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上海市在部分小学中试行小班化教育,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实践表明,小班化教育已成为上海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良好契机。 实施“小班化教育”,是为了适应上海面向21世纪发展的需要,是建设与一流城市相匹配的一流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到2010年要初步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国际化、多功能和现代化的特大城市,上海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仅急切需要基础教育为培养数以万计的各类高、精、尖复合性人才奠定基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上海建设“一流城市、一流基础教育”的要求,上海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领导下,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积极推进中学、小学、幼儿园干部、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上海市中学、小学、幼儿园干部、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从  相似文献   

3.
小班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秋以来,上海市在部分小学中试行小班化教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实验效果,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两年多的实践探索表明,小班化教育已成为上海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良好契机。小班化教育不仅是教学班学额数的减少或教学形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它深刻而有效地影响着广大教师和干部的思想观念,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教材以及学校管理、师资培训等各项工作的全面改革。上海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人数正在逐年下降,上海市的经济、文化建设正在迅速发展,这为进一步提高上海基础教育的质量,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今年秋季起,本市黄浦、静安、虹口等区将大面积试行小学小班化教育。本期“专题研讨”栏目特发表一组有关文章,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小班化”一路走来:悄然改变着教育小班额、围坐式、环境布置、师生互动、个别化指导……正日益成为上海小学课堂教学的常态。在近日举行的上海区域推进小班化教育现场会上,长宁区率先宣布区域内所有公办小学已100%实施小班化教育,并同时承诺.到2007年.实现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小班化”教育全覆盖。  相似文献   

5.
为推进南京市小班化教育改革,促进小班化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创建国内一流的小学教育,推动南京"教育名城"的建设,南京市教育局教研室、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经协商决定合作成立"南京小班化教育研究所"。一、研究所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一小班化教育是在教育民主的思想指导下 ,由较少的学生 (2 0~ 2 5人 )组成班级 ,教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新的教学活动方式。在教育民主观念的指导下 ,小班化教育既重视教师的教 ,又重视学生的学 ,重视师与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让学生充分享受教育资源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发展。在我国 ,上海是最早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进行小班化教育的实验和推广的地区。对上海而言 ,探索和实施小班化教育是上海市建设一流基础教育中的举措之一 ,也是上海要建设一流城市的社会发展之需要。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 …  相似文献   

7.
小班化教育是一种班级人数较少、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教育组织形式,是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的基础教育发展模式。从1997年开始,天津市在小学开展小班化教育试点。全市18个区县300多所学校参加了试点。2001年,天津市从试点逐步推广小班化教育,并由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科研部门共同成立了"小班化教育实验的追踪研究"课题组。2006年,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总结前一阶段小班化教育实验的经验,结合当时生源回落的实际情况,以文件形式在小学全面推行小班化教育。在接下来开展的推进学校现代化建设工作中,天津市将班容量作为现代化建设标准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三、“九五”时期建设一流基础教育的主要目标“目标”是“内涵”的体现和具体化。“目标”也是理想和现实的结合。“目标”的选择,既必须依据教育理念,又必须从已有的基础出发;既是在一定时期可以达到,又具有催人奋进的激励作用。“九五”时期,是上海建设“一流基础教育”启动和初步奠定体系框架的阶段,因此,目标选择的适切程度对于上海建设“一流基础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上海建设一流基础教育的内涵和目标□金辉朱怡华在进行《上海市建设一流基础教育规划研究》的过程中,“一流基础教育”的内涵和目标定位是最基本的研究内容。对“一流基础教育”的内涵及其目标定位可以有不同角度的理解:有的同志侧重于从教育功能价值的角度分析;有的着...  相似文献   

