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建国以来,现代汉语三音节词语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对三音节词和短语的区分、三音节词语的声音形式、结构形式、词类分布和语法功能、语义特点都有相关的论述。研究方法以计量统计和对比分析为主。总体而言,研究方法相对单一,研究内容尚不全面。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现代汉语三音节词语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对三音节词和短语的区分、三音节词语的声音形式、结构形式、词类分布和语法功能、语义特点都有相关的论述。研究方法以计量统计和对比分析为主。总体而言,研究方法相对单一,研究内容尚不全面。  相似文献   

3.
通过总结研究者们对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代汉语三个时期有代表性的著作中三音节、四音节词语的数量统计结果和词语类型分类,梳理出它们的发展脉络。三音节和四音节词语的数量不断增加,上古时期的三音节和四音节的词语数量较少,中古时期逐渐增加,近代则是三音节、四音节词语数量剧增的时期,特别是在元代以后,三音节、四音节词语大量出现;多音节词语内部结构不断复杂,词类分布更加均衡。三音节和四音节词语的发展原因主要有三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外交流的影响和语体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相比《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收录三音节词语明显增多,其中三音节名词数量最多,其次是三音节非词成分,其他类如动词、形容词等最少。并且三音节非词成分及其他类词语体现了语块意识,在教学中需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词语色彩观认为,词语的色彩主要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专就三音节词的色彩问题,从显性色彩和隐性色彩角度作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对各类结构的双音节词语从语音、语义和语法三个层面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分析,发现双音节词语轻声化与其中一个语素的语义弱化有关,不论在什么样的结构里,只要两个语素表达的意义不是同等的重要,那么弱化的一方在语音形式上就容易产生轻声现象,此外口语化程度也是导致轻声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一、新的考试大纲对高师普通话教学内容的影响1.新旧大纲不同之处(1)考试项目有变,增设“选择判断题”。此题的内容在旧大纲中体现在说话题中,在新的大纲中专项考查,占10分“;双音节词语”改为“多音节词语”,考核内容由原限于双音节词语扩展到三音节和四音节。(2)考试项目分值有变,说话题由40分变为30分。(3)考试项目所限时间有变。“单音节字词”由3分钟改为3.5分钟;多音节词语”由3分钟改为2.5分钟。(4)考试项目内容有变。“朗读”考核内容只保留旧大纲中17篇作品;说话”考核内容对旧大纲中规定的话题作了归纳,并增添了有关卫生与健康、…  相似文献   

8.
《ang、eng、ing、ong》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拼音教学的最后一课。本课有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后鼻韵母ang、eng、ing、ong和整体认读音节ying,每个后鼻韵母前都配有一幅图画和表明图意的音节;第二部分是声母和后鼻韵母的拼音练习,包括两拼与三拼的音节;第三部分是音节词语tai yang的书写格式;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三音节词语主要有以下特点:构词法上偏正式的复合词占绝对优势;词性上是体词性词较多;语意关系和语法结构上是双单格式较多;发展趋势上附加式词语大大增加、词族现象明显。三音节词语的发展不仅是意义表达的需要,同时也受到节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陈瑶 《现代语文》2005,(8):12-15
2003年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以下简称<新纲>)的词表在轻声词语的处理上有了一些新变化:一方面,区分"必读轻声音节"和"一般轻读、间或重读的音节",将必读轻声词语压缩到550条;另一方面,另立<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必读轻声词语表>(以下简称<必读轻声词语表>),将这550条轻声词语从<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以下简称<词语表>)中独立出来,更有利于使用者识记.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惯用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运用极广,它作为熟语的一部分,在汉语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用简单的词语表达出丰富的含义,渗透于中国人民的日常口语交际中,在日常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惯用语形象简洁,在形式上以三音节为主。因此文章主要论述现代汉语三音节惯用语的特点及结构类型,以此深化自己对现代汉语三音节惯用语的相关认识,使自己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知识。  相似文献   

12.
《宜宾学院学报》2017,(9):118-124
民国时期《东方杂志》标题中的一些词语由特定的语素构成,在构词、语源和语义方面特点突出。构词上,这些词语表现出批量式和模式化特征,形成了大量双音节、三音节和多音节词语;语源上,部分语言单位属于外来词,约占词语总数的三分之一;语义上,它们体现出较强的时代特色,反映的理念是现代文明,具有现代特征。另外,这些词语基本是名词性词语,呈现鲜明的事物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考点阐述】一、字音。考查只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以常用字为考查重点,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同音字的读音。近三年高考考查的形式主要有选出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或有错误)的一组、每对读音完全相同(或都不相同)的一组,选料是常见的双音节词语和四字短语。  相似文献   

