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泽旭 《上海教育》2011,(22):24-24
博雅,博雅,博学雅正。早就听说过曹杨二中的博雅教育,早就浏览过红红火火的博雅网络书院,早就神往于博雅教育氛围中博雅导师和博雅学子的风采……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高邮市城北中学加强师德建设,培养德雅教师,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引领教师;提倡儒风治学,培养儒雅教师,提高个人修为,让教师拥有儒雅气质;鼓励教师博学善思,培养博雅教师,提倡博学多思,厚积薄发,教学相长。教师的成长需要自律与专注,更需要团队的扶持与帮助,学校通过平台创建和项目建设,最终建成一支“和谐团结,身正乐业,博学善研”的“融和博雅”好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3.
《教育导刊》2013,(11):67-70
“博雅”,“博”,既指知识之广博,亦指胸怀之宽广:“雅”,既指品行之雅正,亦指言语之高雅。因此,“博雅”即广博雅正,与“广雅”一脉相承,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早在两广总督张之洞创办广雅之初,就提倡在注重继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同时,积极汲取世界文化的精华,进而培养既有深厚人文素养,又有开阔国际视野的精英人才。百余年来,广稚一直秉承并践行着这一办学理念,不断创新并创造性地发展这一理念,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广雅教育模式。开发并建设博雅课程,既符合广雅办学的基本理念和教育理想,也是时代进步、教育发展使然。  相似文献   

4.
张文博 《甘肃教育》2014,(19):32-33
正理念是一种精神,也是一所学校的精髓。办学理念是对学校教育的哲学思考,是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文化积淀中形成的教育价值取向与追求,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导性的教育观念体系。为了培养学识广博、品行雅正的优秀公民,笔者所在学校提出了"成就优质博雅教育,铸就时代领袖公民"的教育愿景,力求通过"博雅教育",构建学生、教师、学校高位、优质、和谐发展。本文就谈谈博雅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一所学校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关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研究》2015,(4):137
幸福教育的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通过对《基于兰文化理念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雅·兰"模式研究》课题研究,体现兰文化中的"博雅"的精神意识,深化"雅·兰"研训品牌研究,提升教师素质,实现教师专业化。学校确立"博雅教师"的三个基本标准,即博学、儒雅、睿智。"雅·兰"模式就是以三个标准为指导,通过"分层设台",让各类教师都获得成长的幸福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渝中区肖家沟是区内一所有着半个多世纪办学历史的公办小学,具有办学规模小、学生来源多元化、师资力量发展不均衡等特征。2009年,我校在专家引领下从"为师生的终身幸福奠基"的办学思想出发,确立了以"博雅教育"为特色,构建"博雅"学校文化的实验研究。旨在让肖小学子通过六年"博雅"学校文化的浸润变得"博学多识有才气,温文尔雅有气质"。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要培养学生温文尔雅的气质,我们就首先从让学生知礼、明礼、懂礼、践礼开始。我  相似文献   

7.
什么样的学校最有品质?这是当前学校建设与改革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峨眉山市实验小学立足学校实际,以"博雅文化"为魂,耕植"博雅教育",着力于学校特色课程开发、课堂建设、教师发展和培养具有博爱、博学、博志、雅心、雅艺、雅行的一代新人,提升了学校品质.  相似文献   

8.
"双减"背景下,减轻学生负担,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是教育改革的应有之义。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们不仅要负责学生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不忘教育初心,承担起育人的责任。我校一直以来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以"雅正教育"为办学理念,倡导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润养之下,成为德美、智优、体健、趣雅的"雅正少年"。以培育"雅正少年"为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需求,有助于对学生开展修身养性教育。  相似文献   