10.
《教育传播与技术》2005,(4):F0002-F0002
上海市电化教育馆成立于1985年7月9目,从她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历史重任.为建设上海一流城市、一流基础教育这一宏伟战略目标服务,上海市电化教育馆始终把服务于一线教师和学生.推进教育技术和教学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把每个班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的小班化教育,作为建设一流基础教育的重要举措,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996年以来在上海、杭州等许多城市进行了试点,并在全国各地中小学迅速推广。试点研究表明:随着每班人数的减少,教师对学生的关爱面大大提高,优质的硬件投入,作业实行“面批”,个性化的教学等,使学生的潜能等得到了更好的发挥,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小班化教育为广大中小学生及其家长描绘出了美好灿烂的前景。小班化热也在本地区城镇逐渐升温。另外,随着出生人口的下降和城市化进程的开展,广大农村、山区学校也先后进入小班化教育阶段。所以,学…  相似文献   

12.
“小班化教育”是当代小学教育改革的世界性发展趋势 ,是当前上海小学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着力推进以“小班化教育”为标志的小学教育的革命性变革 ,是摆在教育界面前的具有前瞻性和开拓性的重要课题。在小班化教育中 ,由于学生数额的减少 ,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关爱 ,增强了师生互动和学生互动。这种互动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 ,发展他们的能力 ,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同时 ,也能激发出教师的灵感和机智 ,促使教师去钻研、去探索一套符合小班特点的教学方法和艺术 ,从而为教师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韩影 《今日教育》2010,(7):32-33
1997年以来,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先后在部分中小学进行了“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大量实验事实证明:小班化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推进素质教育、提升薄弱学校等有明显效果,对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育资源等有革命性的突破。小班化教育代表了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蕴涵着现代教育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4.
宣武区小学从1998年9月起,学生人数不足30人的班级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到2000年9月,一至三年级班额30人以下的共126个班,占全区一至三年级总班数的39.3%。宣武区教委领导从区域推进优质基础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认识到“小班化教育”是小学教育阶段一项具有开拓性和无限潜力与前景的教育改革实践,必须加强“小班化教育”的课题研究,使其在科学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四平路第一小学是虹口区一所普通的弄堂小学。1997年经过市教委与区教育局协商以及本校的极力自荐,四平路第一小学被批准为全市12所“小班化教育”试点校之一。经过几年的小班化教育尝试,学校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如今小班化教育已经成为学校自主发展的推进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和发展,上海根据“三个中心、一个龙头”的战略地位,适时地提出了“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教育”的口号,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赋予上海教育事业的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应当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怎样才能抓住机遇呢?我以为,不要一提“流教育”就马上想到上项目、扩设备,去搞一流的硬件建设。当然,这些无疑应成为办好“一流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首先应当借助办好“一流教育”这一有利契机组织一场大讨论。目前来看,“一流教育”还是一个模糊概念,它的内涵和外延一时还难以界定,怎样实施就更是众说纷纭,各取所需。我以为,不要急于得出标准答案,而  相似文献   

17.
“小班化教育”是国际教育发展的重趋势和探索的热点 ,是 2 1世纪初我国小学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 ,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未来发展趋势 ,我省已正式将“加强小班化教学的探索”列入落实《面向 2 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之中。为进一步探索小班化教育在我区的发展前景 ,为教育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提供可靠依据 ,大东区教师进修学校科研部对大东区小学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从本区实际出发 ,借鉴上海等地相关研究的已有经验和成果 ,查阅资料 ,调查数据 ,科学有补充的运用小班配置的数量模型 ,进行…  相似文献   

18.
按照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建设一流教育的任务,市教委制订了《上海市建设一流基础教育“九五”规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即将颁发实施。本刊从本期起连续刊登柯田祖撰写的《世纪之交上海基础教育的宏伟蓝图》一文,介绍《上海市建设一流基础教育“九五”规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的主要思想和内容,供大家在新学年中学习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师道》2000,(1):78-78
上海市教委日前召开了“上海市区域性推进小班化教育工作研讨会”。与会饶有兴趣地现场观摩了黄浦区北京东路小学学校的小班化教学,听取了黄浦、静安等区区域性推广小班化教育的经验介绍。  相似文献   

20.
“小班化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它适应了教育面向21世纪发展的需要,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急切需求。实施“小班化教育”,有助于深化小学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运行机制的构建,符合了当代发达教育的进步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