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中化学试用教材上册(1987年5月第2版)第70页有这样一个结论:“任何可溶性钡盐跟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之间的反应都可以用上述离子方程式(指Ba~(2+)+SO_4~(2-)=BaSO_4↓)来表示。因为在所有这种情况下,都会发生同样的化学反应:Ba~(2+)跟SO_4~(2-)结合生成BaSO_4沉淀的反应。”我认为其中“任何”两字用得欠当,尽管任何可溶性钡盐跟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之间的反应都包含上述离子反应,但并  相似文献   

2.
分析诸多同学离子方程式写错的原因,大致归纳有如下几种。 一、考虑问题欠全面、完整。 Ba(OH)_2和H_2SO_4的反应写成Ba~(2+)+SO_4~(2-)=BaSO_4↓或H~++OH~-=H_2O。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Ba~(2+)+2OH~-+2H~++SO_4~(2-)=BaSO_4↓+2H_2O  相似文献   

3.
山东梁山一中荣全祥指出离子方程式比化学方程式更能反映化学反应的实质,它不仅表示一定物质之间的反应,而且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课本通过硫酸钠溶液跟氯化钡溶液起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白色的硫酸钡沉淀的例子写出了Ba~(2+)+SO_4~(2-)=BaSO_4↓的离子方程式,并说“任何可溶性钡盐跟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之间的反应都可以用上述这个离子方程式表示。”接着总结出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步骤。 可溶性钡的弱酸盐溶液跟硫酸溶液可溶性钡盐的固体跟浓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的固体之  相似文献   

4.
离子反应实质上是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离子方程式反映了同一类型化学反应的实质。中学化学里的离子反应大致可分如下几类:一、复分解反应中的离子反应根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难溶物、难电离物和挥发物)有三种情况:1.生成难溶物:BaCl_2 Na_2SO_4=BaSO_4 2NaClBa~(2 ) SO_4~(2-)=BaSO_4↓2.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教学目的要求:略 教学重点:检验SO_4~(2-)离子的原理,方法,步骤。教学程序如下: 复习提问 写出下列各物质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 H_2SO_4 Na_2SO_4 BaSO_4 新课引入 展出两瓶无色溶液,如想知道此溶液中是否含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在干湿循环和弯曲荷载作用下再生混凝土硫酸盐侵蚀劣化进程.试验中使用了3种不同的荷载率(0,0. 3和0. 5),通过对再生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和水溶性SO_4~(2-)含量的变化来研究其劣化进程.并利用XRD,ESEM和X-CT等测试手段来研究再生混凝土劣化过程中内部产物与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弯曲荷载能够加速再生混凝土在硫酸盐侵蚀和干湿循环下的劣化,并且加快SO_4~(2-)向混凝土内部的传输速度.这是因为随着荷载率的增加,再生混凝土的微裂纹会加速扩展,为SO_4~(2-)的传输提供更多的通道.而SO_4~(2-)将会与水化产物反应生成膨胀性产物(石膏和钙矾石),进一步加速了再生混凝土的劣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与用量有关的离子反应,其特点是反应物相同,而用量不同时,反应的产物不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亦不同.例1(1)向NaHSO_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_2溶液至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在此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_2溶液,请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解析:(1)NaHSO_4溶液中的H~ 被Ba(OH)_2所提供的OH~-恰好完全中和,NaHSO_4溶液中的H~ 和SO_(4)~2-的物质的量相等,而Ba(OH)_2所提供的Ba~2 的物质的量只有OH~-的一半,可见此时溶液中的SO_(4)~2-只有一半被沉淀,离子方程式应为:2H~ SO_(4)~(2-) Ba~(2 ) 2OH~-=BaSO_(4)↓ 2H_2O  相似文献   

8.
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可燃物为何选用红磷?剖析红磷燃烧后的产物P_2O_5是固体而不是气体,其体积可以忽略不计;红磷燃烧时几乎能消耗密闭容器中的全部氧气。2、鉴别Cl~-或SO_4~(2-)时,为什么要滴加稀硝酸?同时鉴别Cl~-或SO_4~(2-)时,要先鉴别哪种离子?  相似文献   

9.
在现行中学化学课本及其一些中学化学读物中都曾提到检验硫酸根离子(SO_4~(2-))用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也常见到这样的描述:如果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不溶于稀硝酸(或盐酸)的白色沉淀生成时,说明该溶液中有硫酸根离子(SO_4~(2-))存在。甚至在一些高校的  相似文献   

10.
络合物对中学生来说是一个崭新的概念。特别是络合物的结构比较抽象。为了加强直观教学,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在[Cu(NH_3)_4]SO_4的稀溶液中滴入稀Ba(OH)_2溶液(稀溶液透明度大;BaSO_4晶粒大,不透过滤纸),立即产生BaSO_4沉淀,溶液变混浊。过滤。滤纸上为BaSO_4沉淀,溶液又变成了透明的深蓝色.  相似文献   

