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当前中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教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制定学习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预习,对老师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或呆坐听着,上课不得要领,没听到门道.凡此种种都是学生没有真正参与教学过程也就是参与意识差,被动学习.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但中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教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制订学习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预习,对教师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或呆坐听着,上课不得要领,没听到门道。凡此种种都是因为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也就是参与意识差,学习被动。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意识呢?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摸索,总结以下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3.
正面对众多初中学习的成功者沦为高中学习的失败者,笔者对他们的学习状态进行了研究、调查,发现造成成绩滑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原因1.被动学习。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教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不定计划,课前没有预习,对教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2.学不得法。教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发展,开放、民主、和谐的"课堂风"已吹遍了校园内外,每一位教师都在努力变更着"教师本位"的思想,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学活动的主体".然而,由于中学生年龄偏小,对教师有较强的依赖心理,习惯跟随教师运转,没有学习的主动性.纵观当今的课堂教学,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从不制定学习计划,课前不预习,对上课要学习的内容不了解;上课过程中忙于记笔记,或只顾听讲,学习不得要领,摸不到门路.这些现象都是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造成的,也就是学生的参与意识差,不会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学习。下面我就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参与意识谈几点粗浅的看法。现在的中学生由于年龄偏小,许多学生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教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制定学习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预习,对教师上课  相似文献   

6.
当今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较强,学习缺乏主动性.表现在学习没有计划,课前不预习,对上课的内容不了解,忙于记笔记,或呆坐着听教师讲课.这些都是由于学生没有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数学课堂是传播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课堂教学?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7.
顾晓波 《中小学电教》2011,(12):118-118
初中生在学习上的依赖心理是很明显的。为提高分数.初中数学教师将各种题型一一举例,学生依赖于教师为其提供套用的“模子”;但升人高中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变了。不再把各题型一一罗列了,因此套用的“模子”没有了.家长辅导的能力也跟不上了。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自己没有学习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出“门道”。因此,一时间还适应不了高中的学习,成绩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8.
试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课是教学过程中的最重要环节,学生能不能学到东西,学得好不好,主要看课上得怎么样.要想得到好的上课效果,授课教师就要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去.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采取互动形式授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赏识教育)来论述教师该如何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9.
正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表现为单一性、封闭性,从而形成了学生被动、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学生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性,上课不积极思考,不主动学习,这些表现都是学生没有真正参与教学过程,这也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大障碍.随着我市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六模块"建构式生态课堂背景下,如何把学生引领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本人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营造参与的气氛,诱发学生参与的意识,给予学生参与的机会,从而使得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做到勇于参与,乐于参与,善于参与,真正参与到  相似文献   

10.
由于高中物理理论、规律的抽象性,我们会在物理课堂上发现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上课不积极,有的两眼发呆,甚至还有的香甜入梦.这样的课堂即便一开始教师情绪盎然,后来也会被如此的课堂气氛而兴致大减.因为老师感觉到的是一节没有听众的讲课,若再继续讲下去没有丝毫意义.可想而知,如此沉闷的物理课堂,学生的学习效率肯定很低,学习效果不言而喻.这要求教师能把课堂气氛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中学生有很强的依赖心理,习惯跟着老师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主要表现在不订学习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或呆坐只听,上课不得要领,没听到门道等等.凡此种种,都是由于学生没有真正参与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2.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自我负责管理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的学习.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是在教师的参与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和地位不仅没有下降,相反还有所增强.教师在自主学习模式下被赋予了新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表现为单一性、封闭性,从而形成了学生被动、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学生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性,上课不积极思考,不主动学习,这些表现都是学生没有真正参与教学过程,这也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大障碍.随着我市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六模块”建构式生态课堂背景下,如何把学生引领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本人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营造参与的气氛,诱发学生参与的意识,给予学生参与的机会,从而使得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做到勇于参与,乐于参与,善于参与,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14.
邓世军 《甘肃教育》2005,(7):106-106
一、设计精彩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做好课本上每一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是教师教好物理、学生学好物理的前提。除此之外,教师若能根据上课内容的需要设计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精彩有趣的实验,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教师每节课都在上课,学生每节课都在听课。但是上课和听课不代表学习的过程在发生,教师上课如果是照本宣科、千篇一律、空洞无物,学生听课如果是心不在焉、昏昏欲睡、反感厌烦,那只能表明师生在完成上课这个程序,学习的过程并未真正发生。所谓让学习真正发生,一定是教师的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教学内容精彩有料,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学生听起课来精神振奋,有所得有所思有所悟。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开展教育改革的今天,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培养创新意识尤为重要.本文就此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一、激发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法使学生情绪高昂,智力振奋,就急于传授知识,就会给学生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所以,教师所上的课一定要有趣,  相似文献   

17.
正一、小学课堂"低效"教学现象1.放羊式。常见的低效教学方式中就包括"放羊式",也就是散漫式的。课堂上无组织、无纪律,教师没有办法掌控课堂秩序和上课的进度。现在的教学都强调自主性和开放性,但是有些教师并不能把握好度。自主开放不等同于散漫和放纵,也是需要一定的秩序的。这样的教学方式,没有教学的目的,学生每天也就不知道学习了什么。真正的有效课堂是指教师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针对学习目标提出质疑和询问,活动要以教学为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同一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各个班级都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学困生。造成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大部分数学学困生学习意志薄弱,缺乏学习毅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目标,学习没有动力,不求甚解,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讲,思维反应迟缓,教师布置的作业不能独立完成,懒得动脑筋,不愿弄明白所学内容;遇到不会做的习题,既不敢向教师请教,又不好意思向同学求助,干脆抄袭了事。  相似文献   

19.
正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同一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各个班级都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学困生。造成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大部分数学学困生学习意志薄弱,缺乏学习毅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目标,学习没有动力,不求甚解,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讲,思维反应迟缓,教师布置的作业不能独立完成,懒得动脑筋,不愿弄明白所学内容;遇到不会做的习题,既不敢向教师请教,又不好意思向同学求助,干脆抄袭了事。有的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交流互  相似文献   

20.
一忌应付差事。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潡教授指出,"除非你不做教师,如果你要做教师,必须参与听课评课。教师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课堂上,课堂生活是教师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听评课与上课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我们不能把教师仅理解为‘上课的人’,还要将他们理解为‘听评课的人’。通过参与听评课,教师可以加深对教育专业的理解和对学生学习的研究,从而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许多教师还没有把听评课当做与教学同样重要的事。心态决定行为,只有带着积极的、学习的态度去听课才能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