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薛蕊萍 《东南传播》2011,(6):105-106
本文通过分析网络论坛的特性,以"闫德利事件"为例探讨网络舆论的发生过程。负面网络舆论泛滥加剧了网络道德行为失范,导致了网络侵权、违规问题的滋生等现象。了解其形成规律,有助于对网络舆论进行正面引导,提高网络舆论管理,建设和谐网络社区。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网络舆论已经成为影响社会舆论方向的重要信息源,网络舆论控制在引导、规范网络舆论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网络舆论控制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在认真研究基础之上提出符合网络舆论规律的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3.
两络舆论的形成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猛 《新闻世界》2009,(12):153-154
网络,使得个人表达和言论自由得到空前展示。网络舆论是网上民意最为明显、集中的反映。然而,近年来网络舆论负面作用逐渐显现,对个人及社会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从网络舆论形成过程入手,因势利导,探讨网络舆论的控制机制,有利于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4.
薛婷  杨欢欢 《新闻世界》2013,(7):138-139
【摘要】网络信息传播,改变了社会舆论的环境,形成了网络舆论环境并在各种话语的角逐中显现出了失控现象。本文从网络舆论主体的视角审视时下已经出现的网络舆论失控现象的表现、成因并就应对、防范网络舆论失控现象进行了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5.
网络环境下的舆论形成模式及调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对大量网络舆论事件和案例的深入分析,讨论了网络环境下舆论的形成和分布特点,提炼出网络舆论形成的模式图,并基于对网络舆论形成模式及调控分析,提出对网络舆论引导和调控的具体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机构监测网络舆论环境,预防恶性网络舆论事件,积极有效应对网络舆论危机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网络舆论价值的偏离与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颖 《新闻界》2009,(1):59-61
网络舆论价值存在于网络舆论的效果之中,由于网络的自由和开放使得网络舆论的效果具有双重性.只有有效发挥网络舆论应有的功能使其价值"归位"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媒体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网络舆论伴随着校园网的发展,迅速成为校园舆论的中坚力量。本文分析了校园网络舆论表现的主要形式和途径、校园网络舆论的特点,并对校园网络舆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构,提出校园网络舆论引导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杨尔希 《新闻世界》2012,(5):103-104
从近年网络舆论的发展来看,网络上的言论表达多了自由,少了理性。网民在通过网络参与公共议题的讨论时常常超出言论在法律和道德层面上的尺度,带有极端的感情色彩。本文选取了近几年网民热炒的几个典型事件进行分析,认为网络舆论存在极端情绪化倾向,这种情绪化网络舆论扭曲了言论自由的内涵。并就网络舆论如何“去情绪化”提出一些建议,让网络舆论回归理性。  相似文献   

9.
网络舆论及其引导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有着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点,包括主体匿名性、广泛性、互动性等特点,使网络舆论有着重要价值,同时其又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对网络舆论加以引导。本文对网络舆论的价值进行探讨,分析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关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0.
尚艳 《今传媒》2012,(3):103-104
"郭美美"事件发轫于微博,在网络上引发了强烈的反对红十字会的网络舆论。经过传统媒体对事件的报道,这股网络舆论蔓延至社会现实,引发了全国对红十字会的质疑和对我国慈善事业整体的否定,这种社会危机源于对网络舆论引导的不及时。面对网络舆论,传统媒体只做到对其的关注报道,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介入机制,引导网络舆论健康发展,进而产生积极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1.
陈焱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24):75-131
通过详细分析网络舆情组成要素,利用数据仓库技术,建立网络舆情话题数据立方体模型。该模型涵盖网络舆情的大部分组成要素,而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扩展。实际案例分析表明,应用该模型可以对网络舆情话题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挖掘分析,分析结果能比较客观地反映网络舆情变化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有助于全面地了解网络舆情话题,并为网络舆情预警提供必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李静  谢耘耕 《新闻界》2020,(2):37-45
本文基于2010-2018年10600起舆情事件,考察了事件本身属性、媒介传播、网民参与及政府干预对网络舆情热度的影响。多元分层回归模型的结果表明:1.环境和文化体育类事件网络舆情热度较高,反腐倡廉类事件网络舆情热度较低;因为大型活动和科技发现引发的舆情事件传播热度较高。2.由传统媒体、网络新闻首次曝光的舆情事件热度较低。3.出现第三方、网络谣言、网络动员的舆情事件热度较高,意见领袖的出现对网络舆情热度没有显著影响;网民舆论倾向性非常正面的舆情事件传播热度较高。4.网络舆情事件中如果国家部委进行了干预,则舆情热度较高;政府干预的时效性越差,网络舆情热度越高;政府采用新闻发布会、社交媒体回应的舆情事件热度较高,利用对外公告或文件回应的舆情事件热度较低;政府干预级数与网络舆情热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网络舆论对传统媒体舆论的优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贝叶斯网络建模的非常规危机事件网络舆情预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舆情态势作为衡量社情民意的主要指标,在管理实践和学术研究中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网络舆情作用主体复杂多样、作用关系难以预知、作用程度难以计量等特点,将贝叶斯网络建模方法和网络舆情态势评估相结合,同时基于贝叶斯网络三个重要特点--复杂关联关系表示能力、概率不确定表示能力以及因果推理能力,提出基于贝叶斯网络建模的网络舆情态势评估方法。通过对关键指标数据进行仿真和学习,建立网络舆情态势评估模型,从而对网络舆情态势进行有效评估和预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量化展现网络舆情信息受众之间的观点认知距离与情感归属,澄清其情感倾向性的形成脉络,为科学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提供思路。[方法/过程] 切分舆情事项子话题,通过情感本体计算受众观点的极性强度,构建2-模的受众-关注焦点隶属矩阵和1-模的受众关系矩阵,并采用复杂网络可视化图谱对受众认知距离进行可视化展示,从网络舆情场的视角下阐述受众观点的互斥与耦合机制,描述受众情感倾向的形成脉络。[结果/结论] 对受众整体认知网络中不同类型的受众加以区分,揭示真实情景中的网络舆情场力的作用特点,为舆情受众情感疏导工作提供实践出发点。  相似文献   

