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对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县、河北省丰宁县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调研发现,由于贫困地区贫困寄宿学生的生活补贴费用处于低标准的水平,农村教师编制紧张,不能设置专门的生活教师,公用经费没有对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管理做出专门的安排,使得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活动很贫乏,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需要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加强学生课余活动资源建设;设立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编制,保障对学生课余活动的管理;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待遇,增强教师组织学生课余活动的积极性;建立面向学生课后管理的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培训体系,提高学生课余活动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生活教师是以寄宿学生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工作范围的教师群体.生活教师对学生的寄宿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当前,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队伍存在人员偏少、年龄偏大、缺少相应的培训指导和政策支持等问题.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队伍建设,需要设置专门生活教师编制,完善生活教师选聘制度,明确生活教师的工作职责,加强对生活教师的相关培训,并提高生活教师待遇.  相似文献   

3.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问题是寄宿制学校建设过程中的一个新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学界同仁通过实践经验与理论分析,就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问题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为更好地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问题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重视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寝室文化,丰富其生活,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是寄宿制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而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单调、枯燥,很难达到学生对寄宿生活文化的预期要求。要加强校园寝室文化建设,鼓励学生参与寝室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积极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对西南两县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满意度调查,发现寄宿制教师在人际关系和经济状况两个维度的满意度上显著低于非寄宿制教师群体,其他维度上两个群体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合访谈资料,为了提高教师满意度,应该为农村寄宿制学校配备专门的生活教师,提高农村教师生活待遇,改善值班教师的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6.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课余生活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寄宿制学校所面对的重要问题,同时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村寄宿制小学由于在环境上和条件上,与城市寄宿制小学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在学生的课余生活上也会存在各种不同的问题。主要对农村寄宿制小学生课余生活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希望为农村的寄宿制小学发展提供一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寄宿制小学的考察,发现学生在寄宿学校生活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并探寻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生活指导的有效措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寄宿制的学校生活,帮助他们在各方面都得到健全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赵睿 《考试周刊》2014,(6):178-178
随着农村适龄儿童的逐渐减少和农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越发渴望优质的教育资源。在这个大背景下,为促进农村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国家开始了新一轮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在各地广泛开展农村学校撤并、寄宿学生大量增多的情况下,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利弊凸显了来。本文以酒泉市肃州区为个案研究,通过对该区多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教师、众多学生家长和教育管理者的问卷调查与访谈,系统客观地分析了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适应状况,并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改善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学校适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学校布局调整、教育资源整合的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数量在增多,更多的农村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在学校寄宿学习。而这一阶段正是少年儿童个性品质的形成阶段,他们的健康成长越来越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的关注。但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学生生活设施、学生心理辅导等方面都不够完善,寄宿学生在学校这个生活环境中产生的一些心理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根据近几年对寄宿制学校管理过程的思考和探索,我认为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农村地区出现了许多寄宿制学校,学生留在了学校,这也就意味着学校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在当前校园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关注到学生在校园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在校园的生活,这也为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校园生活埋下了隐患。农村寄宿制学校有自身的不足与限制,需要从教师培训、学校管理理念、课余活动组织等方面入手展开改革。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中西部地区三省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调查表明,当前寄宿制学校学生的不适应主要表现为:低龄学生消极适应突出;学习任务重、生活单调;自我适应能力不强;学校归属感缺失等。农村寄宿制学校应在政府增拨教育经费的基础上,营造良好校园环境,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进家校合作,从而使学生快乐健康地发展,更好地适应寄宿学校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对农村教育重视程度加强,农村地区学校数量减少了,但每一所学校的辐射也相应地增强了,开始实施寄宿制。反观我国当前农村寄宿制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在学生的课余生活管理中存在着大量的令人忧虑的问题,需要通过转变观念、建立完整的关系体系、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丰富课余生活等。  相似文献   

13.
寄宿制学校较为广泛的覆盖范围和相对集中的教育资源为农村地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但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也存在着资金不足、缺少生活教师、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堪忧、学生心理健康亟待关注等问题。只有立足于甘肃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切实处理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的问题,才能保证寄宿制学校这一办学方式更好的为农村教育这一大课题服务。  相似文献   

14.
以我区一所大型寄宿制学校N中学为研究对象,在了解城市寄宿制普通高中学校特点的基础上,对该校的学生主体宁南山区学生的城市寄宿制学校生活做了跟踪调查。农村籍学生到城市中学求学,在心理造成的冲击很大,很多学生不仅要接受学习方式的转变,还要接受地域文化的差别,更要跨越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了解城市寄宿制普通高中学校农村籍学生的发展需求,对于寄宿制学校改进教学和管理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寄宿制学校较好地解决了农村中小学生上学远、上学难的问题。但是,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日程运行和管理中,过度追求制度化的管理而忽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是当前农村寄宿制学校最突出的问题。本文就教育经费的投入、办学条件的改善、后勤管理人员的培训配备、校园文化的提升、学生课余生活的丰富等方面阐述如何在农村中小学实施人文关怀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李娇 《考试周刊》2011,(29):208-209
在农村寄宿制学校里生活老师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寄宿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但他们的工作现状却令人担忧,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是农村寄宿制学校更好服务农民、服务农村的先决条件,本文从四个方面对生活老师的困难处境提出了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村部分地区学校也已实行寄宿制管理,然而通过对部分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学习状况调研发现,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容乐观.通过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学习状况的调研与应对策略的研究,能够引起家庭、学校的高度关注,从而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持续开展,其在西北农村地区的作用逐渐凸显。寄宿制学校较为广泛的覆盖范围和相对集中的教育资源为农村地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也存在着资金不足、缺少生活教师、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堪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亟待关注等问题。只有立足于西北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切实处理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才能保证这一办学方式更好地为农村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调查表明,学生在寄宿制学校存在不适应的情况,主要表现为:自我适应能力差、学习成绩不佳;宿舍容量大、集体生活不和谐;家校沟通不及时,小问题变大问题等。针对寄宿制学生的不适应情况,本文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帮助寄宿制学生更好地适应寄宿制学校的生活,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对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实施了相应的调整方法。为了使偏远地区的孩子能接受到义务教育,在农村地区建立了寄宿制的学校。寄宿制学校能为农村学生提供教育资源、优秀师资和良好教学环境,有利于农村学生接受义务教育,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文化知识。但是由于学生长期与父母联系较少,在生活和学习上也有一些困扰,这会造成学生在精神上的缺失,给学生带来一些心理问题。所以,在农村寄宿制学校中更应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