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冷战以后,国际史学发展中出现了一个显著的变化,即对"世界史"(world history)和"全球史"(global history)的关注不断加强。这里就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已经有了"世界史",还要有"全球史"呢?其实,全球史也称作"新世界史"(new world history),即现在的全球史研究者更倾向于研究15世纪地理大发现以后的时代,尤其是20世纪最后30年以来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教育史研究受"科学史学"的影响,以追求客观、实证的目标为己任,较少关注史学理论及方法论的新变化,更少关注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和批判,导致了教育史学理论的弱化,鲜见关于教育史研究问题的争论.教育史研究是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教育史研究应当:一、加强与史学理论的结合,更新教育史研究理念,开展教育史学理论问题的讨论;二、克服单一的"叙述史研究"存在的问题,加强叙述史研究与"主题史研究"的结合,增强教育史研究的问题意识;三、重视教育改革中的"历史因素",主动介入和参与现实的教育活动,发挥教育史研究的"历史"功用.  相似文献   

3.
全球史虽然在国际史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也有不少局限性。全球史观还是一个不成熟的方法论,把它与历史研究的指导思想唯物史观相提并论确实不很妥当。世界史的研究方法有必要借鉴全球史学者的一些方法论,但全球史不能代替世界史。西方文明是一个既有惊人创造力又有惊人破坏力的文明,它的成就和灾难都是一些“牵动世界全局、具有世界历史意义、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事件”。在世界史的编纂中,用科学发展观重点阐述这些客观存在的事实绝不是“西方中心论”。  相似文献   

4.
自地理大发现以来,世界逐渐走向了一体化的进程,各地区间的交流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历史的发展也从狭隘的以西欧为中心的论点而渐次着眼于全球的背景之下,去探讨世界各个地区的交流与互动,全球化与一体化成为了时代潮流。文章从不同时期对世界史的研究来论述从"世界史"到"全球史"的发展及其各个时期所具有的特征,从而展示全球史观对于现代史学研究的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全球史强调把整个世界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从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研究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运动、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上。近些年来,史学界出现了全球史研究热潮①,但大多仅限于从批评“欧洲中心论“出发,提出构建以“全球史观“为指导的新的世界史体系,以及对全球史学本体论进行研究,而对于从总体上把握全球史学的兴起与发展的历史变化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图对全球史学的兴起与发展做一整体梳理并给予评价。  相似文献   

6.
"全球史"与"世界史"异同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归纳国际学术界流行的有关“全球史”与“世界史”不同观点的基础上,根据词源语义、历史背景以及“世界史”与“全球史”研究成果的不同特征,辨析二者在研究对象、观察视角、研究方法以及治史观念上的异同。本文认为,“全球史”与“世界史”虽有联系,但是也有明显差异,二者不能等同视之。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全球史”可以界定为历史学门类下一个正在形成中的新的学科分支。  相似文献   

7.
西方教育史学在战后经历了从传统教育史学到新社会教育史学再到新文化教育史学的嬗变历程,对教育史的阐释也从一元发展到多元.在各种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西方主要国家先后出现了修正派教育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教育史学、女性主义教育史学和多元文化主义教育史学等流派.其发展的一般趋势是:各流派都有自己的特征,同时又存在交叉和相互影响的情形;各流派研究触角不同程度涉及劳工教育史、少数族裔教育史、城市教育史、妇女与性别教育史、婚姻与家庭史、儿童史、青年史和地方教育史等领域;在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存在着历史相对主义盛行和"碎化"危机.当代西方教育史学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在多元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综合.  相似文献   

8.
微观史学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股新的史学思潮,本文首先介绍了微观史学的含义、研究对象和方法、与传统"叙事史"的区别、优缺点,接着通过对两部著作,分析了微观史学在教育史研究中的运用的成功尝试,最后微观史学对于拓宽我国教育史研究的范围,增强教育史研究水平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由于对"世界史"的理解不同,人们做"世界史"的路径也不同。西方史学传统中一直有"世界史",而写史的方法基本上采取叠加的手段,具体可以归纳为几种:1.地域的叠加,即把一个个地区或国家的历史分开写作,然后拼在一起,形成"世界"历史。古代希罗多德、奥罗修斯等人的作品可说是这种叠加的样板。2.事件的叠加,把世界上发生的事一件件写出来,放在一起,就组合成一个"世界"史。英国历史学家马丁·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进入美国主导的“世界市场”,美国化的“全球史”学也适时进入我国走向开放的学术和教育空间。就史学视域而言,“全球史”与“世界史”并无不同,决定性的差异在于用怎样的政治观念看待整个人类的经历。“全球史”是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世界大同主义”的产物,其教育目的是培养“世界公民”意识。一旦“全球史”成为我国大学的世界史教学内容,我们的年轻人丧失“中国意识”就是迟早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传统诗学、语言学和修辞学所强调的转义行为,在文学史的话语形成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文学性"作为文学史认知模式深层结构中的固有因素,还表现在文学史叙事的情节安排中.只有通过对文学历史中"事件"的故事化处理,文学的历史才能在时间中被"塑形".  相似文献   

12.
13.
14.
How history is learnt and taught must to some extent be shaped by conceptions of what history is. Historians tend to conceptualize what something is by investigating what it has been and what it has meant in different contexts. This article explains how a debate i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between positivism and intentionalism provided the context for history to be defined as a distinct school subject. It traces the epistemological underpinnings of history pedagogy over the past century, illuminating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empts i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to defend history’s disciplinary autonomy and the formulation of a disciplinary model of school history education. Eschewing a one-way account from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to the school history classroom, it attributes the interest of leading history educationalists to use philosophical analyses of history to an educational paradigm eager to distil the disciplinary essence of the school subjects. At the interface of academic history, school history and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it describes a process whereby these separate threads became part of a common fabric, shaping conceptions of what it means and what it takes to be educated in history.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三分法与中国历史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学术的视阈显示,中国历史上对“历史”有一种三分法,即史事、史文、史义。史义即中国的历史哲学;史义包含“历史之大义”与“吾心之精义”两部分内容,史义与西方历史哲学的重大差异在于:前者与史事、史文三位一体不可分割,又以史义为体、史事为用,以史文传事载义,而后者是于史事、史文之外的注重对历史反思与批判的以期资治育人的哲学。  相似文献   

16.
形成历史概念对于全面完成中学历史教学三项任务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形成历史概念是落实历史基础知识教学的关键,是深化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开发和培养学生智能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历史与现实需要、史学科学化、高校历史教学三方面的思考,提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用新的角度去探究历史中的精神思维模式和价值,高校历史教学也应与时俱进地把握历史学本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19.
付玉成 《教育探索》2007,(12):49-50
现代化史观的确立是史学理论的重大发展,它是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和现代化理论研究的深入而形成的.现代化史观又称"一元多线"发展观,其合理性对历史专业的近现代史教学有较大的借鉴意义.近现代史的教学内容可以此理论为指导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20.
在史学研究当中。运用唯物史观已经是被广泛认识和普遍采用的。在今天史学领域各种研究方法纷纷出现的情况下.坚持唯物史观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拟通过唯物史观在今天研究中所具有的作用与意义,来重新引起人们对治学态度与方法的重视。并以最近在音乐史学界逐渐“热”起来的有关“重写音乐史”的讨论为例,重申坚持唯物史观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