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藤野严九郎是鲁迅作品《藤野先生》中的原型。日本学界近年对藤野严九郎有多方面的研究。本文依据日本国福井县藤野严九郎纪念馆的有关资料,对日本研究藤野严九郎的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肖彦 《初中生辅导》2012,(20):17-19
《藤野先生》是鲁迅在离别恩师藤野严九郎20年后,即1926年的秋天,写下的散文。本文记述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的生活片段,高度热情地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和伟大人格,  相似文献   

3.
寒假里随意阅读时,看到“藤野严九郎、鲁迅、唐瞍”和“戴维、法拉第、麦克斯韦”两个师生三代名家的故事,引起我反复的思考和品味。让鲁迅先生总时时想起的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鲁迅把藤野先生亲手改正的讲义订成三个厚本,珍重地收藏着,作为永久的纪念,而且一直把藤野先生的相片挂在自己北京寓所的书桌对面。鲁迅在文中还写道:“每当夜间疲倦,  相似文献   

4.
肖彦 《初中生辅导》2012,(Z5):17-19
《藤野先生》是鲁迅在离别恩师藤野严九郎20年后,即1926年的秋天,写下的散文。本文记述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的生活片段,高度热情地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和伟大人格,以此表达作者对先  相似文献   

5.
张坤  王晓亮 《初中生》2012,(2):25-29
正·读一读·语段一: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鲁迅《藤野先生》)  相似文献   

6.
鹭焱 《初中生》2007,(4):14-17
《藤野先生》是鲁迅散文中的名篇。藤野严九郎先生是作品中的原型,他是鲁迅先生终生感激和怀念的老师。这篇散文记载了鲁迅先生在日本仙台医校时和藤野严九郎先生的师生之情。  相似文献   

7.
<藤野先生>是鲁迅散文中的名篇.藤野严九郎先生是作品中的原型,他是鲁迅先生终生感激和怀念的老师.这篇散文记载了鲁迅先生在日本仙台医校时和藤野严九郎先生的师生之情.  相似文献   

8.
<正>他是治学严谨的青年教师,也是不修边幅的寒酸学者,同时还是鲁迅早年留学日本求医之际,唯一给予他关怀与鼓励的异国长辈。在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藤野先生》里,我们似乎能够感受到藤野严九郎——这位师者身上所蕴含的高尚精神与多重形象。本文基于《藤野先生》的文本解读,探讨作者刻画人物时的情感表征与写作特点,以此对文学中惯有的人物形象塑造手法进行深入认识。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9.
《藤野先生》传到日本以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迅先生曾写过一篇有名的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文中着重回忆了他在日本学医的一段生活经历。事隔20多年,在鲁迅的心目中,那一段生活,最值得回忆的是他的恩师藤野先生。作者以凝重的笔触记述了自己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时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热情歌颂了藤野先生伟大的人格、感人的师德,字里行间蕴含着他对这位日本老师的崇敬、感激与深沉的怀念。该文发表在1926年12月10日出版的《莽原》半月刊第23期上。人以文传,这篇被中学教科书选用了数十年的传统篇目,使得藤野严九郎这个普普通通的日本人,因这篇名文而走进了亿万中国读者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0.
读过鲁迅散文《藤野先生》的中国人,数以亿计。大约很少有人不认为,"八字须,戴着眼镜"的黑瘦先生藤野严九郎是一位称职乃至伟大的老师。但是,这样一个伟大的教师,  相似文献   

11.
有一次,我上《藤野先生》一课.讲到它的体裁时,我说,这是一篇叙事散文、一个同学马上反问:“老师。说它是抒情散文有什么不对呢?归根结蒂,它不是抒发了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表现了鲁迅先生一腔复杂的爱国热情吗?”这引起了我的思考——关于现行散文分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为了纪念正直、伟大、无私的日本学藤野严九郎而作的一篇回忆性散。作在章中记录下了东京与仙台间一处驿站的名称“日暮里”。时隔20余年,作竟然清晰记得,不能不让读掩卷默想。这似乎不经意的一笔,究竟有何深刻内涵?李华年老师的《“日暮里”与“水户”发微》(《语教学之友》2005.1)一作了很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13.
我是在偶翻孩子作业本时,想起了鲁迅笔下的藤野严九郎的。近来,教育界讲“有偿服务”、讲“竞争”多了,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似乎变成了不大时兴的话题。孩子的这册作业本,已为教师批了十几回“阅”字。然而,仅只是“阅”,既无评语,又不改错;不打对号,不划错号,一“阅”而已。我指给一道做错  相似文献   

14.
在我讲授完《藤野先生》准备离开教室时,一学生拦住了我,她质疑:“鲁迅如此厌恶清国留学生的玩乐,进而对东京表示失望,为何在暑假时,他又到东京玩了一个夏天?”  相似文献   

15.
因为鲁迅的一篇文章,藤野先生的名字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日本东北大学鲁迅研究课题组透露,对鲁迅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留学期间课堂笔记的分析显示,他的老师藤野严九郎曾对其笔记的日语用法作出过修改。  相似文献   

16.
抓纲举目直奔主题──我教《藤野先生》山西/马祥《藤野先生》篇幅长,难度大,一般需三课时,而我采用抓纲举目,直奔主题的方法只用了一节课时间,下面就是这节课讲的实录”讲解直迅先生写此文的背景。(略)师: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生:(齐答)怀念。生:还有...  相似文献   

17.
1.学习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和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2.学习本文抓住特点写人的方法。一、紧扣关键词语,理解“我”离开东京的原因教师首先指导学生按地点转换的顺序将全文分为“离开东京”、“仙台求学”、“回到北京”三部分,然后提问:鲁迅先生怀着救国的抱负来到日本东京,为什么他又很快离开东京而只身去了仙台?(鲁迅先生看不惯那些不学无术的清国留学生醉生梦死的生活)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中哪些词语体现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情绪?(“东京无非是这样”中“无非”一词表现出作者对东京的无比失望;“实…  相似文献   

18.
须眉,人们用以指代男子。须,即胡须,也称胡子,是成年男子所特有的。离不开写人的文学作品中常遇到胡须的描写,且具有多种的表意功能。这里撷课文中的例子作简析,供鉴赏。凸现人物的肖像特征鲁迅先生在回忆他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生活的散文《藤野先生》中,对藤野严九郎的外貌作了具体的描写,文中写道:“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这里的肖像描写寥寥几笔,形神毕肖地勾画出了人物的面貌特征,其中两撇八字形的胡须极富特征,将人物写活了,让你如见其人。“黑苍脸,络腮胡,背有  相似文献   

19.
我非常喜欢中学语文课本当中两篇写老师的散文《我的老师》和《藤野先生》。两文中的主人公蔡芸芝老师和藤野先生是两位从事平凡教书职业的老师,他们都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用自身高尚的师德、人格的魅力.在学生心中树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也让每一位读者对他们不由地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20.
《藤野先生》一文,以前曾教过多遍,但每当上完这一课,心情总是不能平衡,觉得自己在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思想转变、文章的语言特点上,都没能讲透,不够到位,有一种对不起学生,也对不起先生的感觉。为此,在再教此文时,我给学生拟了这样一个阅读提纲:1、作者离开东京的原因是什么?2、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什么?3、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4、本文语言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