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宁县农业人口443694人,农村从业人员223000人,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有21408人,占9.6%;初中化程度的有100484人,占45.06%;小学化程度的有80369人,占36.04%;盲有20739人,占9.3%。从整体上看农民化科技素质普遍偏低,农村教育仍然比较薄弱,我县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以下简称“青培”工程),适应了我县发展农村教育的需要。工程于2002年12月正式列项。  相似文献   

2.
农业教育的发展是保证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前提。 总的来说,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初、中级人才的培养和农民技术教育,所以中、初等农业教育很发达。如日本80%的农民受过高中农业教育,没有受过农职业教育的要到营农学校研修,达到中专水平。在欧洲发达国家,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数占80%左右。我国台湾省农户主受过中等以上农业专业教育的占3.14%,其中受过大专教育的占0.26%,农职学校在校生人数占农业劳动力的1.36%。 我国的农业教育比较落后,农业劳动力中,29%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电教》2006,(6):4-7
在从工业时代、工业经济和工业社会向知识时代、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转变的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何传启,1999),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课题是如何借助信息化采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教育部在制订2020年发展纲要的过程中提出“到2020年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提出的现代化目标,推进现代化进程必然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即能不能借助信息技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许多发达国家早已把教育作为国家长期发展的根本战略。在迈向 2 1世纪的进程中 ,世界资源开发由物力资源向人才资源转移。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教育是战略产业的观念 ,已被国人达成共识。中华民族要把世界大国变成世界强国 ,实现小康生活向富裕生活的腾飞 ,说到底 ,就是国家现代化以及人的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首先是科技的现代化、教育的现代化 ,而教育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在我国就业人员中 ,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只占 2 .8% ,只受过初中以下教育的比例高达 86 % ;在每万个劳动力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人数 ,中国…  相似文献   

5.
意大利在欧洲大陆,无论是经济、科技还是社会发展水平.均居中游以下地位,18~20岁青年人中有20%未受过任何形式的教育,成人中的所谓功能性文盲亦数量可观。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在完成“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任务后,1996年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成人教育现代化,其显著标志是农村社区进入学习化社会,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育观念现代化。发达的完善的成人教育制度,其本身就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之一。现代化教育制度的重要内涵就是教育向终身化、多样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一次性学校教育已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终身教育思想。教育发展水平现代化。农村成人…  相似文献   

7.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怎样开好头起好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现有一线工人7000多万,其中高级技术工人仅占3.5%,而发达国家高级技术工人占25%以上。高级技术工人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反复为实践所证明。我国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仅有29%,而经济发达国家已达到60%~80%;我国有些研究项目本来已达到国际水平,能够在实验室中研制出产品,但却没办法在市场上形成生产能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应用型、管理型人才太过缺乏。  大家熟知,教育必须与经济同步发展。经济起步期要求社会基本普及九年教育;工业化进程中要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先导…  相似文献   

8.
谈“教育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水平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在现代社会中愈来愈明显,而高等教育则由于庞大,耗资甚巨,发展愈来愈受经济水平的影响和制约。我国以占世界公共教育经费总数1.4%的财力,支撑着占世界学历教育人口 22.9%的庞大教育体系。近年来虽然我国明确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但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仍不到3%,大大低于发展中国家4%的平均水平。仅仅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难以解决教育供求的矛盾。教育产业化是经济、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是解决“穷国办大教育…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时代,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成为时代对人们的基本要求之一,而中学信息技术课正肩负着培养新一代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的重任。2000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提出“用5至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通过教育信息化走向教育现代化”。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  相似文献   

10.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程中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事业,对于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缓解初中升学压力,创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高中发展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提出,占全国人口35%的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至“十五”期末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其它地区也要有步骤地加强高中建设,努力提高高中阶段入学率。而在此进程中,中等职教的地位与作用如何,怎样才能有效发挥其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作用,既是一个亟待研究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迫在眉睫需要探讨的现实课题。一、中等职教在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