16.
从网络舆情理论研究、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技术、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与实践三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分析和概括。通过归纳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的技术流程,综述了与网络舆情监测密切相关的论题如网络舆情的概念、产生与传播机制、网络舆情的特征与影响、网络舆情的主体与媒介、网络舆情模式识别、基于内容挖掘的舆情监测与分析核心技术、舆情监测系统与应用等研究的成就与不足,并试图指出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逸仙时空BBS为舆情信息源,对需要关注的帖子进行情感倾向性分析的探索性研究,设计了主题帖自动标引和情感倾向性分析策略,并对主题帖自动标引结果、倾向性人工判断与自动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8.
刘珍  曾苗 《新闻春秋》2020,(1):58-62
5G商用翩然将至,其高速率、高带宽和低延时的特性为新闻传播领域的变革提供强大动力。新的时代机遇使舆情监测和舆论引导也出现了新的现象,产生了新的问题。具体来说:由于技术保障提升,舆情事件进一步朝着全时段、即时性发展,这将进一步促动情绪传播的问题凸显。而V R、A R以及高清视频在进一步巩固人们的媒介化生存同时,也为舆情表达和监测提供了新的手段。技术在改造时空感受的同时,也使舆情发酵呈现出累计和对冲、衍生等多样式的动态变化。面临这些新的机遇和挑战,梳理新的媒介素养观念,强化对公众情绪控制和情绪合理表达的涵养教育;平衡算法与价值、个人需求与公共利益;坚持党管媒体都是5 G时代加强舆论引导和社会管理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针对中文网络客户评论,从消费者真实购买体验的网络平台上抓取在线评论信息,构建基于在线评论情感隶属度模糊推理的网络口碑监测评估方法,有助于企业实时监控网络口碑舆情。[方法/过程]以美国消费者满意度模型(ACSI)为基础,从感知质量、感知价值、感知期望和感知情感4个属性方面构建在线评论网络口碑监测评估模型,结合情感隶属度模糊推理算法,从数据准备、情感分析和网络口碑舆情监测评估3个研究阶段,通过模糊推理系统设定计算规则,采用Mamdani方法对网络口碑舆情进行监测评估。[结果/结论]以亚马逊手机品牌在线评论为例进行实例验证,提出的基于情感隶属度模糊推理的网络口碑舆情监测评估方法得到较好的实验检验效果,可以为在线产品的网络口碑舆情监测评估提供信息决策。  相似文献   

20.
基于聚类的网络舆情热点发现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对网络舆情分析的需求,构建出基于聚类的网络舆情热点发现及分析系统。通过对样本网页文本的特征提取,构建向量空间模型,使用OPTICS算法获取网页热点簇,根据热点簇特征向量对网页进行二次聚类,从而获取关于舆情的时间演变模式,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决策支持。通过二次聚类,提高舆情网页相关度的质量,使网络舆情分析更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