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求学生善于释疑、解疑,教师必须要善于设疑。语文教师要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抓契机、巧点化,提高课堂提问的艺术性,不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活动中常见的形式,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思维相互撞击的重要形式.它不仅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提问包括质疑和解疑两个方面.解疑因提问而产生,解疑与提问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
1.设置悬念解疑导读。根据儿童好奇心理,在自学之前,用故事、谜语、提问、演示等方法,设置疑问,造成悬念,激起学生阅读课本的强烈欲望。  相似文献   

4.
一、启发诱导,发展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必须具有启发性.通过提问、解疑的过程,达到诱导思维的目的.提问启发,把握时机最重要.因此,要求教师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难点,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洞察学生心理,善于捕捉时机.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注意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循循善诱,方能鼓起学生的信心,通过分层启发,才能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琳 《现代语文》2011,(4):75-76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的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传统的由老师提问学生思考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6.
教学设计时需要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认知规律、思维障碍,才能使教学设计更贴近学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进行知识建构.教学设计时需要理解教材,理解教材内容、编排意图,重视教材的特色栏目,善于将教材内容"生长"开去,促进学生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丰富或调整原有认知建构,顺利进行知识建构.教学设计时需要理解教学,重视教学过程、教学方式、课堂提问的设计,才能优化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7.
教学相长,恰当的提问,设疑,解疑能起到有效传授和巩固知识的作用。本试从学生答疑的几种心理入手,浅析教师相关针对性的设疑艺术。  相似文献   

8.
所谓思辨性提问,是指在阅读教学中设计和提出的问题以及解疑的过程具有启发性、可思考性和探索性。其中问题的设计是前提,引导解疑是关键。好的引人深思的问题能激起学生探索钻研课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解疑,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辩证思维的能力。思辨性提问有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状态,顺着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课堂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提问中要激"疑"、巧"问"、示"错"、设"障"、求"变",促使学生"注意"与"卷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新编牛津初中英语教材的教学实践,介绍如何把有效课堂提问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使教学过程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的心理发展规律,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提高阅读技能,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课堂问题是一堂课中学生能否掌握本课知识,发挥学习潜能,调动学习主动性的重要链条,对于课堂问题的设置要注意到问题之间的顺序,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过程中的心理认知规律,而对于课堂问题也不能搞专权,应把提问权交给学生,对于学生的提问质疑能力要加以训练,以实现对学生的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2.
提问与解疑是教学过程中的常用手段,通过这种方法能有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并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以辅导,重点解析,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良好的提问与解疑技巧能营造出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并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裴霞 《华章》2010,(14)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本文选择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师生教学对话的案例来探讨如何有效促进学生主动提问.  相似文献   

14.
郭文亮 《考试周刊》2012,(46):62-63
提问能起到设疑、解疑和反馈的作用,能指明方向、承上启下、启发思维和调节气氛。合理的提问,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善教者必善问,善问是一种艺术,只有善问,课堂气氛才会活跃,学生的思维才能被激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设置课堂提问,使提问符合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认知规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恰当的提问犹如平静的湖面上扔下的一块石子,会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成为“好知者”,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思考的快乐.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自己的一堂课第一次上课过程和经过反思后的上课过程为例,探究了在转换或递进教学内容时,如何进行流畅的连接。总结出了三点衔接流畅的策略,即导入提问要符合学生认知,问题要由易到难,环环相扣,重难点问题,准备铺垫性的问题,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17.
崔玉涛 《成才之路》2012,(22):72-72
精巧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发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可以在提问和回答的过程洞察学生上课时的心理认知过程。教学中的提问,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关键。教师可以从因材设问和因才施问两个大的方面入手,用精巧的提问优化生物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提问是教学问题得以实施的中介,教师应从问题设计目标、提问表述、学生已有认知、心理水平和思维过程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多种提问方式,从而进行有效提问。  相似文献   

19.
一、引导学生敢提问、会提问 1.让学生懂得质疑的目的教学中,教师在不打击学生质疑积极性的前提下,相机点拨,使学生逐步明确:质疑是为了探索,为了解疑,应在认真阅读与思考的基础上提问。提问不求问题提得多,而求提出的问题有一定深度和思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教师的提问、讲解都要富有启发性。"启发性提问能触动学生的思维神经,给学生点拨正确的思维方法及方向,在教学中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一、在激发兴趣中提问抓住学生认知上的矛盾来提问激趣。如《威尼斯的小艇》一课中可抓住学生认知上的急于了解威尼斯小艇情况的心理进行。我们还可以从学生实际生活入手提问。如《飞夺泸定桥》讲解"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这一句时,教师从学生生活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