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自1979年华罗庚在英国讲学获得巨大成功后,世界各地的大学纷纷向他发出邀请。在伯明翰讲学时,华罗庚接受香港作家梁羽生的访问。梁羽生请他谈谈以后的讲学打算。他说:"我已经收到十几个国家的邀请,为此,我准备了10个数学问题,至于到哪个大学讲什么专题,我的打算是:A大学是以函数论著名的,我就到A大学讲函数论;B大学是以偏微分方程著名的,我就在B大学讲偏  相似文献   

2.
《神州学人》2015,(2):8-11
走向全世界的中国留学生,把中国形象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一张张"中国名片"上,刻上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符号。1936年,26岁的华罗庚由清华大学保送到英国留学,就读于剑桥大学。华罗庚留学的目的很明确,他曾说:"我来剑桥,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他放弃了数学大师哈代为他提供的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而是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同时攻读七八门学科。在剑桥大学的2年中,华罗庚的才华与努力使他取得了突出的科研成就,他就"华林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这是我国著名国学大师饶宗颐2004年冬为梁羽生亲书的一幅书法(见下图),现收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字画库。2004年冬,武侠小说大师梁羽生在香港当面告知老师饶宗颐,自己将要把绝大部分文学资料捐赠中国现代文学馆。听后,饶先生对久居海外的梁羽生此举甚为感动,欣然为学生的文库题名。谈起他们最早的相识还要追溯到1944年的蒙山。  相似文献   

4.
华罗庚传奇     
由新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梁羽生来为数学家华罗庚作传,味道自然不同。据说,华罗庚先生是位真正的“武侠迷”,对梁羽生的作品尤为推崇,那句“武侠小说是成年人的童话”的名言就出自华罗庚之口。有了这样的渊源关系,梁氏之作就绝非道听途说的敷衍之文,而可以当成一段“信史”来读了。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2012,(31):64
(2012年8月~2012年9月)1.没有文凭的大师(栏目:"博览")史学大师陈寅恪被人们尊为"教授之教授",而他终生连个"学士"学位都没有。……钱穆是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一生从未上过大学,更未出国留学。通过十年乡教苦读,他探索出了一套独特的治学方法。……华罗庚上完初中后,因家里无力再供他上学,只得辍学到父亲的小杂货店里帮助料理店务。酷爱数学的华罗庚,人虽然守在柜台前,心里经常琢磨的却是数学,不但读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2012,(32):64
(2012年8月~2012年9月)1.没有文凭的大师(栏目:"博览")史学大师陈寅恪被人们尊为"教授之教授",而他终生连个"学士"学位都没有。……钱穆是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一生从未上过大学,更未出国留学。通过十年乡教苦读,他探索出了一套独特的治学方法。……华罗庚上完初中后,因家里无力再供他上学,只得辍学到父亲的小杂货店里帮助料理店务。酷爱数学的华罗庚,人虽然守在柜台前,心里经常琢磨的却是数学,不但读了许多书,还勤于独立思考,敢于向权威挑战。  相似文献   

7.
张成和 《生活教育》2008,(12):64-64
截至2006年10月《吴树琴与陶行知》一书出版问世,该书插页中的一张照片还被认为是"二人唯一的单独合影".因为此前从未发现他们二人还有另外的合影照。时至2008年3月.吴先生子女在为编纂吴氏家谱搜集资料时.意外得知陶行知和吴树琴还有不为人所知的第二张合影照。  相似文献   

8.
曾维芳 《教师》2014,(19):119-120
正近日一批新书上架,整理图书室时,书架上一本封面发黄的旧书映入我的眼帘——竟是华罗庚的著作——《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数学大师华罗庚谈怎样学好数学》。主编在该书扉页上写道:"数学是最便宜的学问,只须几本书,只须有纸和笔,再加上一颗大脑,就有可能使穷孩子成长为大科学家,就如同华罗庚大师一样。"我决定仔细读读这本书。大家都知道我国数学学科领域是落后于欧美国家的,中小学课  相似文献   

9.
他从丹金漕河沿岸走出去,来到北京清华园,他只有一张初中毕业的文凭,经过12年的自学,他取得了大学教授的资格,成为蜚声中外的数学大师;如今,在他逝世8年之后,终于“魂归故里”——1993年10月27日上午,金坛人民集会为她的儿子华罗庚举行的铜像揭幕仪式。 “华罗庚是新中国第一个倒在科学讲坛上的科学家,为此我们感到深深的遗憾。”日本东京大学来电这样说。  相似文献   

10.
伯明翰度假     
伯明翰曾被评为英国最丑的城市,它也因此被排除在诸多英国旅游景点之外。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伯明翰得此臭名呢?伯明翰难道就没有值得一去的地方吗?下面这篇文章将为我们揭开伯明翰的面纱。  相似文献   

11.
柴静 《课外阅读》2013,(13):8-9
<正>(一)在飞机上看书,无意中翻到一张照片。这个人我不认识,却在看到时愣了一下:很少能见到这样恬静沉毅的脸,真好看。看完才知道,我们这些知道李政道、钱学森、钱三强、王淦昌等的人,原本都应该知道他——他,是他们的老师。是他,破格选送年仅19岁的李政道去美国。李政道后来回忆说:"他决定了我的命运。"也是他,让还是初中生的华罗庚在清华算学系任职,然后又将他送去英国深造,华罗庚说,"我一生得他爱护  相似文献   

