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一件小事说起。最近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我编的《笔记文选读》,序言里有这么句话:“一九四三年曾经集印单行,后来因为这样的书读者还有需要,书店里很久没有重印了。”这句话大概连小学生看了都会觉得奇怪,怎么“书店里很久没有重印”是因为“读者还有需要”呢?原来这一句本是“……后来因为这样的书需要者不多……”,这次重印之前不知道是出版社哪位同志奋笔一改改成现在这个模样,而序言末了的署名和年月却没有动,于是我就只好背上“不通”的黑锅了。  相似文献   

2.
有一位同志,见到他爷爷民国初年出版的书被重印了,便到出版社去领取稿酬。出版社的同志告诉他,重印已故作者的书不付报酬。这位同志拿出前国家出版局1980年5月颁发的《关于书籍稿酬的暂行规定》,指着其中第六条第二段的文字说:“这上面明明写着‘解放前出过的著译重印或校订重印,仍付基本稿酬的部分或全部’,你们为什么不执行上级的规定?”出版社的同志耐心地向他解释,书籍稿酬暂行规定是针对作译者讲的,该文件第一条就指出制订这个文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图书市场上,每年都有大量重印书与读者见面。其中,不少是出版社的“摇钱书”、“重点书”和“优势书”。这些书的重印,理应受到编、校、印、装人员的重视,培植它们成为本社的“名牌书”。但是,情况并非如此。当前不少重印书中都存在质量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笔者曾在最近两年对所管辖的近40种各类重印书进行了全面质量跟踪,发现50%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问题较多的是初版重印书和语言类重印书。质量不佳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4.
作家艾煊在3月29日《光明日报》著文,叹道:如今的出版社,为何弄得如此狼狈? 文章说:“建国后到‘文革’前,我的长篇小说和散文集,平均每两年出版一部,有的书甚至重印达7次之多。但近10年中,竟一部书也未出过,而这期间,我是写得更多了……。” “去年春天,一位老友将我的一部散文书稿,介绍给台湾的一家出版社,5月交稿,10月份就完成了印刷出版发行的全过程。随即寄来了样书。” “我的第一部长篇,1950年秋,寄到上海人民出版社,很快就收到了冯雪峰同志的亲笔来信。……书也是不到半年就出版了。”  相似文献   

5.
《基础工程学》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于1990年10月出版,消息一传到正在承德召开的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会议上,立即引起轰动,该书的编写在学术界早有所闻,谁都想一睹为快,以致,出版社不得不专程送书到承德,代表们人手一册,会上会下翻阅、交谈。大家称赞说:“的确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短短的三月,三干五百册销售一空。出版社不得不组织重印。重印书刚刚装钉完,还没有走出印刷厂,安徽省土木学会的同志已来社等待该书发往合肥。因那里的培训班就等着这部书开课。  相似文献   

6.
去年夏天,一位刚到出版社工作的朋友对我说:有一位作者写了一本社会科学方面的专著,在他们出版社出版了。作者拿到样书后,一看印数只有几万册,便要求出版社马上重印。出版社的同志认为印数已经不少了,不同意马上重印。作者便说:“你们不同意,我可以请××出版社另出一版。这本书是我个人写的,我享有版权。”出版社的同志说:“不行,这本书的版权是我们的,著作权才是你的。”作者说:  相似文献   

7.
图书出版要求一次满足读者的需要,不重视经常地组织重印供应,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提到日程上来研究解决了。虽然出版社从来没有说过我出版的书初版就要一次满足读者的需要;书店也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但是实际情况就是这样,图书的重印工作没有放在重要的地位。从一九七八年全年全国重印图书品种来看,这一年全国重印图书为一千五百四十九种(据《全国新书目》统计),其中除了地  相似文献   

8.
最近看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古代办案故事》(1981年1月1版1次印)发现书中错别字不少。后来听说此书已在1982年6月第2次印刷。我又找来一读。出人意料的是,这次重印,书中的错字别字,竟原封不动地出现在读者面前。下面是一些例子: 把“寥如晨星”的“晨”错为“辰”。把趴在平台上不住地叩  相似文献   

9.
《读书》杂志1981年第4期,有一篇雷梦水同志写的《朱自清先生买书记》。看了以后,很有感触。雷梦水同志解放以前在北平琉璃厂的通学斋古书店工作,为了向各大学兜售书籍,每周都要到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去几次。有一次他扶着书来到清华大学,遇见著名学者、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朱自清先生。朱先生翻看书的时候随手挑出一本问他: “这书是干什么用的?”“这书的作家是哪一朝代人?”“这个作家还写过哪些书?”这本书有几个版本?哪个本子  相似文献   

10.
“勤耕他人田,种好自家地”。这是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伍杰同志为常瀛莲同志所著《编辑工作论集》一书作序之题目。通读此书,确实深受启发。作为一名科技(书、刊)编辑,在为他人“作嫁”之后,如何正确地对待自己,完善自己,这正是编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常瀛莲同志从事科技书籍编辑工作近30年,在她所编辑出版的260多部书中,获各级优秀图书奖的颇多。与此同时,她能将自己多年来撰写的编辑理论、经验、图书评论等文章编纂成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曾经写过一篇《登龙术拾遗》,后来收入杂文集《准风月谈》,这篇文章是由章克标的《文坛登龙术》所引起的,但却一直无缘拜读章氏的大作。四川文艺出版社于1999年重印出版了这本书,这当然是应该感谢的。书后还附录了鲁迅的这篇文章,并且由该书的责任编辑龚明德先生专门写了《试读<登龙术拾遗>》一文,按照该书“出版说明”的说法,是为了“以助读者了解当年鲁迅先生写作此文的历史背景”。 但令人惊讶的是,龚先生“试读”和“精心解释”的结果,却居然发现了“鲁迅对章克标所著《文坛登龙术》一书没有贬簿之意,倒是很赞…  相似文献   

