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舆论的形成与立体化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BBS论坛好像欧洲中世纪的咖啡馆和沙龙,好像中国古代的茶舍和酒楼,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传播信息,发布观点,展开讨论。强大的互动性使它吸引了无数的网友积极参与,并由此造就了在重大问题上迅速形成舆论的能力。可是,由于网友参与讨论并非都是真名实姓,因此,网上舆论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崔波涛 《新闻世界》2014,(7):166-167
人民网强国论坛是众多网友讨论国计民生,形成网络舆论的重要平台。当下我国已进入风险社会,在鼓励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同时,也要及早发现舆论热点,合理疏通引导,促进网络生态良性发展。本文以强国论坛为例,浅析该论坛舆论引导的经验和策略,为合理引导网络舆论,认识网络舆论的传播规律和引导机制提供更多思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在融媒体背景下,网络舆论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正向的网络舆论作为舆论监督既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又有利于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权。但随着互联网信息时效性的不断增强、渠道不断增多,使得舆论监督走向误区,异化成舆论审判。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融媒体时代改变了舆论传播速度和生态、媒体的利益驱动更加明显、互联网舆论主体多元化和相关法律对舆论审判规制方面存在缺漏。针对此,可以通过加强虚假信息识别能力,实时监控舆论;明确媒体从业原则,提升其媒介素养;提升网友素质,优化网络环境;建立健全相关法律,进行网络监督的方式对舆论审判现象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4.
网络舆论的优势1.提供更为广阔的意见通道。2.与传统媒体交互作用强化网络舆论功能内涵。网络舆论与传统媒体开始打破“各自为政”的僵局而趋向于相得益彰的交互渗透。网友频繁发贴引起传统媒体注意并着力深入采访与报道,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及事件的合理终结。  相似文献   

5.
如今,国内外重大事件一旦发生,都会在网上刮起不小的旋风,引得各方网友热烈讨论,进而形成网络舆论,而据此产生的强大舆论压力,使得社会上的任何部门、机构和个人都无法忽视.  相似文献   

6.
陆建义 《今传媒》2008,(1):54-55
网络论坛以良好的参与性、即时性而成为网上舆情的集中地,是网上重要的舆论阵地.办好、管理好网络论坛,是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占领网上舆论阵地的需要.孝感网槐荫论坛自2004年7月创办以来,经过3年多的发展,至去年9月底,有注册会员5.7万多人,总发帖数超过420万帖.当前论坛的日均发帖量接近一万帖,日均页面浏览量达30多万页.丰富的内容、和谐的氛围和火爆的人气,使不少网友在槐荫论坛流连忘返.目前,槐荫论坛已成为孝感百姓反映舆情的重要场所,网友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重要平台,有关部门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宣传思想工作者开展网上舆论引导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7.
周许 《新闻前哨》2015,(1):86-87
恩施市委市政府主办、恩施市新闻中心承办的公众信息网——中国硒都网下辖子网站73家,初步形成市内地方网站集群,中国硒都网网友互动版块硒都论坛的日发帖跟帖量超过900帖,成为社会舆论的主要集散地。为进一步掌握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和主导权,营造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舆论环境,恩施市新闻中心落实"三三举措",加强网络舆情研判与管理,不断推进虚拟社区建设管理和创新,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一、培育三种群体,着力夯实网络管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随着微博平台的出现,网友将其变成社会的"舆论场",网络舆论作为一种建设性力量,对社会一度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在这个众声喧哗的年代,一些热点事件经过网民的激烈讨论之后,往往会偏离正常的轨道,以一种偏激的、暴力的形式出现。本文通过研究"舆论绑架"存在的现象以及产生的原因,阐述如何规避"舆论绑架"现象。  相似文献   

9.
网络情绪型舆论的调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彭鹏 《军事记者》2004,(7):48-49
民意是整个社会的普遍意识。民意通常以3种形态表现出来:潜舆论、显舆论和行为舆论。潜舆论是低水平的民意或处于形成时期的民意,表现为人民群众一致的内心活动。这时,民意处于一种社会情绪状态。潜舆论进一步升级,就会转化为显舆论,这时的民意表现为一种具有完整的意见形态的社会共识;如果舆论不仅用语言表现,而且通过行为来表达,便构成了民意的行为舆论,即大规模的群体示向性活动。网上的舆论多是处在潜舆论形态,多是一种情绪性的宣泄。  相似文献   