12.
<正>在英国中部沃里克郡的卡宾顿小镇上有一棵古梨树,树龄高达250年,是英国目前有记录的最古老的野生梨树。而英国政府规划的高速铁路2号线(简称HS2)要从这棵树所在的区域穿过。由于这棵古梨树的存在,高铁修建计划遭遇到很大的阻力。HS2总长525公里,修建工作计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伦敦修建到伯明翰;第二阶段修的铁路,从伯明翰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英国作家罗尔德·达尔的作品充满奇思妙想,人物刻画细腻入微。《品酒"大师"》这部作品充满荒谬、贪婪、邪恶、虚伪,人物大都在"机关用尽"之际,不小心就"栽了跟头",或者在"聪明绝顶"之时,反被"聪明"所误。很多蛛丝马迹,如一张张隐形的手,将品酒"大师"贪婪的面纱层层剥离,露出本来面目。具体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对葡萄酒的看法;二是叙述者"我"的交代;三是参赌前的欲擒故纵行为;四是对葡萄酒喝前存放位置的揭示;五是面部表情的描述;六是要求增加赌注的行为。小说的最后,一直处于模糊状态的"女仆",一下子清楚地站到了显眼的位置,一语惊人,令品酒"大师"的种种"蛛丝马迹"清晰再现,展示了罗尔德·达尔作品迷人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当代学生》2011,(11):24
假日,一个大家庭在聚餐。一卷胶卷,拍餐桌上的情景用掉了一半。这时,大哥提议:还有半卷,到后面小山上去拍,那里已是春意盎然了。众人扶老携幼,登上小山,找到一处佳景。大家庭合影,小家庭合影,老人们来一张,孩子们来一张,兄弟合一张,爷孙合一张,姑嫂合一张……拍了一张又一张,大家绞尽脑汁,  相似文献   

15.
浪费的胶卷     
假日,一个大家庭聚餐。一卷胶卷,在餐桌上拍掉一半。大哥提议,还有半卷,到后面小山上去拍吧,那里春意盎然。扶老携幼,登上小山。找到一处佳景,大家庭合影,小家庭合影.老人来一张,孩子们来一张,兄弟合一张,爷孙合一张,姑嫂组合,妯娌组合……这卷胶卷格外地长,拍了一张又一  相似文献   

16.
一代相声大师侯宝林与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相交甚好.一天两位大师饮酒聊天,你言我语甚是开心之时,侯宝林问华罗庚:“2+3在什么情况下等于4?”华罗庚一时竟无法理解,正当他陷入思考时,侯宝林说:“只要数学家喝醉了,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华罗庚禁不住哈哈大笑道:“好一个幽默大师,竟拿我取乐……”他又对侯宝林说:“我麻烦您到街上买一斤桔子汁,外带一包炒米花,一斤桔汁四角四分,我这里只给您四角四分,贵了我不买,少了我不依2”侯宝林接受任务后,很快就回来了,他把一斤桔子汁和一包炒米花交给了华罗庚.聪明的同学请你想一想…  相似文献   

17.
笔者曾听过一节德育校本公开课。执教者是一位年轻的女老师,授课对象是某重点中学高二学生,课程内容是《架起沟通的桥梁》。 授课老师展示了两张照片,一张是老师的父母抱着老师三岁儿子的合影,另一张是老师本人与在草坪上玩耍的三岁儿子的合影。她说这一年,我与父母一起“升级”了,对我与儿子而言是“长大”,而对于父母而言却是“变老”。  相似文献   

18.
我的床头上悬挂着一张我与母亲的合影。那是1977年5月,母亲随我路过武汉时,在长江大桥旁拍摄的。黑白的照片已有多处斑驳,我却每天都会望着这张合影,轻轻诉说我对母亲的思念。  相似文献   

19.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历来众说纷纭,从西方法兰克福学派的本亚明、霍克海默、阿多诺,英国的伯明翰学派的霍加特、威廉姆斯、霍尔、汤普森到英美西马理论家杰姆逊、费斯克以及法国学者布尔迪厄、鲍德里亚尔等都各抒己见,争论不休。他们的理论传入中国后,中国的学者也没有定论。王一川在《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学》中也是比较了六种观点才做了一个"简要的操作性定义",而且强调"不是最后的定义"。金元浦先生在2001年7月4日的《中华读书报》发表了《定义大众文化》一文,也是比较了西方如法兰克福学派、伯明翰学派等学者的十多种观点才尝试做了一个界定。  相似文献   

20.
残疾人教育在西方是如何开展的?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走进了英国最大的一所残疾人学校——伯明翰加佛体育学校。加佛体育学校位于英国伯明翰市中心,学校里一共有200多名残疾孩子,是伯明翰市规模最大的一所公办残疾人学校。加佛体育学校的学生许多都是多重残疾,有的孩子还有非常严重的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