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挖掘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奖预获奖专利项目,揭示了国家发明创造专利布局的引领方向和有前景的技术创新发展趋势,参考全国重点省市和浙江地市推荐的专利项目获奖特点和趋势,提出加强高价值专利的知识产权运用导向,优化专利奖励尤其是政府专利奖的评价体系和措施,对于推动中国专利奖融通区域产业发展、知识产权制度与原创技术创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历届中国专利奖获奖专利进行分析,分别从优秀奖和金奖的专利获奖数量、技术领域进行对比,并对主要获奖技术领域从专利获奖趋势、专利质量、专利获奖周期、专利运用等四个方面进行梳理,总结了中国专利奖的获奖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中国专利奖的变迁,并通过对第13届至第21届获奖专利的数量、技术领域、权利要求数量、文献页数及专利权人类型、地域分布等统计数据的分析,反映出中国专利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其影响力越发深远。  相似文献   

4.
专利无效宣告制度是优化专利质量的有效政策工具。厘清专利无效宣告倾向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提高专利无效宣告制度效率、促进中国专利质量提升。从交易成本理论出发,以2019年公布的671件发明专利侵权案为样本,使用Logit回归模型对专利侵权诉讼中无效宣告倾向的影响因素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专利法律稳定性、专利无效宣告成本抑制了被告的无效宣告倾向,原告的诉讼期望、专利市场价值促进了被告的无效宣告倾向,而信息不对称程度与无效宣告倾向没有显著相关性。我国应保障专利权人实现其合理的诉讼期待利益,建立专利无效宣告费用补偿或转移规则,强调高质量专利培育与促进专利技术转移转化对提升或发挥专利市场价值的效用,以期实现优化中国专利质量之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5.
中国专利奖是我国唯一的专门对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给予奖励的政府部门奖,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于1989年设立,并得到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认可,目前已成功举办十三届。中国专利奖从第十一届起评选周期由二年一届改为一年一届,每年从上百万件有效专利中评选出创新及设计水平高、经济效益良好的15项专利金奖项目和5项外观设计金奖项目,以及200项左右的优秀专利项目。金奖得之不易,每一个专利金奖得主必定都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在此,特以第十三届中国专利金奖得主之一——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说说中国专利金奖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中国专利技术网重点项目推荐中国专利技术网(WWW,Z‘FM.COM)以互联网为平台,向所有致力于专利发明和专利成果转化的发明人、专利权人以及企业提供多元化专利服务,为专利与资本搭理起转化的桥梁。联系电话:65588280 65588289┌────────────────────────  相似文献   

7.
毛昊 《科学学研究》2016,33(8):1169-1176
立足于国际比较和制度实践,本文从专利研发周期与成本、专利实施与运用现状、创新主体专利保护强度诉求、专利诉讼机制运转等方面对我国专利制度实践进行了综述。同时在专利动机改变与制度异化,专利价值多元属性与质量评价,强弱专利诉讼机制等问题中进行了国际比较。进而提出借助专利调查平台拓展专利研究的思路,阐释了从专利制度、市场规律、政策绩效层面发掘中国专利调查学术价值的方法。本研究的政策指向在于呼吁政府开放基础调查资源,加强问卷设计科学性,优化组织管理流程,提升中国专利调查在学术研究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蕾  张鹿  熊艳 《情报杂志》2013,(2):67-71,78
产业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驱动力,产业保有有效专利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产业创新的质量。通过光伏产业有效专利的状态研究可以了解产业创新的质量,运用生存分析模型和及生命表理论分析方法对光伏产业的专利有效性研究揭示了当前我国光伏产业创新的质量差异。借助生命表分析方法对不同类别专利的专利权人各年的专利有效率S(x)、中位数及半衰期分析揭示出国外专利权人的光伏产业专利有效期最长、产业发展较为成熟,而国内的专利权人中个人申请量占多数,科研院所和个人的有效率最低,企业较高等专利有效性规律;并从专利角度反映了国内光伏产业整体的创新能力与国际创新能力的差异;结合国内实际指出了企业、科研院所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专利许可费率特别是标准基本专利许可费率过高是当前制约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的重要问题。单一经济视角的专利价值评估和无公权力监管下专利权人主宰的许可谈判是导致这一问题愈演愈烈的关键所在。基于社会规范视角的专利质量指标建立、专利质量特征和专利价值的评价,在此基础之上的专利许可费的设限,一种合法的预先的政府干预旨在将专利许可制度设计回归到促进科学技术持续创新和扩散,服务人类社会福祉提升的正确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1月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第十三届中国专利奖颁奖大会,隆重鼓励和表彰为推动技术创新、设计创新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利权人、发明人和设计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专利法第十五条规定;专利权人有权在其专利产品或者该产品的包装上标明专利标记和专利号。表明在我国专利制度中专利标记权是专利权人拥有的权利之一,而且专利权人在使用专利标记权时具备自由支配的条件,即专利权人可以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明专利标志,也可以不标明专利标志。专种标记权在实际应用之中,通常存在以下几种情形:其一是所谓专利标记,一般是指“中国专利”或者“专利”的字样或者“ZL”的符号,但是也有的专利管理机关为了加强对专利产品的市场管理,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相应开展有效专利认…  相似文献   

