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用不等式表示猪、羊之间的质量关系师:同学们。玩过跷跷板吗?这节课我们就从玩跷跷板开始。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方程”。 1.课前谈话。 问题1:同学们玩过跷跷板吗?有什么感受? 问题2:有一种科学仪器。它与跷跷板很相似,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认识平衡及杠杆尺达到平衡的条件。2 认识杠杆尺、支架、钩码。3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教具准备 :学生 :杠杆尺、钩码、支架(每组一套)教师 :杠杆尺、钩码、支架、实物投影仪、跷跷板活动投影片、录像机、印有简易杠杆尺图形的纸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放录像 :公园里两个小朋友在玩跷跷板。(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 ,引起学生的联想 ,重新回味自己玩跷跷板时的感觉。)提出问题 :1 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2 你玩过跷跷板吗?3 说一说你是怎样玩跷跷板的?(让学生…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都有过玩跷跷板的经验,玩跷跷板的两位同学,可能体重差不多,也可能体重差距很大,但他们都能想方设法玩起来,为什么呢?义务教材自然第四册第12课《平衡》就是以小学生玩跷跷板为例,认识平衡和不平衡现象,从而引  相似文献   

5.
(屏显视频“跷跷板”的游戏,定格于一头高一头低的状态) 师:屏幕上的游戏,在座的哪些同学玩过?怎么玩的? 生1:我小时候在幼儿园玩过。一边一人,一上一下。跷得可高啦!  相似文献   

6.
坐在跷跷板上,一上一下地跷呀跷,是多么美好的童年回忆啊。对于跷跷板,我们除了想到玩之外,还能想到什么呢?但是,世界上却有一个人因受到跷跷板的启发发明了一项诊疗工具。那么,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他到底发明了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活动目的要求:  1.通过本次活动,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有关平衡的初步知识。  2.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探究精神。  活动准备:  直尺、铅笔、硬币 (3种不同面值的 )、橡皮、胶带、跷跷板模型。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做游戏吗 ?  生:喜欢。  师: (放录像:孩子们在公园中愉快地玩跷跷板的情景 )你们看他们在玩什么呢 ?  生:玩跷跷板。  师:你们有谁玩过跷跷板,跟谁玩的 ?怎么玩的 ?  生 1:我跟小朋友一起玩的。我们一人坐一头,一跷一跷玩得很开心。  生 2:我跟爸爸一…  相似文献   

8.
邓美琴 《江西教育》2004,(15):57-57
[教学实录] 师:老师今天做了一个简易的天平,想与大家一起来玩一个类似于跷跷板的游戏,你们想不想玩呀? (学生异口同声地高声回答:想) 师:好,现在老师为你们每个学习小组都准备了一架简易天平,还有一些砝码,以及两块橡皮泥,大家可以利用这些工具,或者利用你们身边一些比较轻的物体,如橡皮、小刀等,来玩一玩,然后把你们玩的时候看到的现象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  相似文献   

9.
一般的跷跷板都要用脚蹬地,那么,是不是可以来个逆向思维呢?玩跷跷板,不用脚,用手会怎么样呢?把跷跷板做成天平秤式,两头略斜跷,板下面装一个弹簧。中间有两根直柱,中间支点上,有一个棒锤样的东西,它的头部下绑一根长绳,长绳两端两个人各拿住一头。两个人半卧在跷跷板两头,轮流拉动绳子,假如左边的人拉绳子,棒锤朝左侧倾斜,靠在左侧的直柱上,左侧的重量增加,左侧板头下沉。右边人拉绳,右边下降。这些动作就像人在船上划桨的动作,优雅得很,人半卧在板上,就像船在波浪上荡漾,真是十分惬意啊。划桨式跷跷板的原理是:用…  相似文献   

10.
跷跷板     
小猪胖胖特别想玩跷跷板,可是它太胖了,没法儿玩啊!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想一想,然后说一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小猪胖胖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跷跷板。跷跷板@韩宝莉 @张虹  相似文献   

11.
玩跷跷板     
老顽童看见小朋友们玩跷跷板,很羡慕:我真想玩一玩呀!可是跷跷板一个人玩不起来。老顽童就找小顽皮:"小顽皮,你同我一起玩跷跷板,好吗?""不玩不玩,我想回家。"老顽童抓住小顽皮:"你不玩,我就不让你回家!"小顽皮乘机坐在地上大哭起来:"大人欺负小孩啦!"  相似文献   

12.
下午游戏活动时,孩子们有的在玩跷跷板.有的在玩攀登架,还有的在滚轮胎,忙得不亦乐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教学分析 《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一课,教材首先呈现了两幅学生平时玩跷跷板的插图。一幅是两个体重差不多的小朋友坐在离支点相等距离,另一幅是两个体重不同的人,重的离支点近,轻的离支点远。提出的问题是: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  相似文献   

14.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70页复习题中有一道有趣的数学题: (1)A、B、C三人去公园玩跷跷板,从下面的示意图,你能判断三人的轻重吗? (2)P、Q、R、S四人去公园玩跷跷板,从下面的示意图,你该如何判断这四人的轻重呢?  相似文献   

15.
小朋友,你喜欢去游乐场玩吗?你最喜欢的游乐设施是什么?滑梯、秋千、跷跷板还是攀爬架?你知道这游乐设施的英文名称吗?让我们跟着Kay老师一起学唱这首活泼的“In the playground”,尽情玩耍在春天的阳光下吧!  相似文献   

16.
如图6,小胖和小瘦去公园玩标准的跷跷板游戏,两同学越玩越开心,小胖对小瘦说:“真可惜!我现在只能将你最高翘到1m高,如果我俩各边的跷跷板都再伸长相同的一段长度,那么我就能将你翘到1.25m,甚至更高!”  相似文献   

17.
《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一课是鄂教版《科学》教材《课外活动》单元中的一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教材首先是让学生交流平时玩跷跷板的经验。玩跷跷板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两个体重差不多的小朋友坐在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可以玩。第二,两个体重不同的人,重的坐的离支点近,轻的离支点远,也可以玩。当学生交流了这些情况后,教材提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请你回答     
1.跷跷板的两端分别放上等重的西瓜和冰块后刚好平衡.问在太阳光照射下,经过半天的时间,跷跷板还能平衡吗?为什么?2.一位体重400牛的中学生,使用滑轮组能提起2000牛的重物吗?为什么?(滑轮组的重力、绳和轮的磨擦力忽略不计)答案1.跷跷板仍能平衡,因为在太阳光照射下,冰熔化成水流到地上,跷跷板不平衡,西瓜也会滚到地上,这样跷跷板两端均没有物体,所以还是平衡的.2.中学生能提起2000牛的重物.根据公式,只要有5段绳子承担重物的重力就可以提起了.请你回答@莫光兴  相似文献   

19.
河南泌阳县泌水一中的薛英良同学周日和家人去公园玩,一家人玩起了跷跷板游戏,爸爸的体重为72kg,爸爸坐跷跷板的一端,体重只有妈妈一半的薛英良和妈妈一同坐在跷跷板的另一端,  相似文献   

20.
郑东华 《科学课》2008,(8):40-42
一、提出研究问题师:(课件出示一个跷跷板和一大一小两个男孩的图片)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看到了什么?生:两个小朋友在玩跷跷板。师:这样一大一小两个小朋友玩跷跷板,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课件出示课题: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生:不能。因为那个大个子太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