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鼓掌绝尘》共使用299例动词重叠.在《鼓掌绝尘》中,有的动词重叠可带补语或"着"等助词性成分,双音节动词重叠一律不带宾语,代词作宾语时总是中嵌,动词重叠极少带"儿"尾.单音节动词重叠中,"V-V"格式占统治地位,没有"V了V"格式;双音节动词重叠中,"AABB"格式最多,"AB-AB"格式次多.与同期的北方作家创作的白话小说相比,《鼓掌绝尘》中的动词重叠有不少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2.
"越……越……"是一种广泛运用的,由两个副词"越"起连接作用的语法格式,本文对"越……越……"格式中的语法成分的分布进行了穷尽式地描述,而且对"越……越……"格式或部分格式充当什么样的句法成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宁都客家方言存在一种分音词,它由一个单音节词加上"L-"音节构成。这个"L-"音节声母是L-,韵母和声调同于单音节词。它附加在单音节词的前面或后面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多是消极、厌恶)。组合时,单音节词如果是名词、量词、象声词,"L-"音节则加在其后;如果是动词、形容词,"L-"音节则加在其前。  相似文献   

4.
反问句式“不亦……乎”之“亦”字,历来有两种解释,一为情态副词“也”字,一为音节衬字,这两种理解均使反问语气缓和。一般“不亦……乎”句式反问气势较强,“亦”字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抓手"是一个因词义引申而广为使用的语词.本文结合"以……为抓手"这一格式阐释了"抓手"的概念,并联系语义具体分析了进入该格式的三类语法成分,认为工具书应当为"抓手"立项释义.  相似文献   

6.
构式"也……也……"是指由"也"叠用而固化成的一种语法格式,连接的两项成分可以为词、短语或小句,表并列关系。根据"也……也……"的主语和连接成分的异同可分为五种类型,不同类型有不同的替换规律。"也……也……"的句法功能灵活,可以充当单句的谓语、谓语中心语、定语、补语或宾语,也可以连接复句的分句。"也……也……"和"又……又……"都表并列,但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7.
“ABAB着”格式的初步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V着"结构中的"V"既可以是单音节的,也可以是双音节的.当前,"ABAB着"格式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广泛,文章对其发展轨迹、句法功能、语义特征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描写.  相似文献   

8.
拟声词是指摹拟事物声音的词。有多音节拟声词、双音节拟声词和单音节拟声词,如“稀里哗啦”、“丁当”、“轰”等。单音节拟声词常常用叠音来拟声,叫叠音拟声词,它的重叠成分只拟音而不单独表义,几个相同的音节合起来摹拟一种声音,因而只是一个词,如“哗哗”、“当当”、“叽叽喳喳”。  相似文献   

9.
一、"集……于一身(体)"的表义特点"集……于一身(体)"("集":动词,集中;聚集;"……"是"集"的宾语,一般是名词性成分;"于":介词,在;"一身(体)":全身;自身)也可以说成"将(把)……集于一身(体)"(这两种形式以下简称"该格式")。该格式的表义功能主要有两种:一是表示将几种事物或事物的属性集中在一个人或事物身上。例如:  相似文献   

10.
汪伦 《中学文科》2000,(3):19-19
英语单词有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之分。音节是含有一个响亮音素的声音单位。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叫单音节词;由两个音节构成的词叫做双音节词;由三个或三个以上音节构成的词,叫做多音节词;构成—个音节的响亮音素,叫做成音节。元音音素都是成音节,此外还有三个响亮的辅音音素[l]、[m]、[n],能和它前面的另一个辅音构成一个音节,这样的音节一般都不重读。如何划分音节,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1.
赣方言武宁(上汤)话有一种特殊的三音节词,它是由一个表音词头加一个单音节动词再加词缀"子"构成,三个音节合起来表示一个语素,相当于普通话的多音节单纯词。本文从语音结构、性质、来源、句法功能等方面对这类三音节词进行分析,并列举了一些常用的实例。  相似文献   

