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基于备学的“学为主导”课堂是针对传统的教师主宰课堂而言的,这种课堂注重让学生的已有经验、已有知识、已有经历参与,学生既是问题的发现者,也是教学活动的推动者。让学生课前先收集学习材料,课上先交流学习材料而后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继而进行活动。学生的活动主要不是获得“鱼”,而是学会“渔”。“备学”,顾名思义就是为学习作准备。备学的目的是激活学生的三种经验,即:知识经验、生活经验、思维经验。教师把将要学习的新知内容以备学指导题的形式告知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备学回归学生本位、催生教师智慧、实现教学相长的定位,明晰备学视域下师生共享数学课堂学习的新样态。备学形式,因循教材与学情不拘一格;备学内容,做到开放多元;备学成果,彰显学生个性。课前备学,凸显经历;课堂展示,师生分享;教师引导,架设支架;解决问题,发展思维。  相似文献   

3.
“生活教育”,“快乐教育”是我们永恒的追求,高效课堂的建构是我们永远不变的话题。基于数学知识、方法与策略的抽象性,以及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这一客观实际,“深入浅出”研读教材,巧备教具学具,妙用教具学具,引导学生创造教具学具是提高课堂效率,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课堂中经常出现教师的教导致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数学思考不一致的“伪思维”现象.课堂中的“伪思维”一旦形成,就会导致教师教的辛苦、学生收效甚微.因此,小学数学要基于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生的思维现实,时刻关注学生的计算经验、操作经验和认知经验,才会有效避免学生在课堂上的“伪思维”产生.  相似文献   

5.
“认识周长”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在教学中,笔者努力尝试体现学生学习经验的积累,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现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对课前学生已有哪些数学经验、课堂上如何将学生“原有数学经验”提升为“数学学习经验”、课后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模型解决解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性问题等三个方面的情况进行审视和剖析,敬请同行们指教.一、尊重起点——唤醒数学经验有效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  相似文献   

6.
经过备学,学生有了经验积累和思维准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为学生搭建交流和展示的平台。高效的展示不是学生个体的演示秀,而是个体和群体融合、统一,更多地呈现群体的观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备学后的情况进行调整,将学生的精彩观点有效展示出来,成就学生的精彩,让数学课堂变得灵动而有活力。  相似文献   

7.
问题驱动下的数学课堂改变了传统数学课堂的机械和沉闷,使教师“教”得更有效,学生“学”得更积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一些真实的、递进式的多元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充分发挥问题在“教”与“学”中的价值,从而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课堂动起来,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稳固的、全面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王富军 《考试周刊》2023,(16):88-91
在小学教育发展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优化成为时下的热门话题。新课标要求强化素养导向的质量观,即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基础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其中数学“融学”课堂的创设能够起到助推作用,教师需要在数学教育资源的开发运用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归纳教学活动规律。同时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数学“融学”作用,与合作学习、小组互动学习策略结合,带领学生高效学习数学基础知识,同时在“融学”的基础上混合多种新颖的学习活动创设,让学生在“融学”的过程中也能掌握更多的数学学习方式,为构建数学“立方课堂教学”作出更多的尝试,时刻准备好解决课堂出现的问题,逐步提升数学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9.
“少教多学”,只有老师教得少,学生才能学得多.把课堂时间和课堂空间还给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讨论,开展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多学,教师尽可能少讲.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实现“少教多学”呢?笔者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数学备课是数学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数学备课水平是衡量数学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志。新课程背景下,应全面深入理解数学备课的内涵,关注数学备课的主要工作,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备数学教材、备学生、备数学教学方法的目标与要求。备数学教材重在吃透数学教材,挖掘课程资源,拓展数学思维空间;备学生重在全面理解学生,在充分了解每个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个性心理差异的基础上激发其学习需求,开启其数学智慧,活化其数学思维,引导学生进行主动、能动地学习数学:备教法重在考虑如何从“教”的角度去唤起学生的“学”。从而不断提高数学备课的实效性,并以此促进师生共同经由数学教学获得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实施高效课堂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数学高效课堂要求教师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求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要想真正实施高效课堂就要做到以下三方面:课前精心设计导学案,课中优化教学环节,课后反思促进提高.  相似文献   

12.
常伟 《学周刊C版》2014,(7):103-103
小学数学教学要创造快乐的课堂氛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创造乐学的氛围,让学生由“让我学”变成“我要学”“我乐学”.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述了如何创造快乐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3.
围绕“立学课堂”的建构、打造、完善,通过教学管理关注学生“学”的全程,优化学生“学”的样态。从“备学”“研学”“拓学”等环节入手,打造课堂教学管理的“三三三”模式,努力让学生的“学”个性化、品质化、自动化。践行课堂教学管理的“三三三”模式,不仅能帮助师生“成事”,而且能助推学生“成人”。  相似文献   

14.
精彩的数学课堂要使学生更加“想动”、“敢动”、“乐动”、“会动”.通过一节“‘构造函数法’及‘放缩法’等证明不等式”研究课,阐明“问题导学”模式、顺应学生的思维“搭脚手架”、教师的三个基本功、教师处理“教”与“学”双边关系的能力等都是构建精彩的数学课堂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15.
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师是关键。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切实提高自身素质,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养成终身学习数学的习惯与兴趣。1激发情趣抓住课堂强调一个“导”字如何使学生每节课学得轻松,而且效果好,这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矢志不渝追求的理想。但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切实了解学生已掌握了哪些有关的知识。教师应当站在学生的“最近生长点”去展开教学,如果起点太低,学生听课会觉得索然无味,而起点太高,则学生很难接受。所以备课也是“备学生”,不仅要备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还要备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要求…  相似文献   

16.
庄文源 《孩子天地》2017,(6):151-152
“有效”课堂指的是保护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确保课程教学任务最大化实现的保障,也是锻炼学生基本数学学习的基础。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一线数学教师该如何构建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呢?经过分析和研究以及多年来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通过组织恰当的活动来实现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的思想指导下在欢快的氛围中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活动之中,同时,也能确保数学教学目标最大化实现。  相似文献   

17.
李月梅 《江西教育》2022,(36):69-70
“立学课堂”的建构,既注重引导学生个体性自学,又注重引导学生群体性共学、研学。建构“立学课堂”,要以“学”为主体、以“思”为主线、以“做”为主题。“立学课堂”的建构,能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彰显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让教学“立效”。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强调,数学课堂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生活经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有效备课是落实“四基”的保证.教师备课备什么——程序呈现“五备”;怎样备课——策略突出“六点”;为何这样备课——理性反思“四项”.  相似文献   

19.
深度学习是一种深度参与的学习。学生数学学习的深度参与不仅包括认知、思维等的深度参与,而且包括情感、行为等的深度参与。促进学生深度参与数学课堂学习,教师要做到“顺学”“让学”“促学”“绽学”。在学生深度学习中,认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四位一体、不可分割。深度学习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建构、深度创造,能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力的不断发展,能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不断生成。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获得开放的、有活力的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