14.
a音节是藏缅语中一种常见的音节类型,其类型分布、语音特点和语法功能各异。片丁纳西话a音节的元音可归纳为一个音位/ɑ/,有[ɑ]和[?]两个变体,基本受语音和谐律的控制;但是这种和谐律正在被逐渐打破,影响的因素包括后接音节辅音性质、元音卷舌化、舌尖元音、借词、音节合音等。a音节有四种音高形式,但只有高平(55)、中平(33)和低平(11)三个平调是基本声调,中升调在a音节上属于派生调。a音节声调由于负载着一定的语义和语法功能而表现稳定,基本不受后接音节的影响。a音节有构形和构词两种功能。与其他藏缅语相比,片丁纳西话a音节数量、分布、出现位置、构形和构词功能都受限较大,语法功能不强。  相似文献   

15.
汉语拼音一、复习内容和要求(一)能够正确熟练地默写大、小写汉语拼音字母,笔顺要正确,书写要规范.(二)熟练地掌握教学中使用的23声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三)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的拼读方法(两拼法和三拼法),能正确拼读音节.能根据音节写出汉字并能准确地给汉字标调.(四)熟练掌握y、w的用法和(?)上两点省略的规律.(五)能准确读出带有轻声、儿化韵的词语,了解轻声、儿化的一般规律.(六)认识并能正确地使用隔音符号(七)了解“一、七、八、不”变调的一般规律.二、复习重点和难点(一)正确地拼读音节,并根据音节写出汉字;认识并使用隔音符号.  相似文献   

16.
“得”字句中“得”前谓词性成分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得"字句中"得"前的V(谓词性成分).全文分为三部分(1)V位置上的词语.指出V位置上多数是单音节的动词或形容词,但也不能忽略在V位置上还有多音节(包括双音节)的动词性词语和形容词性词语.(2)V位置上词语的句法分类.根据V的句法功能,把V分为及物动词性词语、不及物动词性词语、形容词性词语上大类.(3)V位置上词语的语义分类.根据V所联系的主事动元的性质,把V分为动作谓词、经验谓词和性状谓词三类;根据V所联系的动元的数量,把V分为一价谓词、二价谓词和三价谓词三类.本文还统计了V的各种类型的数量,从中可以看出"得"字句中V位置上各类谓词性词语的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会汉语拼音,能准确、熟练地拼读音节(有条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节)。”可见,逐步做到直呼音节,这是汉语拼音教学的深化,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音节上。以音节为中心进行教学,是直呼音节教学的有效途径。以音节为中心进行汉语拼音教学,就是要突破从部件入手的“呼必有三”的拼读法,采取“综合—分析—综合”的方法进行直呼音节教学,即从具有具体意义的音节词语中带出音节,再从音节中分析出声  相似文献   

18.
一、改革测试的内容和形式1.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包括汉语拼音、识字写字、词语、句子等。试题采取看拼音写汉字、补充音节、在田字格里写汉字、多音字组词、查字典、选择、判断、填空、照样子写句子等形式。此项内容以书面测试为宜。2.阅读:这方面的考查内容包括: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体会句子的意思、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中心、原文填空  相似文献   

19.
以国家语委词表中的三音节词语为分析对象,统计了三音节词语的结构层次、内部结构关系、词性和使用频率居前20位“1”的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综合考察了4种强势结构的交叉分布情况。从统计中我们看到.三音节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采用等组法进行.1.被试是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一年级三个平行班的129名学生,用整群采样法采样.一(1)班(44名学生)、一(2)班(44名学生)为实验甲组,采用综合法教;一(3)班(41名学生)为实验乙组采用分析法教.教法由执教者自由选择.2.综合法教学音节分三步:①综合;③分析;③综合.分析法教学音节分两步:①分析;②综合.以教学音节"b?"为例综合法:第一步,综合.利用挂图、实物或语词引出音节,可告诉学生:这就是八只苹果的"b?"(板书音节)这个音节第一次给学生的视听形象都是整体,带有综合性.第二步,分析.引导学生讲出"b?"的声母是b,韵母是a.第三步;综合.让学生找出带有音节"b?"的词语进行巩固练习.学生眼看音节,联系实际讲讲:这是八个小朋友的"b?";拔萝卜的"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