽然。其中既有皇帝(如汉昭帝、魏孝文帝、隋高祖、唐太宗、明太祖、康熙等等),又有王后(赵威后)、皇后(符后)、太后(杜太后)、嫔妃(骊姬、杨玉环等)。更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历代奏议大典》一书已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精选精编、注释评述、篇幅巨大的历代奏议大典。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史学家周谷城等担任顾问,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会长、著名史学家丁守和等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百余名  相似文献   

20.
《掾曹名臣录》是明代正德九年(1514)编成的一部传记集,有明刻本传世。掾曹,指官署中负辅佐之责的属官。本书专收明代出身于掾曹而最终成为名臣的人物的传记,传主计13人:刘敏、李友直、徐晞、杨时习、况锺、平思忠、胡鼎、王堂、曾仍、刘本道、王恺、单安仁、李质。虽然所录人物不多,但这是明人编撰的明人传记集,编者与传主距时不远,史料价值较高,故为史家所重。如1935年,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编《八十九种明代传记综合引得》,《掾曹名臣录》即在采录之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