11.
在讲述初中化学第181页“稀硫酸跟氯化钡的反应”那段课文时,我作了这样的安排。先做演示实验,向盛有少量稀硫酸的试管里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生成了白色沉淀物),滴入稀硝酸,振荡(沉淀不消失)。在学生看清实验现象后,就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从实验看出,稀硫酸跟氯化钡起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硫酸钡沉淀。H_2SO_4+BaCl_2=BaSO_4↓+2HCl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固体超强酸SO_4~(2-)/WO_3/ZrO_2在尿囊素合成中的应用以及缩合阶段反应规律及影响因素,并采用熔点测定、红外分析的方法对尿囊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固体超强酸SO_4~(2-)/WO_3/ZrO_2催化乙醛酸与尿素缩合得到尿囊素,其适宜的反应条件为:投料比1∶4,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3h,尿囊素收率为61.12%,且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浸渍法制备SO_4~(2-)/ZrO_2-SiO_2固体超强酸,并以廉价的1,4-丁二醇和工业废气在吸收过程中产生的溴化氢为原料,以合成的SO_4~(2-)/ZrO_2-SiO_2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合成用途广泛的1,4-二溴丁烷.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SO_4~(2-)/ZrO_2-SiO_2固体超强酸制备过程中的复配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硫酸浓度等因素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以1,4-二溴丁烷的收率为考核指标,确定了SO_4~(2-)/ZrO_2-SiO_2固体超强酸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当n(Zr)∶n(Si)为1∶4、陈化时间12 h、预焙烧温度200℃、焙烧温度550℃、焙烧时间3 h、H_2SO_4浓度1.00 mol/L、m(前驱体)∶V(H_2SO_4)=1∶10时制备的固体超强酸的催化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4.
看到《江苏教育》(中学版)1987年第8期,丁家喜老师写的《检验SO_4~(2-)的试剂应如何选择》的文章。我觉得文中关于检验SO_4~(2-)的试剂的选择,这个问题是值得讨论的。但是,对文中最后说“限于初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初中化学课本用BaCl_2作试剂来检验SO_4~(2-)离子是合适的我有不同意见。现将我的看法阐述如下: 一方面,如果说选择Ba(NO_3)_2溶液来检验SO_4~(2-)不合适,是因为要受SO_3~(2-)的干扰,那么选择  相似文献   

15.
植物从外界环境吸收离子时,具有选择性:(一) 表现在不同植物吸收盐类离子的不同速度上。把番茄和水稻分别培养在成分相同的培养液中,发现番茄吸收Ca~(2+)和Mg~(2+)速度快,而不吸收SiO_3~(2-);水稻吸收Ca~(2+)和Mg~(2+)速度慢,而吸收SiO_3~(2-)速度快。(二) 表现在同种植物对同一种盐类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吸收的差异上。如供给(NH_4)SO_4,植物吸收NH_4~+比SO_4~(2-)多,这样就有许多SO_4~(2-)残留在土壤中,土  相似文献   

16.
非水滴定法测定乌洛托品含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乌洛托品(六次甲基四胺)为白色晶形粉末,有光泽,易溶于水及乙醇、氯仿、冰醋酸等有机溶剂。本品具有消毒防腐作用,医药上用于尿道感染,如膀胱炎和肾盂肾炎等。目前化工生产测定其产品含量通常采用中和返滴定法即精确称取一定量试样,准确加入过量的 H_2SO_4标准液,加热除去甲醛后,以甲基红作指示剂,用 NaOH 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 H_2SO_4,反应为:(CH_2)H_4+2H_2SO_4+6H_2O(?)2(NH_4)_2SO_4+6HCHO↑此法整个分析过程比较费时,操作繁琐,而且凭嗅觉判断溶液中甲醛是否除尽,不易掌握。本文提出在冰醋酸中以金莲橙或亚甲基蓝加喹哪啶红为指示剂,以高氯酸为滴定剂来测定乌洛托品  相似文献   

17.
《安康学院学报》1994,(1):39-42
本文计算了不同浓度硫酸水溶液中(?)H_2SO_4、(?)H~+/H_2、(?)co_2/C,数值并绘制了298K时(?)-lgm图,指出(1)当H_2SO_4浓度约为0.63mol·kg~(-1)时,SO_4~(2-)与H~+的氧化能力相当.在此浓度以下,SO_4~(2-)的氧化能力比H~+弱;而在此浓度以上,则是H_2SO_4的氧化能力比H~+强.(2)浓H_2SO_4氧化金属铜生成SO_2,H_2SO_4的最小浓度是11.2mol.kg~(-1).(3)浓H_2SO_4氧化非金属碳生成CO_2,浓H_2SO_4的最小浓度是6.0mol.kg~(-1).  相似文献   

18.
BaSO_4和BaCO_3都是难溶于水的,且BaSO_4比BaCO_3的溶解度更小,因此,我们可以将BaCO_3和一种可溶性硫酸盐作用,而使BaCO_3转化成硫酸钡,一般地都认为BaSO_4不能转化成BaCO_3、即如下反应不能进行。  相似文献   

19.
现行高中必修课本第一册第69页倒数第一行有如下的叙述:“由此可见,用可溶性钡盐溶液和盐酸(或稀硝酸)可以检验硫酸根离子(SO_4~(2-))的存在。” 笔者认为此种提法不严密。因为教材仅是从有限的不溶于水的钡盐(如碳酸钡、磷酸钡)能溶于盐酸或稀硝酸而得出上述结论的。既没有考虑含有Ag~ (或Hg_2~(2 )、pb~(2 ))而不含SO_4~(2-)的无色透明溶液,也没有考虑含有SO_3~(2-)而不含SO_4~(2-)的无色透明溶液。此两种情况下都可能出现与含SO_4~(2-)的无色透明溶液相同的现  相似文献   

20.
高中生物全一册(1982年2月版)的第二章矿质代谢部分(见第39页第2自然段)有这样一段话:“离子的选择吸收,还表现在植物对同一种盐类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吸收的差异上。例如,供给硫酸铵[(NH_4)_2SO_4]时,植物吸收NH_4~+比SO_4~(2-)多,这样就有许多SO_4~(2-)残留在土壤中,久而久之,土壤就逐渐酸化。因此,我们称硫酸铵为生理酸性盐。如果供给硝酸钾(KNO_3)或硝酸钠(N_aNO_3)时,植物吸收NO_3~-比K~+或N_a~+多,这样就有许多K~+或N_a~+残留在土壤中,久而久之,土壤就逐渐碱化。因此,我们称硝酸钾和硝酸钠为生理碱性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