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们常认为“开车时接电话比酒后驾车更危险”,许多地方更是把禁止在开车时接听电话写进了交通法规。现在,这一观点得到了理论支持——美国科学家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很难同时处理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你的朋友邀请你赴宴,虽然朋友的家距离你的家只有1千米,可你还是开车过去了。盛情难却,你连喝了4杯酒,感觉有些晕乎乎的。为了安全,你决定步行走回家。等一下,你真的觉得步行回家比开车回家更安全吗?开车比走路更安全媒体和法律界都告诉我们,酒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比正常驾车的事故率要高十几倍,所以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千万不要醉酒驾车。然而,如  相似文献   

3.
酒后驾车后患无穷。为了避免司机在酒精浓度超标的情况下开车,我想在汽车方向盘里安装一个酒精浓度检测器,当司机上车接触方向盘准备发车时,酒精浓度检测器就通过司机的呼吸来检测酒精浓度是否超标。如果酒精浓度超标,车就无法启动,可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给交通安全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4.
冯鑫 《科技风》2013,(6):251
随着汽车的逐渐普及,人与车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而酒后驾车致人死亡的事故频频发生,也足以说明其社会危害性之大。在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有明确的处罚规定,而一部人视而不见,视生命如儿戏,酿出多起让人惨不忍睹的悲剧,如"成都孙伟铭案""南京张明宝案"等。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在原有的基础上修订并频步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更加明确,处罚更加严厉,目的是有效遏制悲剧的再发生。即使这样,悲剧还是在所难免,相关的报道还是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5.
黄晖 《中国科技信息》2013,(12):174+185
阐述了酒精检测技术的分类,介绍了几种国内外研究开发的酒后驾车酒精检测装置及其检测原理,并对酒后驾车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给予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酒后代驾联盟作为一种创新治理酒后驾驶的手段,已在全国范围内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对酒后代驾联盟的调查和研究,从酒后代驾联盟对治理酒后驾车的意义、联盟的组织模式、联盟的功能定位以及联盟尚且存在的缺陷四个方面对合肥市的酒后代驾联盟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阿碧 《发明与革新》2010,(10):26-27
我国交通部的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因驾驶员酒后驾车所导致的交通事故平均每年有25万余起,造成约5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近13亿元。为了防范酒后驾车对人们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世界各国都有对酒后驾车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相似文献   

8.
《世界发明》2005,(5):83-83
每年有多少车祸是因为司机驾车时接听电话而引起的呢?大多数司机都承认开车时使用手机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因为你不得不单手握着方向盘,还要时刻小心不要被执勤的交警逮个正着。不幸的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办法对疯响的电话铃无动于衷。那么把这个半球形的小东西装在驾驶座旁吧.它能够解决你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许多人都对一边开车一边打手机不以为然,但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一旦让大脑同时处理两项事务,往往会效率低下甚至发生危险。  相似文献   

10.
科技快递     
一心不能二用有依据许多人都时一边开车一边打手机不以为然,但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一旦让大脑同时处理两项事务,往往会效率低下甚至发生危险。科学家发现,大脑神经系统中存在一个“瓶颈”区,正是这一特殊区城阻碍了人脑多  相似文献   

11.
酒驾之痛     
致远 《百科知识》2010,(6):55-56
2009年6月,南京市,一司机酒后驾车狂飚1400多米,沿途撞倒9名路人,撞坏路边停放的6辆轿车。撞到的9名路人中,3人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2人抢救无效死亡,其中包括一名孕妇,另有4人受伤。  相似文献   

12.
《科技新时代》2004,(3):97-99
虽然你在开车时已经很专心了,但总还是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意外发生.怎么办呢?各大汽车公司都正在打汽车本身安全的主意。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超速行车和酒后驾车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但处以罚款等制裁都收效甚微。后来,警方根据医生和教育家的建议,对违章的司机进行  相似文献   

14.
驾车前往风光旖旎的加利福尼亚葡萄庄园品尝美酒是许多爱酒一族的梦想.但是酒后宝驾驶却成为他们担忧的问题,在第二届洛杉矶“汽车设计挑战赛”上.迈巴赫公司推出的名为“加州美酒之旅”的新型汽车使开车与品酒不再矛盾。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国内外酒后驾车引发的重大伤亡事故呈愈演愈烈之势。在我国2009年8月下旬的专项整治行动中,仅仅一周,全国就查处"酒驾"28800起。而国外的酒后驾车问题也非常严重,如美国,每年超过11000人死于"酒驾"导致的交通事故,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40%。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酒后驾车危害性日趋严重,而交警手持式呼气检测设备又不能方便、全面的检查预防酒驾,设计了一款基于单片机和手机的车载防酒驾系统。采用酒精阵列传感器检测,摄像头拍照对比,GPS模块定位来获取酒驾信息。通过蓝牙传输和手机酒驾APP发送信息,使酒驾信息得到及时的处理。该系统具有简单方便、灵敏、安全等的特点,可以有效杜绝酒后驾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颜海剑 《科学中国》2006,(12):26-29
司法部门一直有一个梦想。希望发明一种技术可以准确可靠地判断一个人是否在撒谎,就像血液检测技术可以通过DNA的相关性来判断两个人是否具有血亲关系,酒精测定仪可以通过对司机的呼吸空气进行分析而快速判断司机是否酒后驾车。确定一个人是否撒谎是非常困难的,但人们并没有停止尝试。  相似文献   

18.
汽车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但酒驾也随之而来,酒后驾车导致的交通事故给无数家庭带来了痛苦。 近年来,国家从法律层面严禁酒驾行为;从行动层面对酒驾给予了严厉的打击和制裁。然而,从技术层面来看,对酒驾的处理方式仅仅停留在查处上。  相似文献   

19.
《大众科技》2008,(6):10-10
一项在1.3万多名儿童中展开的大型研究发现,母亲怀孕时使用手机会严重损害胎儿的健康,容易导致孩子日后产生多动症等行为障碍、情感障碍、关系障碍和品行问题,而如果儿童自己使用手机,那么产生以上问题的几率将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20.
兰迪·奥斯舒尔是一位典型的美国妇女,所以她也有美国女子的两大嗜好:打电话和扔东西.几年前,当她一边开车一边打手机时突然掉线了,气得她差点把电话扔出车窗外.当时她就想,如果有一次性手机就好了.没想到几年后这个念头还真实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