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明文不按说明文的规矩去教,成了说明文教学的一大问题.根本原因是说明文概念没有下移,教师仅仅在“说明文”这样一个文类集合的概念上认识说明文,并最终导致对说明文文体特征认识的含糊和教学内容的粗浅.要改进说明文教学,首先得增进教师对说明文文体类型及教学功能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使学生成为积极的说明文读者.  相似文献   

2.
在各类文体中,不少教师不大爱教说明文,学生也不大喜欢学说明文,觉得它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但是,说明文作为一种重要的实用文体,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它与生产和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因此,提高说明文教学的效率已经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一项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3.
说明文、应用文是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使用最普遍的文体。职高毕业直接就业的学生掌握这两种文体十分重要。然而,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师摆脱不了升学率的束缚这两种文体的教学成了薄弱环节。因此本文主张职业高中必须尽快纠正忽视说明文、应用文教学的状况,加强对这两种最常用、实用的教学。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教学,无非就是围绕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这三大文体来进行的。在这三种文体中,由于议论文内容比较枯燥、语言抽象,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感到比较困难。特别是初次接触议论文的,往往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工夫下了,效果却不明显。那有没有什么窍门,  相似文献   

5.
说明文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文体,它是以言简意赅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点、成因、关系、功用等知识解说清楚的一类文章。它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也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往往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感到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审视说明文的教学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在说明文的教学中存在着许多误区: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普遍觉得说明文不好教,学生也常常反映说明文不好学。究其原因主要是把握不住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对说明文说明的内容不甚了了,对说明文的一般结构规律也缺乏必要的认识。针对以上情况,多年来,我在进行说明文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作了一些探索,并认为教好说明文的关踺是抓住说明要素以把握说明文的结构规律。  相似文献   

7.
说明文在统编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在教学中,教师要准确理解编者的意图,把准说明文的教学方向,使说明文教学凸显出浓浓的语文味。在教学说明文时,教师可从文体要素、品析语言以及实践运用等方面,引导学生掌握说明文特征、领悟说明的方式、体会说明文的价值。这样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掌握学习说明文的基本规律,提升说明文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陈华君 《教师》2013,(24):43-43
说明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它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说明文作为一种最常见、最实用的文体,在社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更突出了语文的工具性特点。然而长期以来,说明文教学在师生中却形成这样一种局面:语文教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意学。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教师要在了解说明文文体特点及要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努力优化说明文教学策略,提高说明文的教学实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运用"三环节"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运用不同手段,激发学生阅读说明文的兴趣;要引导学生从说明文中获取写作方法,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相似文献   

10.
严静 《成才之路》2014,(35):59-59
说明文属于比较实用性的应用文体,语言质朴平淡,写法上没有太大的变化,说明文的教学也有其闪光之处,只要教师深挖教材,发现教学资源,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灵动。  相似文献   

11.
董冀宁 《快乐阅读》2011,(21):114-115
一、教学设想说明文对于初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比较陌生的文体,由于文章本身都比较枯燥无味,学生对它没有太大的兴趣,因而学写说明文就成了本学期写作教学的一大难题。如何能引导学生写好一篇说明文呢?我觉得应从学生身边所熟悉的事物入手,因此我选取学生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处  相似文献   

12.
梁春明 《快乐阅读》2011,(20):107-108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由于说明文相较于其他文体来说,显得枯燥、抽象,因而成为许多教师教不好,学生也厌学的一种文体。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材中的说明文,是一座巨大的"美"的宝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文章中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去认识、理解和品味,让学生在审美愉悦中完成学习。  相似文献   

13.
唐利群 《湖南教育》2002,(13):52-52
搞好说明文的写作,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对技校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说它是重点,是因为技校学生走入社会后经常要用到它。比如填写个人简历,介绍商品,传授知识,回答询问,标写广告,都离不开它,其适应性特别强;说它是难点,是因为说明文跟其他文体相比比较乏味、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也很难写好。如何提高学生说明文的写作水平呢?找准说明文写作教学的突破口:学而有趣。说明文的无情节、不生动性,使学生感到枯燥厌学,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就成了说明文写作教学的首要任务。要做到这一点,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首先要…  相似文献   

14.
说明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说明文文体的特殊性,教师缺乏教法的引领,学生缺乏学法的兴趣,说明文的教学大多流于形式,枯燥乏味。说明文这种特殊的文体,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特殊的教学价值。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文体特征,善于发掘其中的趣味因子,捕捉其中的语文味道,通过精心地解读与设计,让学生乐学、善学。  相似文献   

15.
在各类文体中,不少教师不大爱教说明文,学生也不大喜欢学说明文,觉得它既不像记叙文、文学作品那样形象感人,又不像议论文那样具有一种论证的逻辑力量,枯燥而乏味。这一认识,使说明文成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而事实上,让学生学好说明文体,不仅是学生今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而且它对学生整个思维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说明文与其它文体思维的区别 说明文是说明事物的。所谓说明,就是要客观地对某种事物或某一事理作解说,使人能够明白这一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说明文?怎么写好说明文?这既是当前小学习作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应掌握的必备技能。不少教师一谈起说明文的习作教学,便眉头紧皱,长吁短叹,大有说明文教学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感。当然,也有不少教师认为,写说明文犹如按方抓药,片面的认为说明文是最容易写的文体之一。说明文教学是难还是易?笔者立足课堂实践,就说明文教学的难与易作一些简要辨析,以期探索一些可行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耿福侠 《成才之路》2012,(11):39-39
正说明文在语文教学中都一直不受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这种文体本身单调、枯燥,没有生动的情节和细腻的描写。第二,受文体本身特点的影响,使得教师的讲解几近机械化。但是,这种文体在实际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却是举足轻重的。我认为,教学说明文,激发兴趣是重中之重,激不起学生的兴趣,一切都无从谈起。我把自己教学中的两点感悟,在这里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8.
说明文以介绍知识为主要目的,因此它没有优美的语言、精彩的故事情节,这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师的教学也容易变成科普课。要提高说明文的教学效率,教师就要帮助学生提炼出说明文的文体要素,引导他们领悟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并进行迁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凸显出说明文教学的语文味,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让我们借鉴,我们只有靠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作为一名普通的初中语文教师,我有意识地在教学设计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下面仅以《中国石拱桥》的教学为例,谈谈我的教学设计思路。《中国石拱桥》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说明文单元的第一课,学生初次接触这种文体。我设计了如下三个教学环节:教学环节第一步:选择一则引导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阅读两篇短文(一为记叙文,一为说明文),并谈谈阅读感受。这一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初步了解说明文与记叙文的区别,了解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教学环…  相似文献   

20.
说明文在初中课文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因此其重要性不可忽视。而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说明文的讲授却颇让语文教师头疼:讲台上老师讲得头头是道,讲台下学生听得兴味索然。他们说:“上说明文真是太没劲了,既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也没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学生们对说明文的学习兴趣不浓,使课堂氛围沉闷压抑、毫无活力,教学效果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我作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