12.
笔者发现,留学生利用单音节构词语素的反义关系类推出符合"单音节反义词+同一语言成分"构词方式的双音节反义词中大多存在偏误。本文将这一类偏误词定义为"双音节同素反义类推偏误词"。根据所搜集到的真实语料,本文集中分析了该类偏误词的类型和成因,以期提高学生的词汇习得效率,减少类似偏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不少同学对英语单词的重音把握不准。下面就介绍一些规律,以帮助大家读准单词重音。 一、单音节词 单音节词一般都有重音,但不标重读符号。如:make,say,read等。 二、双音节词 1.读双音节词(包括单音节词加上后缀构成的双音节词)时,一般都是重读第一个音节,则另一个音节称为非重读音节。如:'teacher,'danger,'parent等。 2.读单音节词加a-,ab-,ad-,be-,in-,re-,to-,ex-等前缀构成的双音节词时,重音一般在第二个音节上。如:a'head,a'bout,ad'dress,be'hind,be'tween,en'joy,in'stead,re'pair,to'day,ex'cite等。  相似文献   

14.
汉语的形容词是个有争议的词类,语法学家的观点并不一致.形容词的最主要的特征是修饰名词,本文主要讨论单音节形容词修饰双音节名词的情况,本文中出现的"A N"结构中的形容词和名词就限定在单音节形容词和双音节名词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V得上"是现代汉语中使用极其频繁的固定格式,其中"V"主要是自主、单音节动词,双音节的"V"较少;"得"是表可能的助词;"上"是补语,词性、语义复杂.在"V得上+事件/动作"中,"上"是构词成分;在"V得上+客体/工具"中,"上"表示动作带来的结果或动作持续的状态或动作达到的某种目标;在"V得上+终点"中,"上"表示...  相似文献   

16.
蒲霏  郑绮 《现代语文》2009,(11):50-52
本文对《诗经》中的双音节联合式复合动词性结构的成词情况进行了考察,并初步探讨了其内部组成成分的语音和意义关系与这种结构成词的关系。通过各种数据的对比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诗经》中的双音节联合式复合动词性结构的成词率很高;而其成词结构中一半以上是由两个语音有关系的音节组合而成,两个音节之间的意义联系也较紧密。“意义相近,但其中一个动词比另一个动词更具体或更具有描摹性”的两个单音节动词组合而成的双音节联合式复合动词性结构最易成词。由此可见,《诗经》中双音节复合动词性结构中两个音节的语音和意义关系都对其成词情况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描写语言事实入手,按“小三角”的研究思路,从结构成分,语义类型,语用价值三个角度对“不X不Y”结构,作了较全面的考察,从结构成分来看,能够嵌入“不X不Y”结构的“X、Y”一般是单音节,也有双音节乃至多音节,“不X不Y”结构构成两个停顿,两个停顿前后之前表并列,表因果或表假设关系。  相似文献   

18.
关于音节     
满红 《良师》2003,(18)
英语单词由字母组成,字母构成音节。音节的核心是元音,由一个或几个元音字母代表。有1个元音就有一个音节,如bag中a发犤犦,bee中ee发犤i∶犦,where中ere发犤犦,都只含1个元音,他们被称为单音节词。有的单词包含2个、3个或更多的音节,称为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如:today是双音节词,wonderful是多音节词。重读的音节叫做重读音节,用重音符号表示,重音符号可以标在重读音节的元音音素上边,也可以标在重读音节左上角:如party犤`pa∶ti犦,重读在第一音节犤`pa∶犦上。单音节词一般都是重读,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一般只有一个音节是重读的,多音节词除…  相似文献   

19.
《春秋经传集解》被动句式主要有"见"字句和"为……所……"式,此外还有少量的其他结构形式;"被"字句尽管是汉代新起的被动句式,但其运用在晋初并不占优势;"受"字句为数不多,但确实是一种被动句式。《集解》谓语以单音节动词为主,少量的双音节词语大多为同义并列结构,它是彼时汉语词汇正在向双音化发展的反映。《集解》谓语动词以光杆动词为主,少数句子动词带有后补成分,未见直接位于动词前的前加成分。《集解》被动句式基本上表示不幸或不愉快的事情。  相似文献   

20.
相近语法点的区分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之一。文章对"一边……一边……"与"又……又……"两种格式进行了区别。两种结构在感情色彩、连接的动词结构以及格式连接动词的关联性上均存在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