9.
陈罡 《中国教师》2014,(11):46-47
<正>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小学是笔者所任教的学校,建于1958年,现为一校三区办学。近年来,学校逐渐确立了"博雅教育"的办学理念,明确将"博雅精神、儿童世界"作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树立了"博雅精神、英才少年"的育人目标,努力以文化建设为路径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处在重内涵建设、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开展博雅全人教育是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研究国内外博雅书院建设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高职院校开展博雅教育的模式,并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展示经贸博雅书院的建设路径.经贸博雅书院以高素质人才培养理念为引领,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生活素养为目标,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生源特点、地域和行业历史文化资源而规划建设文化交流中心、阅读推广中心、女生学堂、科学素养训练营、阳光心理工作室、素质拓展中心"六位一体"的综合素质教育体系,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搭建教育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周相涛 《考试》2014,(12):42-43
<正>2011年秋,怀揣着"追寻教育回家之路"的梦想和对传统文化的一腔热忱,我们乳山市第二实验小学全面开展了"经典诵读"工程;2013年春,我校凭借前期取得的显著成果,以其为主要项目,申报了威海市首批特色化培育学校;2014年9月,鲜亮的牌子正式悬挂在了校门旁。三年时间里,我校将特色建设的目光从经典诵读不断延伸,最终凝聚到理念更为先进、意义更为深远的"博雅教育"上来,从而迈出了由学校特色走向特色学校的稳健步伐。  相似文献   

12.
<正>一、提升教育理念,建设高层次的精神文化1.确定办学理念。我校在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经学校领导班子反复商议,确定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厚德、博学、勤奋、和谐。厚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既有历史传统,又有时代特点。当今时代,"厚德"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加强日常道德修养,二是具有高远博大胸怀。博学:"博",《说文》即宽广、广博之谓。作为教师,应学识渊博、造诣精深;作为学生,应打下厚实  相似文献   

13.
鄂汉东 《考试周刊》2013,(49):167-168
<正>学校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学校自身发展和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校崛起于"众校之林"的核心要素。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我校践行了基于"尊重生命,享受教育"理念下的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从"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实施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办学品位,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一、以制度文化创新建设为保障,建立人性化的激励机制。要创新"尊重生命、享受教育"理念引领下的现代学校管  相似文献   

14.
博雅教育奠基生命阳泉市矿区小南坑小学坐落在阳煤集团二矿广场中心地带,学校创建于1953年,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积淀了深厚的学校文化。学校全面推行"德润人心,文化天下"的博雅教育,以教师的博爱、儒雅,服务于学生的博学、文雅,成就学校的博大、高雅,为学生的成长和终身幸福莫定基础。学校倡导"晨读、午练、暮省"的教育生活方式,着力推进"书香浸润灵魂  相似文献   

15.
完善博雅教育理念体系。构建学校发展导向机制。我校在汲取以往教育思想精华的基础上,对传统的博雅教育理论进行了全面梳理与大胆重构,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博雅教育理念体系。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镇江崇实女子中学以"博雅教育"课题为引领,针对女性特点,精心设置丰富多元的博雅校本课程,立足培养具有"博学、博爱、雅言、雅行"等素养的博雅女孩,让学生的生命精彩而优雅,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公办寄宿制独立高中--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坐落在著名的钟山风景区旁,占地面积70多亩,毗邻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等单位,文化底蕴深厚。学校依托大学文化资源,,以"博爱、博学、博雅"为核心,培养学生生人文素养,培养具有博爱、博学、博雅的人文特征及拼搏进取的行  相似文献   

18.
博雅教育是21世纪倡导的一种教育理念。博雅教育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人文精神是其核心要素。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教育思想,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作为大学教育新生力量的辅导员们,首先要领会博雅教育所要求的人文精神,将其融入到平时的工作中,从点滴入手,于细微处44新,把服务学生作为工作宗旨,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我校“建设省内一流综合性大学”的目标,创造性的开展高校学生工作。  相似文献   

19.
基于博雅教育理念,借鉴国内外一流高校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室文化等方面对我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系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博雅教育主张用广博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知识培养精神自由、人格健康、具备思辨能力、判断能力,又具有儒雅气质的完整人.日前的高职生源素质不容乐观,迫切需要博雅教育,职业教育只有融合博雅教育才能臻于完美.建议学校要将博雅教育纳入教师队伍建设总目标,根据学生特点来设计博雅教育课程体系,并通过学校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来实施博雅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