10.
"手术室拍照事件",在新浪微博引发了热烈讨论,网友言论由偏激走向理性,这是网络舆论实现"自我修正"的有力证明。本文首先呈现舆论的形成过程,接着探讨舆论实现"自我修正"的机制,最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张静 《新闻世界》2013,(7):250-251
【摘要】本文以“安医大二附院恶性刺医事件”为个案,在分析这一公共事件的网友评论时,笔者发现舆论呈现负面性倾向。通过对个案的再现和细致解剖,结合网友的评论进行丈本分析,探讨舆论呈现负面性倾向的原因,并提出改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新兴媒体,互联网一面世就以其开放、互动的特征,成为广受关注的社会公共舆论场。网络舆论在现代社会中正日益成为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对社会监督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网络舆论是个“自由超市”,面对同一件事物,网友可以自由随意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因此,网上舆论就显得纷繁复杂,特别是那些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热点,以及政府和社会对一些重大事件的解决方式与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网络舆论运行过程和功能效应,诠释了网络舆论生态平衡与非平衡,探讨了网络舆论热点话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网络舆论的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网络媒体由于具有及时性、交互性、开放性等特点,使得网络舆论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与传统媒体舆论有着不同的特点。在传统媒体中,大多数情况下,新闻舆论遵循着新闻信息——舆论形成,或是民间舆论——新闻报道的单次传播途径。而在网络世界中,这一过程要复杂得多。网络舆论不是一次定型的,而是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分析网络舆论的演变特征,对于深入理解网络舆论的运动、发展过程,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期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和方法,也为媒体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媒体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就要从思想上认识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在实践中遵循新闻规律,掌握技巧,发挥好新闻舆论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马书权 《青年记者》2012,(12):75-76
当下,各级政府部门愈来愈重视对网络舆论的引导,从2005年开始,一些地方陆续建立了匿名网评员舆论引导机制.网评员以普通网友身份发言,任务是在大型商业网站的新闻跟帖评论板块和若干重点论坛上参与评论,发布有利于官方的正面信息,积极跟帖回应,抵制负面信息、批驳虚假言论,尤其是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及时引导网络舆论以求“占领舆论制高点”.  相似文献   

17.
米彦泽  张昊 《新闻世界》2010,(9):157-158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网络流行的搜索引擎日益受到网友的青睐和追捧,其结果或是伸张了正义,或是演变为"网络暴力"。本文结合"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等传播学原理对"人肉搜索"的启动原因及发展流程进行了分析,从而探讨"人肉搜索"是如何一步步将网友从舆论推向行动的。  相似文献   

18.
蔡骐 《网络传播》2006,(8):12-13
2006年5月17日,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上刊登了一则“人大女博士跳楼身亡”的新闻,一时引起轩然大波,各大网站关于此新闻的评论如潮。在新闻发布之初,出现了人们对于女博士跳楼的原因妄加揣测的状况,很多网友在不明事实真相的情况下,出言鲁莽,引起网络舆论的一片混乱。所以,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网络信息的解读和鉴别能力,排除不良信息影响,正确使用网络信息为自身学习、工作和生活所用,这是网络媒介素养的一个首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网络舆论已经成为影响社会舆论方向的重要信息源,网络舆论控制在引导、规范网络舆论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网络舆论控制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在认真研究基础之上提出符合网络舆论规律的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20.
王迅 《记者摇篮》2006,(10):34-36
近几年来,网民数量迅速增长,网络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第二生活空间。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论力量也逐渐壮大,一些问题随之出现。本文以“铜须事件”为例,探讨网络舆论中网民公共言论责任的缺失。“铜须事件”简述发生在今年上半年的“铜须门”事件,被称为“2006年最具轰动性的网络事件”。《纽约时报》国际新闻部的头条也关注了此事件,标题是“中国网民强加道德批判”。一位网名为“锋刃透骨寒”的网友发帖,讲述了和他结婚六年的妻子与网名为“铜须”的男子发生一夜情的婚外恋事件。这位苦主还将两人的聊天记录,以及当事人铜须的QQ号码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