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5 毫秒
1.
听能忘记。看能记住。做才理解。有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时,如果仅靠听和看最多能吸收30%的新知识,如果动手做的话。可达到90%以上。新的&;lt;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应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动手“做”数学正是基于这一先进理念之上,它强调  相似文献   

2.
于忠燕 《广西教育》2012,(1):79+83-79,83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研究表明:如果仅靠听和看,一个人最多能吸收30%的新知识;如果动手做的话,可以达到90%以上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重视。尤其是公开课上,教师都喜欢让学生动手操作。然而,有些教师由于对学生的动手操作缺乏足够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许万明 《云南教育》2003,(34):19-20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想说、敢做,让他们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探索、体会数学的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一、提供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时,如果是仅靠听和看,最多能吸收30%的新知,如果是动手做,可以达到90%以上。杨振宁博士说:“…  相似文献   

4.
听能忘记,看能记住,做才理解。有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时,如果仅靠听和看最多能吸收30%的新知识,如果动手做的话,可达到90%以上。《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应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动手"做"数学正是基于这一先进理念之上,它强调我们的数学教学应从儿童的数学现实出发,注重儿童主体性参与发现过程的经历,使儿童在动手"做"数学的过程中学会思考,理解知识,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成功体验,有效地提高数学素养,发展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5.
刘丽 《中小学电教》2009,(6):118-118
<正>一、让数学活动化,重视动手与动脑的双向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时,如果是仅靠听和看,最多能吸收30%的新知,如果是动手做的话,可以达到90%以上,儿童在孩子时自己亲手制作的玩具可以终身不忘。《标  相似文献   

6.
毛世浓 《江西教育》2003,(19):21-24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指出:“学习数学的惟一方法是做数学。”什么是做数学?做数学就是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从事数学练习和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时,如果仅靠听和看最多能吸收30%的新知,如果动手做的话,可以达到90%以上,儿童在孩提时自己亲手制作的玩具,可以终身不忘。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只重视知识的传承,而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以致于我们的学生可以在国际数学竞赛中运筹帷幄,而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时却显得束手无策。如今《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给我们勾画出了数学课改革的框架,…  相似文献   

7.
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时,如果仅靠听和看,最多能吸收30%的新知,如果动手做,吸收效果可以达到90%以上。可见动手操作不仅是学生智力活动的重要源泉,也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重要途径,它是搭建抽象数学  相似文献   

8.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了“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9.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认为:“学习数学的唯一方法是做数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时,如果仅靠听和看最多能吸收30%的新知,如果动手做的话,可以达到90%以上。我国《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基  相似文献   

10.
"动手实践"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经历数学学习过程,得到数学生活体验,能很好地去进行探索、发现和创造,进而能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引导学生利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可以看出,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无疑是我国新一轮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一种数学学习方式,旨在引导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试图凸显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操作、探究等认识活动,促成数学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陈卫平 《考试周刊》2010,(33):72-73
在长期的课改实践中,我们逐渐认识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探究性学习,是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研究活动。不论是数学的学习、运用,还是数学创新,都离不开探索。那么,我们应该抓住哪些着力点,有效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动手实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那么,动手实践究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什么作用呢?笔者认为,它可以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初中数学学习应突出学生主动、能动的数学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究的能力.本文就贯彻新课程的以发展学生为本的主体思想,加强学生的主体参与,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由学生接受性和维持性学习转变为实践型和探索型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也指出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 ,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 .”可以看出 ,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无疑是我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一种数学学习方式 ,它力求变革传统的被动性、接受式的数学学习方式 ,旨在引导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源泉则有赖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手段。从教学心理学角度上讲,如果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作为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积极地创设和谐的课堂教中应积极地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中学习数学,让每一位学生都爱上数学。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这方面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9.
吴伟 《考试周刊》2011,(71):77-77
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新课程改革中最为活跃的一块园地。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当务之急要在教学中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动手实践。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动手实践的空间,真正地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学生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课改的深入,有趣的操作、动手实践的确成了当今小学数学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然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