12.
读了《出版工作》第八期刊载的舒宝璋同志的《古籍重印的几个问题》一文后,颇得教益,感到意见深中肯綮。除舒文已指出的《古文观止》(中华重印原文学古籍刊行社据映雪堂本重排)的一些问题外,就我所见该书校勘疏忽方面的问题补充一例:李密《陈情表》(第二八四页)于“过蒙拔擢”与“岂敢盘桓”间即脱“宠命优渥”一句。所以,舒同志的文章能及时提出这些问  相似文献   

13.
编者同志:我们以激动的心情写上这封信。在最近重印、出版的三十几种中外文学名著中,上海文艺出版社编选的《文学作品选读——外国短篇小说(上)》,格外吸引了我们。当我们把它读完以后,掩卷静思,有一些感想。我们感到:在如何介绍外国文学作品,体现“洋为中用”方西,这个选本是一次较好的尝试。粗略想来,它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一、取材广,选择精,开拓了人们的眼界。回想这十多年来,在“四人邦”的文化专制主义和反动的禁锢政策淫威下,外国文  相似文献   

14.
“文化大革命”期间,古籍的出版工作基本上停顿了。但是除了“二十四史”的校点工作于1971年重新提上日程之外,还常有一些“中央交办”的古书重印任务。1973年1月,我刚从咸宁五七干校调回中华商务联合的出版社,不久就接到了一系列中央交办的任务。先是江青交下来一本石研斋刻本的《骆宾王集》,意思是要我们重印。书上有北京大学教授向达的藏印,大概是江青从红卫兵抄家物资里要来的。我们正在研究是影印还是据以排印,过两天江青又命人把书收了回去,以后就没有再提此事了。接着当时的“出版口”负责人又找我们领导去,传达“中央交办”的重印书…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伊始,北京出版社以一种平常心推出了一组读物——“大家小书”,凡4辑40种,赢得了学术界和读书界的不平常的欢迎和好评.事隔七八年,2011年,该社再次推出“大家小书”这个品牌,出版了一批新的选题,并重印了一部分选题.出版者仍是以平常心的口吻在封面上明确表明“大家小书”是“大家写给大家看的书”,这句话,似乎一下子拉近了前一个“大家”(作者)和后一个“大家”(读者)的距离,使人产生了一种亲近感.出版者在每本书的封底还道出了出版“大家小书”的旨趣所在,即“阅读大家经典,感受大家风范,普及大家知识,传承大家文化”.  相似文献   

16.
借书     
“买书不如借书……”——这是徐特立同志总结的“三不如”读书经验中的第一个“不如”。我们在《买书》一文中不是提倡买书吗?何以见得“买书不如借书”呢(?)书,是应该买的,特别是常用的和有保藏价值的必备书。徐老也不是一概反对买书,而是主张买书和借书互相补充,相得益彰.我们想想看:自己买的书再多,比起藏书广博的图书馆来,也不过是“沧海一粟”,要掌握丰富的知识,总离不开去图书馆借阅;自己藏的书再多,比起周围的同志、同事,以及亲朋好友的藏书来,总是“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往往你有的他无,他缺的你有,共同求知上进,也离不开彼此借读,互通有无;自己买的书再多,还常常没有借书  相似文献   

17.
这一期《出版史料》用了亚东图书馆出版物的几幅封面设计作彩色插页。这几幅书衣,采自学林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的《亚东图书馆与陈独秀》。该书是依据长期在“亚东”从事编译工作的汪原放先生的遗稿整理,于1983年11月出版的,初版书名为《回忆亚东图书馆》;重印时为突出“亚东”与陈独秀的密切关系改现名。至于这些书衣照片的原出处,则是上海图书馆收藏的亚东版图书。  相似文献   

18.
在《谢觉哉与新闻工作》一书里,讲了这么一件事:1957年夏,北京晚报记者丁浪去参加一个文艺界的座谈会。她坐在夏衍同志旁边,看到一位高高瘦瘦的同志正在发言。她不认识,便细声问夏衍。夏衍告诉她是“藏克家同志”。后来,她只顾埋头记录,过了一会儿,又是一个高高瘦瘦的同志发言,她觉得好面熟,但想不起名字,只好又问夏衍同志:“他是谁?”夏衍同志笑了笑说:“藏克家同志嘛!”这使她感到很不好意思。但夏衍却亲切地问她:“你新到报社  相似文献   

19.
苏州大学出版社,由于我个人水平有限,与各位老大哥们的差距较大。我们社是1992年10月成立的,全社有46位同志。去年出了100多种新书,加上重印书,一共是180多种。我们还另有一个任务,就是办好学校调整过来的三份学报:一份是自然科学类的,一份是社会科学类的,还有一份是苏州丝  相似文献   

20.
项吉明同志在《图书馆杂志》1988年第4期《包兆龙图书馆中文图书的书次号》一文中,提出一种新的书次号:“种次——著者号”,即在同类书中,根据分编的先后次序,依图书著者分别给予“1”,“2”……不同的顺序号,此号是这类书某一著者的专用号码(即著者号);同一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