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所以,我们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就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指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数学教学只有从学  相似文献   

3.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足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可见,小学数学教学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出发,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因此,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改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指数学教学活动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组织教学活动,进而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经过数学教学活动,得到一些亲身体验。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使数学教学接近学生的生活,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进入学习数学的角色,体验和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李俊清 《考试周刊》2009,(35):78-7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要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系点。并架起桥梁.使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是一种数学活动.它要求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善于从学生所掌握的已有知识和现有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情境.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让学生能将课本中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生活中学习,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的魅力,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倍感数学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8.
唐瑞峰 《学子》2013,(4):90-91
一、"加法"1.增加生活化数学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景,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相互交往的一种活动,而教材给我们提供的只是表态性教学素材,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加上教材编写过程中受篇幅的限制,教材编写人员与学生所处地域不同。因此,一套教  相似文献   

9.
段开夕 《教育》2013,(9):37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车安宁 《甘肃教育》2010,(17):23-23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因此,数学教学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地融合起来,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实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11.
加强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丹阳 《成才之路》2012,(4):15-I0010
正《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这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熟悉的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多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一、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正新课程改革非常关注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提出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近数学过程;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打破以往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要将数学教学由狭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同时还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数学生活化"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教学理念,日益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认可。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近数学过程;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正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依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加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联,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收集学生所感兴趣的与数学内容密  相似文献   

15.
所谓"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就是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体验"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最终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一、教学选材应贴近生活数学教育要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这就要求教师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与发展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  相似文献   

17.
数学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劳动和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不应该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应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体现生活的  相似文献   

18.
邓军湘 《教书育人》2011,(16):35-36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教学其实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19.
《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同时还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就应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的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