12.
专利许可引进是企业重要的技术学习途径和技术竞争力来源。本文基于专利家族全生命周期的专利质量测度方法,利用中国专利许可备案数据、德温特创新索引数据库中的专利申请、引证数据,采用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了许可经历与企业专利质量的关系。结果显示:专利许可经历会对受让企业的专利质量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11年9月5日至6日,"中国专利信息年会2011"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中国专利信息年会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知识产权出版社承办。本届年会是继2010年第一届中国专利信息年会成功举办后第二次召开。此次年会的主题是"专利信息与专利创造能力的提升",以促进专利信息的广泛传播与有效利用为目的,进一步提高专利信息利用水平,提升专利创造和运用能力,更好地为加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专利奖是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得到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认可,迄今已经有11年的历史。中国专利奖是我国唯一针对专利的政府专项奖,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获奖项目(尤其是金奖专利)是优质的、有突出贡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评估高价值专利,提出"四位一体"的高价值专利分析理念,认为专利的高价值是高技术创新、高质量申请确权、高效益转化运用、高水平产业引领4个单维度价值的综合体现。以中国专利奖300件获奖专利为分析样本,从专利特征、发明人特征以及权利人特征3个维度,提取高价值基因,形成高价值专利构成要素的整体性判断。采用熵权法对专利各单维度价值相关指标进行赋权,建立单维度价值得分模型,并据此构建专利价值评估模型。通过对专利价值评估模型的验证发现,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可测性、准确性和实用性,能够实现对不同领域高价值专利的评估,研究结论可为高价值专利评估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践经验成就真正专家。近日,山西省阳泉市迎来了专利成果战线上的最佳捷报:阳泉市发明人张鹏的治水专利"河流、沟渠莲鱼池蓄水坝养鱼、种藕防护装置"荣获第十四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中国专利奖始于1989年,是我国唯一得到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认可,专门对授权专利的发  相似文献   

17.
刘洋  温珂  郭剑 《科研管理》2012,33(12):104
本文从过程管理的视角出发,在对我国专利产生全过程进行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分析了各阶段影响专利质量的因素,并阐释了了专利申请质量、专利审查质量、专利质量乃至专利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而构建了中国专利质量影响因素理论框架。基于这一框架,作者设计了测量量表,并面向专利代理人和专利审查员两类群体开展调查。利用所搜集的数据,文章主要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提炼出了影响专利质量的相关因素。依据影响因素分析,进而提出了提升我国专利质量的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为更好地了解中国高新技术发展态势、避免本土优势,搜集美专局(USPTO)授权的中国专利数据,运用专利计量方法和Vantage Point等分析工具从宏观到微观的角度分析国内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力,同时也给中国跨国公司实施海外扩张战略提供参考。研究发现,2010年起基本专利国为美国的专利数量猛增,而从其主要专利权人及其性质来看,主要原因可能是在某些领域美国对中国的技术溢出增加。  相似文献   

19.
知产资讯     
[本刊讯]经中国专利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决定授予“一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及其试剂盒”等15项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为中国专利金奖。国家知识产权局决定授予“用于治疗类风湿性疾病的药物”等119项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为中国专利优秀奖。  相似文献   

20.
《软科学》2015,(8):20-24
基于专利引用关系视角,以专利池领域的典范MPEG-2专利池为例,运用社会网络理论和方法比较分析了技术标准制定前期、专利池准备阶段、专利池运作阶段专利池中各专利的引用关系,探求了专利池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引用与被引用关系相对集中有利于专利池形成;"活跃型"专利权人和"权威型"专利权人的专利引用影响专利池的形成;大多数专利权人居于专利池的边缘,发挥着协同作用;虽然存在"活跃型"与"权威型"专利权人,但专利引用网络中同时控制专利引用与被引用的专利权人较少,且其分布相对分散和独立,有利于形成稳固的专利池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