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李元昌老师的关心和具体指导帮助下,2000年9月,我校被省教育学院正式命名为农村中学教师培训校。从此,我们把帮助农村中学培训教师纳人重要日程,坚持不懈地作了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是李元昌老师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着重研究的课题,通过实践、探索取得了重要成果,他的"放——收——放"作文训练法与作文批改法——"点改法"相辅相成。同时,读写结合,也是李元昌老师作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读写结合方面,李元昌老师坚持以人为本,走出了独具特色的作文教学之路,本文就此介绍李元昌老师的读写结合的方法,以期望能给教师作文教学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刊今年第1期刊载了吴甸起同志采写的长篇通讯《他仍然走在田间小路上》,着重介绍了李元昌老师到省教育学院担任初中语文教研员以来,心系农村教育,主动帮扶农村学校的先进事迹,得到了社会强烈反响和各级领导的重视。教师节前,吉林省教育厅召开李元昌先进事迹报告会,授予他竭诚奉献农村教育事业的好教研员光荣称号,号召全省广大教研员和教育工作者向李元昌老师学习。9月5日,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批示:“李元昌老师事迹感人至深,并给人以深刻启迪。请教育部会同吉林省教育厅系统总结李老师的教育思想和有效做法,并在全国城乡推广,以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培训l,推动城市对农村的教育支援及教改工作。”  相似文献   

4.
2005年9月6日,省教育厅在吉林省宾馆召开李元昌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会上,厅长李军代表厅党组宣读了中共吉林省教育厅党组关于向竭诚奉献农村教育事业的好教研员李元昌同志学习的决定。李厅长亲自为李元昌同志颁奖、披挂绶带。厅党组号召各级教研员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向李元昌同志学习。决定指出:李元昌同志是全心全意为农村教育服务的典范,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先锋,也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楷模。他的精神是全省教育战线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5.
作为农村教育改革家的李元昌,作为一个基层的教改典型,是什么原因使他历久而不衰,时进而弥新呢?换言之,他是如何保持典型人物先进性的呢?  相似文献   

6.
李元昌,男,吉林省榆树市人,1949年生。中共党员,特级教师、教授,现为吉林省教育学院语文教研员,兼吉林省教育学院农村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7.
在我的案头,开放着田野上的一朵朵五彩缤纷的“小花”,那么令我心醉,令我神往。这就是以前多次出版,眼下经李元昌老师重写评语又隆重推出的《田野上的小花》。主编该书的阎兆艳、李明月是李元昌老师农村初中语文实验班的学生。书中100篇习作原为1985年至1994年三轮实验班学生的作文。  相似文献   

8.
阅读《人民教育》2009年第8期李元昌老师写的《回首走过的几个脚印》一文,感触颇深。李元昌老师是用他的青春在乡间小路上一步一个  相似文献   

9.
结识李元昌老师还不到两年,和他见面的机会也不多,但通过几件平凡的小事,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去年十月,东北师大农村教育研究所洪俊教授带领他的几名研究生到李老师那儿去拜师学艺,组织了一次“学习李元昌,研究李元昌”座谈会,我作为农村教师代表,受洪教授的邀请也欣然参加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10.
2006年9月7日上午,在吉林省宾馆礼堂,吉林省暨长春市庆祝第22个教师节大会隆重举行。当吉林省副省长陈晓光宣读完省委、省政府关于授予李元昌同志“竭诚奉献农村教育事业的好教师”荣誉称号的决定之后,省委书记王云坤为李元昌颁发了荣誉证书,省长王珉为李元昌佩带了绶带。在这次教师节庆祝大会上,李元昌同时被授予“吉林省教育系统师德标兵”称号,并被特邀作了事迹报告。 李元昌,这位57岁的吉林省教育学院的中学语文教研员,为普教界特别是中学界所熟悉。他是我国农村中学语文教改的先行者,被誉为“农村教改实践家”。1995年以来,他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中小学“十杰”教师、特级教师、教授、省管专家,并获香港伯宁顿孺子牛金球奖杰出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5年,吉林省教育厅授予他“竭诚奉献农村教育的好教研员”荣誉称号。 李元昌作为一位农村教改实践家,他最为突出的教改个性,就是热忱坚定、坚持不懈,至今依然走在农村教育的“乡间小路”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由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教育学院主办的“李元昌农村教研师培经验交流会”于2006年11月加日在德惠市举行。会议围绕李元昌农村教师培训新经验,先由李元昌老师作中心发言,然后又有七个县(市)作了介绍,会议还围绕中心议题进行了集中的交流研讨。  相似文献   

12.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农村的发展和进步培养合格人才,是李元昌语文教育观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被誉为农村语文教改实践家的李元昌是本世纪80年代中期崛起的语文教改代表人物。他的大语文教改的整体经验正在全国推广,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目。这是因为李元昌的教改实践探索回答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素质教育的实质、特点、规律和道路,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过程中,农村教育应该承担起培养新农村建设主力军的使命。作为农村教育的一个侧面,农村中学语文教育如何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如何走出一条有农村特色的教育教学改革之路?李元昌进行的四轮长达13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15.
李元昌大作文观指导下的作文教学,是变单一教学为综合教学。李元昌认为,农村的学生毕业回乡后,在生产实践中将会遇到许许多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这种问题往往是一种知识、一种思维方式所无法解决的。以前,各种课本虽然都装在一个书包里,但却“各自为政”,界线分明,老死不相往来……作文教学则有条件打破这种状况。基于这样的认识,李元昌加强了作文同其他学科的联系:初一学生学了植物“细胞液渗透现象”,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上的理论建树与实践突破———评李元昌的大作文观吉林/刘述深刘力李元昌的大作文观其特点有三:一、强调拓宽学生的写作空间1985年,李元昌做过一个调查,他对初中三个年级学生写的200篇记叙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取材家庭生活的有86篇,占41....  相似文献   

17.
李元昌是80年代中期涌现出的颇有成就的教育改革家。在持续十几年的语文教学改革实验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紧紧把握“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一根本宗旨,以大文化、大教育的宏阔视野,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教学思想。这使李元昌跳出语文教学自身狭小封闭的天地,没有就语文教学来进行语文教育实验,而是从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观点出发,在培养人,造就人上下功夫,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中国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同时也是为中国整个基础教育改革探索出一条…  相似文献   

18.
李元昌,这是一个熟悉的名字,九年前他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第二届十杰教师,其事迹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吉林日报》等众多媒体上广为传播,深深地感染着广大读者。李元昌老师的名字,也是一个光荣的名字。这个名字,是把自己宝贵的青春、充沛的精力、丰富的知识和崇高的理想毫无保留地奉献给教育事业,倾一腔热血为农村教育铺路的人民教师形象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根据甘肃省统计局印发的甘统函(2007)《甘肃省基础教育调查———老师问卷》对2382名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普遍偏低,十三个月工资也未完全得到兑现。同时在一些地区还存在工资不能按时发放、拖欠老师工资的现象。在此基础上,论文针对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收入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元昌,男,1949年出生,中共党员,1977年考入长春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坚决要求回家乡学校任教,至今近20年,现为吉林省榆树市秀水二中校长,特级教师。李元昌同志在教改实践中不断摸索,锐意进取并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10多年来他本人发表了30多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